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在一個千年未有之變局中,這給文學和作家提供的機會和創作動力也更多
目前文化市場的表麵繁榮背後,隱藏著大量的跟風、浪費和低俗之氣
文化產業化在“量化”上有些矯枉過正,而“精品化”卻裹足不前
當代作家缺少與偉大時代相稱的博大胸懷,缺失對國家、民族和人類深刻性的大情愛
文化產品有獨特性,文學創作要去GDP化傾向
一個國家應該像加大科技投入一樣扶持文學藝術家,保護好他們的創作衝動
時代之問
呼喚大時代之大作品
“當代作家人數不少,但是提供給讀者的精品力作很少,跟經濟的繁榮很不匹配。我們沒有大作品,包括我自己在內。”談起文藝創作,何建明從他那用書築就的個人王國中走了過來。
他捂著肩,為來客沏上茶,“風濕性引起的關節炎,半夜把我疼醒了。”
關於他的肩,他還曾說過:“我有兩個肩膀,一個肩膀扛著出好書的責任;一個肩膀承擔著寫好書的重擔。”
時過境遷,如今,在我們麵前因肩痛得直抽涼氣的何建明,挑起了更多的擔子: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長、報告文學界的領軍人物……
盡管他最向往的生活,依舊是想當一個專業作家。可是,在其位謀其政,這位作家當中唯一的全國勞動模範走上領導崗位後,對當前的文學藝術創作也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記者:中國社會正在發生著讓人無法預期和想象的變化,我們無時不在感受著巨變。社會的劇烈變革期,往往也是文學藝術創作的繁榮期。您是如何看待和評價當前的文學創作的?
何建明: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正在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前進,我們麵臨的問題和挑戰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深刻。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千年未有之變局中,這給我們文學和作家提供的機會和創作的動力也更多。
盡管這些年來文學作品種類繁多,也湧現出了不少新銳作家,但是提供給讀者的精良作品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我們沒有大作品,包括我自己在內,目前的文學創作格局與繁榮的經濟發展和恢弘的大時代很不匹配。
看似整個文化市場在發展,但文學精品並未明顯增加,產出大都隻能滿足市場淺層次的閱讀需求。因此,我認為目前的文化市場是表麵上的繁榮,在它背後是大量的跟風、浪費和低俗之氣。出現某種程度上的“虛假繁榮”,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化產業化的刺激。今天的社會完全置於市場經濟之中,而講究產業化是市場經濟的特點,文化也難以置身“世”外。
產業化對文化產品、文學創作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麵它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因為產業化,一夜之間電視頻道有了、娛樂產品多樣了、影視節目豐富了,滿足了大眾的日常文化消費。另一方麵它也帶來了不好的一麵,摧毀了人們原有的閱讀習慣、審美習慣,製造了大量的垃圾。
在我的辦公室裏,書多得堆不下去,過段時間就要清理掉一批,而我還隻是身處作家出版社這樣一家中小型出版社。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組建大型出版集團,如果有十個八個大型出版集團誕生的話,每年出版的書籍將是何等的蔚為壯觀。再拿國內的長篇小說創作來說,目前官方統計是每年3000部,民間統計加上自費出版的量,數量至少在5000—10000部。如果再把網絡上的創作統計進來,數量將遠遠超出1萬。那麼大的創作量,每年能不能梳理出10部好的?這很難說。
記者:走進書店,人們看到各種圖書琳琅滿目,但卻總覺得精品很少,您怎麼看待這種繁榮?
何建明:你說得對。巨大的數字滿足了文化產業的需求,滿足了文化產業的狀態,滿足了出版社的需求,也滿足了寫稿子的人的需求,就是不能滿足讀者閱讀精品的需求。
現在圖書市場上的情況是,人們走進新華書店乍一看的確琳琅滿目,細一看發現身陷在書的海洋中,卻沒幾本想買。產業化之後大量都是垃圾,都是產品的浪費。中國人在吃喝上花了不少錢,導致大量浪費人所共知,但是文化出版行業每年造成多大的浪費卻鮮有人了解。
有一年茅盾文學獎評出來後,4位獲獎者中的3位獲獎作品都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結果沒幾天,我到北京的西單圖書大廈一看,滿世界都是新出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其中賈平凹的《秦腔》,林林總總有五六個版本,有個號稱插圖版的,翻開一看一個圖也沒有。作家出版社出過一本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書,已經賣掉了210萬冊,現在你到書市上去看,同類或類似的書出了無數。有一家出版社,我們出一本什麼書,他就跟一本。有一回我很生氣,於是把他們的社長叫了過來。結果對方跟我說,我們是小出版社,你們吃肉,我們喝湯,弄得我哭笑不得。很多出版社不是在想怎麼創新,而是盯著市場,想著怎樣跟風。這樣的話每年出碼洋1000億的書,至少有300億是浪費的。別看現在國內那麼多的出版集團,實際上每年賺取的利潤是非常少的。可以說那麼多出版集團大都是靠教材起家的,而不是靠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