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是有備而來,裝神弄鬼最有一套,問了盧俊義生辰八字後,就假模假勢地算將起來。鐵算子原本是放在桌子上的,萬籟俱靜。突然間,隻見他拿起算子,往桌子上一拍,一聲大叫,一聲“怪哉”。這一咋呼,就是使用的圈套。盧俊義聽此,一驚一乍的,就急切地想知道算命的結果如何。這結果當然是凶卦:“員外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家私不能保守,死於刀劍之下。”盧俊義起初當然不信,這也是吳用早就料到之事,吳用忽悠的本事就在這裏,於是吳用麵容變色,退還算命銀兩,起身便走。而且邊走邊歎曰:“天下原來都要人阿諛諂佞!罷!罷!分明指與平川路,卻把忠言當惡言”。這樣一折騰盧俊義不由不信,表示“願當指教”。於是吳用三家村教授的口上功夫來了,把盧俊義雲山霧罩一番,臨行前還把所謂命中的四句卦歌留在了盧俊義家的白粉牆上,卦歌曰:“蘆花叢裏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然後是揚長而去。
出了家門的盧俊義,很快就麵臨李逵、智深、武鬆、劉唐、穆弘等人拳腳、棍棒、刀鎗的輪番挑戰,若非他們手下留情,盧早就先一步被擒梁山了。後來走投無路的盧是由浪裏白跳張順在水底下收拾了,正式請上梁山的,算是為他保足了麵子。
當初盧俊義要外出躲災時,管家李固與心腹燕青均認為吳用假扮的算命術士說法不足為信,可惜剛愎自用的盧俊義完全聽不進二人所勸,非但視梁山賊夥如草芥,還希望借機顯揚武藝於天下。
金聖歎評盧俊義說:“盧俊義傳,也算極力將英雄員外寫出來了,然終不免帶些呆氣。譬如畫駱駝,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道不俊。”老金的話在理,盧俊義在梁山寨子裏,的確隻是一個架子,來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而已。
盧俊義生擒史文恭後,宋江在眾好漢麵前表示要請盧來做寨主,並陳述自己有三不及盧:“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員外堂堂一表,凜凜一軀,有貴人之相;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員外生於富貴之家,長有豪傑之譽……;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員外力敵萬人,通今博古,天下誰不望風而服。尊兄有如此才德,正當為山寨之主。”
其實這三點,隻是好看麵子話,當不得真,回過頭來說盧俊義的綽號,麒麟本是瑞獸,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征祥瑞。《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觀之,曰:‘麟也’取之”。大野,就是今天的山東省巨野縣。《孔子家語》也有類似的描述,也更詳細:“孔子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反袂拭麵,涕泣沾衿。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害,吾是以傷焉。’”孔子認為,麒麟是靈獸,隻有君王賢明,太平盛世才會出現。現在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麒麟怎麼會出現呢?它的出現又死去,不是好征兆,恐怕國之將亡,自己的生命也到頭了。於是命令弟子就地掩埋,堆了個大墳堆,就是現在的麒麟塚。麒麟塚位於巨野縣城東十二裏麒麟鎮獲麟集村西北3裏處,1979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周列國誌》記述,七十一歲的孔子埋葬麒麟之後感情難以控製,撫琴悲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兮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他編修的《春秋》正是止於這一年。《春秋》的最後一句話即是“(魯)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從此孔子無心著述。終因傷心所致,兩年後就去世了,
麒麟在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是不祥的,北宋末年,河北出了玉麒麟,那也不是好兆頭,其實對盧俊義來說,玉麒麟他是擔當不起的。
初唐四傑的楊炯曾經把那些峨冠博帶、人五人六的大臣們稱為“麒麟楦”。楦是啥玩意兒?就是鞋店那種用來做鞋的模型。別人不解,問“麒麟楦”是什麼意思。楊炯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飾其形,覆之驢上,宛然異物。及去其皮,還是驢耳。無德而朱紫,何以異是?”
盧俊義也隻是梁山上的麒麟楦耳,為梁山裝點門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