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網絡化時代,我相信中國的網民是全世界最多的,歐洲有許多人不上網,寧可把時間用在讀書上,人家那個閱讀習慣是根深蒂固的,不受流行媒介的支配。所以,要說全民閱讀,我們還差得太遠。
讀什麼書
第二個問題是讀什麼書的問題。如果我們真的重視閱讀了,要盡量把業餘時間用來讀書,那麼我告訴你,其實一個人所能讀的書是很有限的。我這個人可以算是以讀書為職業的,一輩子在讀書,讀書就是我的工作,盡管如此,我也覺得有很多好書我可能來不及讀了。既然是這樣,一個人怎麼還能把時間浪費在讀那些較差的書上呢?我是指那些平庸的讀物,我不說所謂的壞書,比如誨淫誨盜的書,奇談怪論的書,那些書對你沒準還是一個挑戰,而平庸的書什麼挑戰都形不成,完全不能激發你的思考,讀了以後一點收獲都沒有。不要以為平庸的書無害,世界上平庸的書實在太多了,它們占據了數量的優勢,你一不小心就會落在它們的範圍裏。它們真正是在害人啊,不但占用了你本來可以讀好書的時間,並且使你在精神上變得和它們一樣平庸。所以讀書一定要有選擇,要去讀那些好書。我說的好書主要是指那些經典著作,或者說它們起碼是有定評的好書。如果你養成了讀好書的習慣,經常讀那些大師的書,你就會知道,它們和平庸的書的差別真是一條鴻溝,完全不一樣,你回過頭再去讀那些平庸的書就讀不進去了,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那麼什麼是經典著作呢?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所謂經典著作就是那類誰都希望自己已經讀過、但是誰也不願花力氣去讀的書。這當然是調侃了,但也說出了多數人心目中經典著作的兩個特征,第一是聽說它們重要,第二是覺得它們難讀。我比較欣賞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下的定義,他說經典著作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你初讀的時候感覺好像是在重溫,似曾相識。因為什麼?因為它們談的是和每個人都有關的問題,是人性和人生的問題,你多少也想過,所以會感到熟悉。第二個特點是你重讀的時候感覺好像是初次讀到,仍然有新鮮感,仍然有新的發現,它們是一個寶藏,可以讓你不斷地挖掘,它們和你之間會不斷地發生作用。我覺得他說的這兩個特點和我自己的感受非常吻合,我也是這樣感覺的。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想人生問題的,人生的意義,生和死,愛和孤獨,等等,在讀經典著作的時候,包括哲學著作、文學作品,就會感到驚喜,原來那些大師也在想這些問題,而且許多想法是相通的。實際上這些問題人人都會麵臨,人人都會有一些自己的體會。所以我覺得讀書的過程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可是如果你平時很少想這類問題,沒有自己的思考,你讀那些書的時候就不會有感覺,就讀不進去。這裏麵真的有一個前提,就是你要關注自己的靈魂生活,才會和大師有共鳴。你為什麼會喜歡一本書?是因為你和活在書中的作者的靈魂有一種親密的關係,我稱之為精神上的親緣關係,你讀這本書的時候,你的靈魂覺醒了,你靈魂中本來有的東西,你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在讀的過程中被喚醒了,這種感覺特別好,這是我們喜歡一本書的理由。
所以,讀書一定要有選擇,要去讀那些最好的書,那些能夠喚醒你的靈魂的書。我的經驗告訴我,經典就是這樣的書。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書籍如汪洋大海,你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辨別哪些是好書是很難的,我也做不到,你可能翻了很多書才發現一本好書,浪費掉了許多時間,所以一個最節省的辦法就是讀經典,在已經有定評的好書的範圍裏尋找。
其實我自己是走過彎路的。我從小喜歡書,尤其到了上中學的時候,所有的零花錢都用來買書,其實也不是零花錢,我們家裏不寬裕,是給我從家裏到學校乘公共汽車的錢。我把這一點錢積起來,新書買不起,那時候舊書店裏有很多書,我看中了一本書,就天天去看那本書還在不在,直到錢夠了就把它買來。到大學以後,我就把學校補助發給我的飯票都退掉,不吃菜,光吃窩窩頭,把菜錢省下來買書,就這樣買了幾百本書。可是,很長的時間裏,我並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有一個經曆使我對外國文學名著望而生畏。小學快畢業時,我家住在上海人民廣場一角的一個大院裏,離上海圖書館很近。我經常經過那個地方,那時候最神往的就是能進圖書館去看書,這是我的夢想。但是小學生是不能進的,等啊等,等到拿了初中的準考證,可以進去了。我借的第一本書是雨果的《悲慘世界》,那時我十一歲,坐在閱覽室裏翻開看,結果很悲慘,根本看不懂。在那以後,很長時間裏不敢碰外國文學。
我在讀書上的開悟是到了大學以後,這要感謝我的好朋友郭世英,他是郭沫若的兒子。我們住一個宿舍,我比他小三歲,他大概把我看成一個小弟弟,見我愛讀書,就不斷從家裏搬來給我看。我覺得他是有意為之的,在他引導下,我走進了世界文學寶庫,看了大量俄羅斯和西方的文學名著。我上北大的時候,主課不是那些課程,我在那些課程上花的時間很少,經常逃課,或者上課時偷偷看自己想看的書,課餘時間當然更是全都花在看課外書上了。我的主課是兩個,一個是看課外書,一個是寫日記,這兩件事做得最認真。我自己覺得受益無窮,通過大量讀經典,我就說我有了一種內在的嗅覺,一本書好不好,我聞一下就知道了,翻兩三頁就知道了。那些平庸的書,我絕對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它們上麵,這形成了我一貫的趣味,這個趣味持續到現在,就是愛讀那些大師的書,你讀進去了會發現真的不一樣,那些平庸的書檔次就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