正文 第1章 序言(3 / 3)

然而我認為本書最難寫的還是人物對話。由於本書的人物眾多,那麼人物的對話也就自然非常多。這些對話既是本書的主體和靈魂,也是這部文學文學作品的閃光之處。所以對它的取舍必須小心謹慎,就像前麵說到的那樣,一定要抓住關鍵詞不放,才能概括得既準確又貼切。

我感覺本書最精彩的人物對話就當屬“舌戰群儒”了,那真可以比做是“舌尖上的戰場”。我非常喜歡這裏,讀的時候總感覺爽歪歪的,真痛快。還有赤壁大戰前,吳國內部有的主戰有的主降,互相爭論,各說各的道理,這裏改寫起來也很麻煩。然而這些人物對話是發動赤壁大戰的理論基礎,也是為此戰做的一個重要的鋪墊,至關重要,所以這裏必須寫好。另外還有幾處人物對話特有意思,一處是孔明出祁山伐魏國時在陣前罵死王朗的那一段;再有就是魯肅在討要荊州時的幾處對話,都是非常精彩的,我一讀到這裏就想笑。

上麵提到了難寫之處,也無意間道出幾個精彩的地方,但精彩遠不止這些,在我寫的這部書裏精彩的地方比比皆是,簡直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三顧茅廬”、“赤壁大戰”和“劉備招親”我認為尤為精彩,請您一看就知道了。

我不愛說話,工友們就笑著對我說:“你寫書,整天淨跟自己說話了。”確實如此,我寫三國詩的過程就是一個和書中人物對話的過程。我太喜歡這些三國人物了。能用我的七言詩來描寫他們,進而重新塑造他們嶄新的和富有詩意的人物形象,這就是我的快樂所在,同時這也是我的一種福分。

在《三國演義》這部書中於對女性的描寫是比較少的。所以當貂蟬出現在我筆下的時候我就感到特別的興奮。我非常喜歡貂蟬,她不僅長得好,又能歌善舞;她既有愛國的忠心,又重情義。你說這樣的女子是多麼可愛、多麼可敬、多麼難得啊!

說到男性人物,在這部書中我最喜歡的當然是關羽了,每當我寫到他的時候就總會產生一種特別的感覺,心情可以用振奮兩個字來形容。比如關羽在白馬坡斬顏良時,我就充滿激情地寫了句:“河北軍似波浪開,顏良心驚赤兔近。”瞧,這簡直把關羽的神勇無敵都給描寫得活靈活現了,堪稱極致。

這是關羽活著的情景,那麼死是怎麼表現的呢?記得在寫到關公遇害的時候我可就接受不了啦。

關公被害是在冬天,我在寫到這裏的時候恰好也是冬天。

當時我是坐在宿舍緊靠著北窗的上鋪上,凜冽的寒風從窗戶縫隙吹進來,真冷啊。印象最深的是,當我在寫道:“孫權聽信左鹹話,即將關公父子殺。建安廿四歲冬月,關公亡年五十八。”這一段的時候,我的心情簡直可以用悲痛欲絕來形容,當時我差一點就放聲大哭了,我拚命地忍才沒有哭出來,隻是掉幾滴眼淚。看看,一回憶到這裏的時候我的鼻子又有些發酸了。

那麼我心裏的這個結由誰來解開呢?答案是《三國演義》原著的作者——羅貫中。我認為羅前輩真是一個非常善良而又非常善解人意的人。他就是為了解開我以及廣大讀者心中難以接受關公死難的這個結,才有意安排了玉泉山關公顯聖這段故事。當時關公遇禍而死,心有不甘,靈魂久久不願歸去,便來求普靜指點迷津。普靜就對關公說:你讓我還你頭,那顏良、文醜、五關六將的頭又向誰來索要啊?一句話點醒了關公,也點醒了我。說白了,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允許你殺別人就不允許別人殺你嗎?這樣一想,我也隻好長歎一聲,勉強接受了關公遇害的悲慘事實,心裏也就不那麼堵了。關公雖然被害,但是他還有後來人。等到後麵劉備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出兵攻打吳國,在出征前關興和張苞二小將為了爭奪先鋒印,有一場比武較量,那裏寫得真是既活潑又生動,非常精彩。寫到這裏的時候,我的心情才好了許多。至此,因為關公死難而留在我心中的隱痛才逐漸有所緩解。

《三國演義》裏麵的人物眾多,我喜歡的人物也很多。以上就暫且列舉一男一女這兩個人物。簡單地談一談當時的寫作感受。

我是懷著真摯的情感來寫這部書的,從始至終都是如此。在寫作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和這部書的故事情節緊緊地扭在一起的。這其中的各種感受自然很多,這裏我就不能一一地敘說了,還是讓大家趕快進入到我的這部“七言巨製”中來吧!

這正是:

七言三國寫奇觀,好似大海望無邊。

一潮方使你心動,二潮又令心潮翻。

三潮四潮連拍岸,五潮六潮聲震天。

潮潮精彩入仙境,觀潮莫忘返人間。

李成林

2013年8月28號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