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源自心靈的。心裏有陽光的人不僅自己快樂,同時也能將快樂傳遞到他人身上。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與大家同歡笑、同分享。
有的人一成為領導就變得高傲冷漠,仿佛這樣才有威嚴,才會受人尊重。其實,在世風日下,官場文化媚俗,官銜早已被銅臭化的今日,這種傳統的思維定勢隻能是其心虛和浮躁的表現。因而也有躋身官場、身居高位但為人隨和,從容淡泊,與部下拉近距離,對誰都一樣尊重和信任的人。讓人與之親近的同時,感受一份關愛,體會一份溫暖。因為種種原因,我曾在多個單位工作過,並先後接觸過多位領導,我覺得法院院長周明文就是這樣一個人。
看上去大腹便便,一笑雙眼就眯成一條縫的周明文院長是我直接接觸過的十多位領導之一。這十多位領導有小學校長、企業老板,也有金融部門的頭兒。雖然我都一樣用真誠敬仰他們,用微笑麵對他們,用文字美化他們,用尋常的心態與之交往,雖然絕大多數領導都對我信任、關愛和尊重,但為人隨和、坦誠和大度的應該隻有周明文院長。
作為法院領導,工作中他嚴格要求、樹立威信,生活中卻是一個平易近人、淡定隨和的人。工作之餘,他可以跟班子成員逗趣,跟法官調侃,跟我們這些聘用的工作人員攀談,語言詼諧幽默,常常讓人忍俊不禁。這在拉近彼此距離的同時,也了解我們內心的喜憂。麵對一個心無城府、心懷陽光的領導,我們當然也一樣敞開心扉,回敬他崇敬和信任。
在接待室,我們常常看見他與心有委屈、口有怨言的當事人心平氣和地交流,哪怕有許多問題因為客觀原因和體製缺失一時無法解決,至少讓人傾吐了不快,傾訴了心聲,給人些許安慰。現在不少部門、不少領導為避免見到人民群眾,都關門辦公,門外裝門,安排人把守,甚至無端撒謊,故意將人拒之門外。他能這樣坦然地麵對群眾,應該算是不錯的,在東鄉任職五六年幾乎沒有出現當事人指名道姓的謾罵、圍攻或是指責的現象。哪怕在大院的台階上,若是有當事人找他問事說理,他也總是即刻停住腳步耐著性子讓人把話說完。
他曾多次對法官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見不得弱勢群體流眼淚,他們不會平白無故地流淚,流淚了說明他們心裏有苦楚,手裏有難處。老百姓的要求都不高,我們能辦到的事一定要及時幫他們辦,辦不了的事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以前也是窮人家的孩子,知道求人辦事的難處。”據說,他上中學時,家境也不富裕,家住東鄉的姑父曾經幾次去學校看他,離開的時候,曾給過他一些零花錢。來東鄉工作後,他幾次登門看望姑父。姑父家建房時,他多次到現場查看。但姑父的幾個孩子在街上開飲食店、擺夜宵攤,他沒有利用職權為他們牟取半點私利。
他總是以一個平民的心態走進真實的生活。單位組織各種活動他總是帶頭參加,到扶貧掛點單位抗洪搶險他總是親臨一線,縣裏組織副科級領導幹部參加植樹造林,他常常出現在法院的團隊之中。在走訪城鎮貧困戶時,他穿大街、過小巷來到特困家庭之中,在一對多年癱瘓在床的夫妻床前,他與他們握手寒暄,讓兩位老工人感動不已。
周明文說,人是要有精神的。為了提振精神,他想了許多法子:大力開展法院文化建設,組織法官出門旅遊,舉辦各類競賽活動,讓法官陶冶情操的同時增強了團隊精神,增強了法院集體的凝聚力和榮譽感。他任院長期間,我這個宣傳員曾出門“參觀學習”了兩次,一次是陝西西安、延安,一次是江蘇、浙江、上海。兩次出門不僅讓我參觀了我敬仰的革命聖地和心儀許久的景點,同時讓我寫出了一大批散文並在報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