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退休了,瞎想那麼多幹什麼。”李斯不以為然,“陛下還用得著操心?”
“你倒是看得開。”馮去疾抿了口茶,不由得皺了皺眉——“怎麼是蜜水?”
“這好東西給你喝都可惜了。”李斯對馮去疾的反應十分不滿,“這是陛下安排人送來的蜜茶,有安神養氣之效,甜而不諂,清而不寡,可以說是上品了。你居然還嫌棄?”
“敬謝不敏啊,”馮去疾放下茶杯,“陛下賜了我上好的清茶,隻炒香篩過,喝起來也不錯。”
二人對視了一下,隨即都笑了。
這陛下,真是把他們都琢磨個透徹了。
古風俗現在還沒有成型,“過了臘八就是年”一說尚未出現。可是胡海作為現代人,潛意識裏就認為這段時間已經在“年”中了,於是陸陸續續給手底下的老臣新人派了不少東西。派發賞賜的任務由內務府主擔,賞賜清單胡海過目點頭之後便按著辦了。
今年給的東西,多為匠人營跟天廚科研究出來的新鮮玩意兒。穆鮮辦事兒很用心,盡量做到賞賜循著個人喜好安排,故而收到賞賜之人都很高興。
胡海大手一揮,給宗室裏尚在宗學的後輩們每人做了一套新衣裳。秦人尚黑,新衣裳格調也以黑為主,但是其中摻入了不少紅的金的紫的布料,衣麵子上也繡了花紋。布料選的是上好的絹布,裏襯胡海讓人放了洗淨曬蓬、百花熏香之後的羽絨,用的是細織的錦防止竄毛,穿起來十分舒適暖和。胡海特意關照了一下製式設計,許多地方進行了修身處理,穿起來不會顯得邋遢,反而十分挺拔精神。穿上了新衣裳的小子們往後土堂一站,年長的個個都意氣風發,年幼的怎麼看怎麼可愛。
胡海很高興,又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套筆墨紙硯。
前不久匠人營傳出好消息,造紙配方進行了改進,現在的紙張不論是光滑度、吸滲性還是強度,已經可以寫字了。雖然略微發黃,但是太白的紙張反而傷眼,胡海便再要求。
告訴了他們這些東西怎麼用之後,胡海便讓人回去了。
公子高的小兒子子創回到王府,門口的下人們先是一驚,隨後連忙迎了自家少公子進去。公子高剛從宣教部回來,見到自家小寶貝精神颯爽的樣子,也是愣了一愣。
“父親。”子創恭恭敬敬地行禮。公子高連忙把小兒子抱起來,又看見自己的大兒子也有一件新衣服,聽下人彙報才知道是皇帝親自安排給量身製作的,宗學之中所有子弟均有一套,樣式都沒有重的。公子高又聽說皇帝賞賜了不少念書要用的物資,又好生勉勵了自家兒子一頓。
其實胡海不單單是給晚輩做新衣裳,胡海對自己這一身衣裳怨念也是非常深了。雖說袖口寬大飄飄若仙,但是來陣冷風……
那可真不是一般的酸爽。
現在保暖衣物全靠層數,偶有絮製,聊勝於無。胡海沒找見棉花在哪兒,但是據說禦膳房有專門的家禽飼養,故而弄了一招絮加絨,雖說不必後世棉襖羽絨服,比起現在可厚實多了。
給小輩們定製了衣服,胡海也暗搓搓地給自己做了兩套。現下皇帝還沒興動輒龍袍錦衣,胡海也不追求奢侈,隻在細節稍加處理。胡亥的身形修長,寬大的袍子套上反而顯得萎靡,胡海索性弄了套修身型的,穿起來倍兒精神。
胡海自己的麵料上麵繡著的是條龍。繡工也是好手藝,黑緞子麵上一條金晃晃的真龍,看著就有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
胡海對這件衣裳很是滿意。
正臭美著,趙高來見。
“陛下,匠人營又弄出了一件兒心玩意兒。”
“走,看看去。”
胡海來到匠人營,發現好些個人圍著一件兒東西一個勁兒地嘖嘖嘖。太監一通報皇帝駕到,那些人連忙閃開一邊兒。胡海上前一瞧——這怎麼看怎麼像……腳踏車?
不過是三輪腳踏車。
“陛下,匠人們受大鬥車啟發,覺著這種車不僅僅可以用來運輸,代步亦可。大鬥車繁重,載人亦恐失控。不如這種小車,騎著也方便。”
胡海已經沒心思聽趙高的解說詞了。現在胡海的腦子裏,閃過了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