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執行能力不減當年。其實要是李斯不觀望得那麼明顯,胡海還是有心讓他再幹幾年的。
“鹹陽學宮下設直屬之普及學府、專業學府,普及學府司基礎教育之普及,專業學府司專門人才之培養。此外掛靠諸部府院館設立專門研學司,與諸部共建協管,司各行業專門或行政高端人才的培育。
“稷下學宮可與鹹陽學宮遙相呼應,為關外人才培養之重地。其製可與鹹陽相似,在課目之設定之上需綜合考量關外之風土人情。”
“善。”胡海點了點頭,“不過李卿,朕也不隱瞞,這兩個學宮培育出的優秀人才,必然將為我大秦之股肱之臣。若因地域、出身之差異而造成日後黨派之爭,隻怕是好心辦壞事,後患無窮。”
“此事陛下大可放心,”李斯頓了頓,“現下有明令律法,凡入朝者需考試,並非出身可論之。且二學宮出身之士可入朝,民間之自成之人亦可,地方混跡而出類拔萃者亦可。且陛下隻要牢牢把握兩學宮之命脈,凡學宮之人俱為陛下之子弟,隻要朝堂均衡,不懼黨派之事。”
胡海想了想,說的也對。再者說,出身什麼的肯定會影響官員之間的親疏遠近,這不是他擔心一下就可以避免的。
想到這裏,胡海釋然。胡海隨即宣召各院院長、各館館首、各府府令、政事院各部部長都叫到後土堂開會。
“上蔡侯之方案已成,眾卿家看看有沒有什麼補充的。”
眾人就一些條目討論了一下,李斯對問題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了詳細的解讀。眾人覺著這沒什麼問題,胡海便著手安排後續事宜:
“公子高,你組織人手,擬定普及學府之章程、教材,五日後朕要見到。可參照宗學基礎科進行。此外,這幾日你安排人手在鹹陽宮外設點報名,對鹹陽地區有意入學之人進行登記,曹參派人輔助,報名截至年底。這段時間多多宣傳,盡量讓城內之人都知道學宮招生一事。至於束侑,普及學府不收,專門學府及研學司才收。
“甘會,你組織人手,在報名截止之後,對報名之人按照年齡及人數進行班製規劃,每班三十至三十五人,同年若人數過少則自成一班,過多則盡量均分多班。來年十六開學之前要見到分班明細。
“夏侯嬰,你組織人手,招收普及學府教員,要求每個班配置一名教員,具體考核方式可參照朝廷官員選拔考試之製度。
“趙高,你組織人手,製作黑板、配套桌椅板凳等若幹,具體套數你估計著來,要求每班一塊黑板、每人一套桌椅。另外,今後的粉筆供應必須及時,設施之維護必須有求必應。另外,優化造紙技藝的日程提上來,盡量做到能書寫的質量。
“穆鮮,你組織人手,去阿房宮已建成之宮室劃出一片比較集中的來,給普及學府做教室,要求每班一個教室,並有足夠的活動場地。同時在那裏給普及學府中的專職教員每四人安排一間可用來辦公的房間。並從宮醫之中選派幾人在學宮值班,侍衛也安排幾人。可輪值,可轉任,自行決定。人員安排開學前呈上。
“白平,你在治安隊安排一個專項任務,專門著人接送學生上下學,可用輪流製也可專任製,以保證學生上下學安全。具體的人員安排也是在開學前呈上來。
“公子將閭,你考慮一下學宮附近可否設置一些雜買,以供師生日需,畢竟離城中有些遠。
“蕭何,期間盯緊了,別讓底下的人生出不該生的心思。
“李歲一會兒留下,商量新校舍建造之事。具體安排就這樣,還有不明白的嗎?”
“臣領旨。”
“好,散會。”
眾人立即散去,建設部的李歲留下來思考新校舍選址一事。胡海的意思,普及學府作為基礎教育機構,最好跟以後專門的、麵向成人及社會人員的學府分離開,這樣既方便管理,也能保證學生在校安全。
畢竟不是誰都愛護小孩子的。現在人的生存係數不高,能保護胡海自然也是會多保護一點的。
“來,李卿,真跟你說一下新校舍的構思……”
李歲說起來,還是有點兒來曆的。原本胡海以為這小子是李斯的親屬,後來才知道,這位是李冰的後代,就是修都江堰的那個李冰的後代。
在被胡海注意到之前,李歲一直默默無聞地在朝中做個小文書,後來胡海組織的那次“二代”選拔考試,李歲脫穎而出,在城建及大工事建造構想方麵很有天賦,這個後土堂胡海給了構思,匠工營負責執行,具體的圖紙還是李歲跟老瓦匠們開了好幾天會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