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激情延安(1 / 2)

70多年後,我有幸前往延安,踏上偉人逗留過的地方,心中的那份激動一時無法平靜。偉人和領袖們住過的窯洞還在,生生不息的延河水還在悄無聲息地流淌。

遠眺時,我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就是要去那兒捎上哪怕一撮土並把它們帶回家,讓我每時每刻感受偉人那種親近農民、熱愛勞動、率先垂範、胸懷大眾的品格。

從西安的北郊出發,穿過據稱是古代城裏人送別客人時插下的柳林,過三原、輝縣、銅川朝北向上便是陝北重鎮延安,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點站。車子在陝北高原上行駛,一路經過黃帝陵、壺口瀑布、南泥灣、三十裏鋪等地,由於未列入此次行程安排,這些顯然值得一遊的地方均未前往。高速公路在洛川、富縣一帶,幾乎都是在山巔之間穿行,看到的是一條條深澗和一條條長長的隧道。由於海拔很高,光照時間充足,這裏盛產的蘋果遠銷中外。除此之外,一路上,幾乎很難看到長滿莊稼的開闊地,看到的是連綿不斷的山脊和山與山之間的溝壑。山上稀稀疏疏地長著一些抗風沙和抗幹旱的灌木,這與我們想象的或一些反映大西北影視作品所表現的荒涼不一樣。陝北的土壤黏性好,質地硬,適宜挖掘地窖,一路上我們看到不少窯洞。導遊說,陝北過去一直很貧窮,如今,修通了高速公路,通過種植蘋果和旅遊開發,老區的人民日漸富裕起來,我們聽了倍感欣慰。

經過近5小時的行程,我們終於到達延安。這座位於一條峽穀中的城市近年來得到全國各地的對口支援,建設步伐加快,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麵貌日新月異。著名的延河在城中穿行而過,由於上遊修築水庫,河水很淺。延河兩岸,不少建築都是紅色的革命曆史遺跡,保存得也非常完好。對於遊客來說都是珍貴的和具有紀念意義的。

下車後,我們在一家規模較大、顧客雲集的餐館用餐。餐桌上我們見到的是小米飯、用紅米熬成的稀粥、饅頭及當地幾種特色小菜。小米飯由少量的大米摻一些粟米做成,紅米湯倒是清亮,不過,我們南方人吃起來,有些粗糙幹澀,一時難以下咽。可就是這些,對於當年的紅軍戰士來說簡直就是美味佳肴。當年,我們崇敬的領袖就是吃著它們指揮延安保衛戰的。我們在和平的環境中坐在這兒品味它們時,耳邊仿佛傳來隆隆炮聲……

近年來,隨著“紅色遊”的急劇升溫,到革命聖地延安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由此帶動了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獼猴桃、石榴、核桃、蘋果不僅有鮮果麵市,並且進行了深加工,製成的糕點、幹果、飲料成為精美的旅遊特色產品。陝北特產“狗頭棗”更是遊人的搶手貨,盡管價格不菲,大家還是樂於購買。當年延安地區的人民為了支援紅軍,為了保衛這支革命武裝隊伍付出了太多,太多。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