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2)

胡海本來沒想著這麼迅速就打破權貴的勢力鐵桶,但是今天這事兒給胡海兜頭一棒。這事情刻不容緩,如果今後自己的新政觸及到了那些權貴的利益,必然將受到空前的阻力。如果不現在就瓦解他們的特權,今後的路,可不好走了。

清場完畢,胡海的車輦順利駛入鹹陽宮,連帶著到場的一眾官員全都宣進宮議事。被找來“看戲”的圍觀群眾見正主都已經散去,便三三兩兩地散開了。一邊兒離開一邊兒還交流“觀後感”,沒讀過什麼書的覺著這皇帝真性情,也真愛惜子民,是個好皇帝;有點兒城府的則認為這皇帝剛剛那一番話真的是振聾發聵,聯想係列新政舉措,也實打實認為這個皇帝不錯。

於是胡海的名望又拔高了一截。

回到鹹陽宮,胡海沒閑著,將沒摻和進去的官員清點了一番。此次冒尖兒,實屬臨時起意,也沒有什麼特別完備的計劃,故而九卿等諸多頗有聲望之臣並未攪和進去;有一些看重子弟前途的,也頗為謹慎,當然,隻能說是大部分,也不乏子弟被提拔仍舊出來逼宮的傻叉。

胡海把空出來的官位暫時讓沒出事兒的人頂著,退休一事暫且延後;隨即騰出手來令蕭何率紀檢院眾人核查今**宮之人,將名單呈遞上來,削爵去職,流放桂林、象郡。至於有幾個出類拔萃的後輩的父老兄長出來蹦躂,那對不起,大秦不缺人,先前說了男子一律梟首,再見了。

胡海隨即令馮去疾立即找出去年出各地方官員的考校結果。經過商議,提拔了十名郡守、縣令等官員入朝,以分擔突然批量職位空缺造成的朝廷運轉壓力。現在宗室府等並不複雜的機構已經籌辦得差不多了,於是胡海直接放棄先前等著這些準備工作全弄完在年後新政統一“亮相”的念頭,直接啟用宗室府、四方館、內務府、顧問館,任命子嬰為宗室府大宗伯、夏侯嬰為四方館館首、趙高為內務府府令、馮去疾暫代顧問館館首,並將新老機構交替權責進行了明確的重組劃分;國財府正在籌建,卻也已經初具規模,於是令李由專任國財府府令,令副秘書長曹參暫代行秘書長職;同時秘書府原有的十名秘書,除了一直跟著李由組建國財府的暫時不動,其餘則官升一級,下放至各郡擔任郡守,以補全地方官提拔入朝造成的地方職位空缺。

胡海一道道政令下去,許多老臣都又心驚又慶幸。心驚,驚二世之殺伐果斷、雷厲風行,頗有當年始皇帝之風範;慶幸,幸先前有人鼓動他們一同逼宮,自己沒去。

笑話,這要是去了,還能得好?這二世皇帝就等著這個由頭立即拔蘿卜填坑呢!

法不責眾在胡海這裏是雙標執行。不責眾,不責百姓之眾;百姓眾罪,教化之罪也。責眾,責權貴之眾,既已高人一等、千秋萬代無憂,然利欲熏心、貪念不足,不責他們,責誰?

胡海絕對不承認自己這是一種扭曲的仇富心理。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仇富心理,現在朝堂上的大臣,除了胡海身邊兒那幾個知道胡海絕對不會濫殺無辜的之外,全都怕得不行。

先前胡海曆數那些人的罪名,並不是虛的。這段時間底下不是沒有反叛起義的影子,隻是影響遠不能造成天下西進滅秦的局麵。加上那些人根本不把這當回事兒,真就敢瞞報不上。不過這秘書府和紀檢院可不是吃幹飯的,立即看出了端倪稟報給了二世。隻是胡海先前按下沒提。

胡海傻了?有人反叛誒!

其實不是胡海傻,而是……離得太遠,鞭長莫及,等他平叛軍到了,黃花菜都涼了。

舉個例子,某縣起事,路過鄰縣,鄰縣百姓都得把那群起事之人當敵人看。

我們過得好好的,你們來攪和什麼?!

民心穩定,自洛水以東,起事多為孤點,未能互通往來;以至於未等官兵駕到,鄰縣良民即能鼓動“策忠”。

沒辦法,用事實說話,反叛真就未必比移民過得好。別人家吃香的喝辣的問你要不要來,你說你要推翻讓他們吃香的喝辣的的那個人?

嗬嗬,找死呢?

於是那些反叛的孤點人越來越少,起事之人多為手下或殺或擒,交由官府處理。這時候胡海平叛軍一到,平誰?

賠本兒的買賣胡海可不幹。大軍出師,糧草銀錢可是不少呢!再者說了,三川郡不還有章邯呢嗎……

胡海起先擔心這件事情,專門給章邯致函。不料章邯隻回了八個字:“臣在三川,陛下放心。”

胡海頓時覺得……尼瑪這古人的氣場,透著這絹布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