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合肥到洛陽(一)(1 / 1)

今年五月底,應該是五月二十九日,在騎行三河途中,老耿說大山獵人提出近期騎行一次少林寺,後來經過協商,決定來一次開封、少林寺、洛陽的騎行,到河南去,不順路多玩幾個地方,對不住自己的辛苦啊。原來打算六月六日動身,考慮到天氣漸熱,遂定於四號出發。

集合時間是早上七點半,地點在開福寺大門口。

開福寺在合肥的西邊,大蜀山南麓。據說一千四百年前,唐貞觀年間,就有了這個寺廟,可謂曆史悠久,可惜原來的寺廟在抗日戰爭中被炸毀了,現在的開福寺是前幾年才重新建造起來的。

我到達開福寺大門口時,參加這次長途騎行的騎友們卻都已經比我早到了。女騎友唐唐為我們送行,給我們拍了幾張照片,又拉了一位路人為我們拍了合影。不到七點半,在七點二十分,我們就出發了,在唐唐的“一路小心”“注意安全”的囑咐聲中,比預定的時間早了十分鍾出發。

沿著望江西路一路往西,早晨的陽光在我們的背後,照射著我們往前騎行,微風撲麵,說句套話,可謂令人心曠神怡。由於是剛剛開始騎行,大家勁頭十足,你追我趕,不多時就過了方興大道。再往前騎了一兩公裏,看著路上沒有車輛也沒有行人,不由得擔心這條新修的路前麵是否修好了,找不到人來問路,大山獵人去路旁的工棚找到人,得到的回答是“可能不通”。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又回頭從方興大道北向騎行到312國道,再折向西騎行。

參加這次騎行的騎友,五男二女:平姐(張女 60歲)拂曉(郭女 60歲)耿老頭(耿 71歲)左師傅(左 69歲)大山獵人(劉 63歲)擀麵杖(施 60歲)醉翁(方 67歲)

老施,網名【擀麵杖】,在這次騎行中,他自告奮勇在前麵帶路。老施這人做事格外細心,出發前在家裏就已經仔細研究了路線。後來他對我說,這次騎行導航令他很有些成就感。要知道,老施以前極少出過遠門,與gps從沒有打過交道。在我整理這次騎行的照片時,發現我們途中休息時,老施總是低著頭在研究手機上的地圖。饒是這樣,他還是不放心,騎行中還經常停下來反複看地圖。

向西騎行了幾十公裏,過了小廟鎮,再往前一點,就是新橋大道。新橋大道是一條新修成的南北向的路,路很寬,中間有綠化隔離帶。來往的汽車不多,行人更是少見,幾乎見不到行人。我們往北拐上新橋大道,陽光側麵照來,就開始熱起來了。騎了一段路以後,進入了壽縣的炎劉鎮,高大的廣告牌樹在路邊,上書“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炎劉鎮歡迎您!”

炎劉鎮和合肥接壤,我不知道這個地方是否就是合肥的“空港開發區”,路的右手邊有一個很大的新建住宅區,到近前方知是半島陽光花園,豪華的建築,成群的保安,給人一種很“高大上”的感覺。半個多月以後,這兒竟然一天聚集了近兩萬人搶購六千套房子,在合肥及周邊,可能是一次“空前絕後”的了。

新橋大道是一條新修成的路,路的兩邊沒有行道樹。進入炎劉鎮後,分了快車道和慢車道,也有了人行道,可人行道邊的行道樹稀疏低矮。騎行中竟然沒有陰涼的地方,氣溫漸漸升高,停下來休息、喝水的次數也多了。其實,和以後幾天的騎行比起來,這還算是幸福的了。

新橋大道到底以後,左轉向西,進入一條縣道,在濃陰下騎行,甚是愜意。特別是在淠河幹渠邊,濃陰下,速度也快了許多。

安豐塘就在前方。

安豐塘,“天下第一塘”,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為春秋中葉楚莊王的丞相孫叔敖主持修建,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被譽為“世界塘中之冠”,比都江堰還早300年。遺憾的是,導航指我們走了另一條路,使我們與安豐塘擦肩而過,沒有能一睹這個偉大工程的容貌。這樣的遺憾在今後的幾天裏還有幾次,不過話又說回來,哪次旅行沒有過遺憾呢?好在安豐塘離合肥不遠,以後有的是機會來遊覽的。年紀大了,回憶半天,硬是想不起來那天中餐是在哪吃的。印象最深的,是在沿著一條橫向的寬闊的支渠旁騎行,沒有一棵樹,頂著日頭騎行。一路行來,不可能不辛苦。河裏的水位不高,渾濁的水看不出有流動的跡象,估計是快到汛期了。下午三點多鍾,到達迎河鎮,決定在迎河鎮休息。一位熱情的女士騎著電瓶車給我們帶路,去她姐姐開的賓館,到了後卻看到“轉讓”的字樣,賓館已經停業,這位熱心的女士打電話讓她姐姐來,雖然那邊說馬上到,卻一直沒有人來。大山獵人、擀麵杖、拂曉等分頭去找旅館,好長時間才找到一家合意的。進門一個好大的院子,將自行車放在前麵一間小房間裏鎖好,趕緊進了房間洗澡洗衣。我突然想起自己當天還沒有照片,就坐在床上,讓老耿幫我補拍了一張,留著晚上做電子相冊用。衣服洗好了外麵還有太陽,就放在院子裏曬著。賓館老板告誡我們,這裏還有省裏的領導住著,讓我們動靜不要太大。我不禁啞然失笑,當年在單位上班時,去縣裏出差,縣裏接待的領導也說我們是市裏來的領導,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