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從合肥到洛陽(五)(2 / 2)

沿著湖邊往左手邊走去,一條小路把我們帶到了“清明上河園”。這是以宋代畫家張擇端的畫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設的一座大型宋代文化主題公園。原作有五米多長,寬二十五厘米,生動記錄了北宋時期都城的生活場景,反映了當年東京的繁華熱鬧。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其餘還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唐張萱、周昉的《唐宮仕女圖》、唐韓滉的《五牛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清代郎世寧的《百駿圖》等。而“清明上河園”是中國第一座以繪畫作品為原型的仿古主題公園。進園是要錢的,七十歲以上才免票,我這樣還有幾年才到七十,買了半票進去。匆匆遊覽一番,自認這裏還是值得遊玩的,就從後門出去,發現後麵並沒有人看守園門。

從清明上河園的後門出來往左,到了路口右轉就是“天波楊府”。

宋太宗趙光義因楊家將忠心報國、世代忠良,敕令在天波門的金水橋邊建無佞府一座,賜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並親筆禦書匾額“天波楊府”,下旨凡是經過其門前的滿朝官員,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敬意。楊業為國捐軀後,改為家廟,,叫做“孝嚴寺”。曆經多次毀壞和複建,最終毀於抗戰中日軍的戰火。現在的“天波楊府”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異地而建的。

宋朝重文輕武,深恐軍隊強大了影響皇帝的寶座,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的。所以像嶽飛這樣的軍力強大、戰功卓著的將領,就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嶽飛的死是皇帝要他死,其實與秦檜還真的沒有多大的關係的,隻是皇家要找個替罪羊罷了。我在遊天波楊府時就在想,為什麼楊家能在京城有如此榮耀呢?恐怕與楊家多是孤兒寡母有關吧,是以戲曲中就有了“佘太君掛帥”“穆桂英掛帥”。額外說一句,曆史上楊業的夫人姓“折”,戲曲中的“佘太君”的“佘”與“折”因為同音而誤會至此吧。還有,楊業在戲文中是叫做楊繼業吧。

從天波楊府出來,乘15路車回招待所,美美地睡了一覺,直到傍晚才起來。

傍晚又去大相國寺前,欲再次去吃羊肉湯,卻是空蕩蕩的沒有什麼人,也沒有了小吃攤。早上拉我看店裏獎牌的老板還在,對我們說隻賣早市。他熱情的指引我們去鼓樓廣場。回頭到了鼓樓廣場,剛才還是空空如也的廣場上已經擺滿了小吃攤。原來,一過晚上六點,鼓樓廣場的小吃夜市就開始了,和與它相連的書市街小商品夜市連在一起,構成了開封市的又一道風景。看著人頭攢動的開封夜市,想想那些要打造無攤城市的官員,人與人的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錯了,是官員與官員的差別。就為了所謂城市的秩序,我們對小販就不能寬容一點?為什麼不能給底層的老百姓一個喘氣的機會呢?!

滿街的攤販都在賣“餅夾菜”,買了兩個,又買了些鹵菜,幾人回招待所吹起了啤酒。“餅夾菜”隻吃了一個,還剩了一個,沒想到這剩下的一個第二天派上了大用場,此是後話了。

原想再去夜市拍幾張照片,下雨了,隻得作罷,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