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禮學(1 / 2)

禮塾,全然不是叢從所想象的,教教行禮姿勢,講講婦德婦言規矩尊卑這般簡單。

它是以儒家《三禮》為本,曆經千年延伸發展出來的婦禮、家禮、宗禮等等一係列貫穿古人整個社會生活的各種禮節。《三禮》是甚麼?《周禮》、《儀禮》、《禮記》是也!

叢從乍一聽,整個人就徹底懵了。

《禮記》開篇就是“《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若夫,坐如屍,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

還在兒童蒙學《三字經》階段的叢從童鞋兩眼望天,完全不知道它在講什麼。“三從四德”在凶殘無比的巨無霸麵前顯得那麼嬌小玲瓏、和藹可親。

得慶幸禮塾畢竟不是書塾,夫子不會讓學生們扯根狼毫背誦默寫,它是講實際操作的,因此,夫子會用大家比較聽得懂的語言細細講解。

包括婦德,即“和藹可親”的三從四德: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的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禮節,如行禮道福、磕頭問安都是最基本的。坐姿、站姿、睡姿、走姿、跑姿……甚至拿扇子的姿勢、斟茶倒酒喝茶喝酒的姿勢……對什麼人用怎樣的態度怎樣的姿勢敬茶,斟酒碰杯時應注意什麼……聚會宴席時的尊卑主次、坐席擺放……見到什麼樣的人該行什麼樣的禮,等等等等……簡直數不勝數。

就連害羞、哭泣,都有說法。比如:掩扇而羞、掩麵而泣……用現代的說法,這叫“含蓄美”。

自然,還有最重要的,貞節。

話說,叢從來到這個時代,居然驚奇無比地發現自己小胳膊上竟還點著個守宮砂。對於這個讓她跟金爺爺筆下的絕世美女小龍女同等待遇的小紅點,叢從曾一時好奇心大盛,自己窩在被窩裏小心研究了很久。結論是,不知道這玩意兒怎麼弄得,居然真的洗不掉。奇哉!奇哉!

其他細節之處不一而足,不再贅述。

除此以外,宗廟祭祀、婚禮喪葬、禮器樂舞、車騎服飾……等等,什麼身份的人戴什麼樣的冠,穿什麼樣的衣服,出行之時車騎當用幾駟、車駕規格……各種節日宴禮時該站在什麼位置……就像紅樓夢裏元妃省親時,每個人的角色、站位,雖然遇到這樣的事時還要再訓練,但禮塾中一樣還是要教……

隻有一個符號能夠表達叢從心中無法言說的複雜心情:┬_┬

休憩時,叢從果然與蕁三娘子一同,她沒準備去跟她那些姐姐妹妹們交流感情,而奇特的是,她們也沒來找她。包括與她一起在禮塾呆了半天的七娘和十娘。初初進門時,兩人都對叢從的到來表示了明顯的驚訝,但七娘飛快收回了眼神,十娘倒是盯了叢從一會兒,卻也沒有上前交談。

蕁三娘子是個十分識趣的人,雖看似並非刻意,卻又話語中仿佛將叢從曠課這三兩年來的一些事都談及了一下,讓叢從對閨學的情況又多了許多了解。叢從自然有些感激她,卻也發現她在有意賣好。

叢從自來到這個世界,原本在現代一貫鬆懈的內心便一百二十分警惕,隻恐自己不小心泄露了什麼,或者為他人所算。如此戰戰兢兢、風聲鶴唳,倒也彌補了她本性上的某些不足。又有齊主事一番話,她便越發注意開動腦筋學著察言觀色了。隻是每每回到從馨園便歎息疲累。

待歇息完,叢從還是又進禮塾。蕁三娘子則猶豫了一下去了黹所。七娘和十娘也都不在了,不知去了哪裏。

叢府的閨學自然不會像現代上學一般熬足了整整一個白天,但卻也有三個時辰。這老半天熬下來,雖然中途有休息,叢從還是深覺往後都不必再為晨起跑步掙紮煎熬了,整個兒一腰酸背疼,勞累過度。骨頭都僵化了。

待得申時時,夫子方才宣布下學。

叢從坐在輿轎上,一邊聽著沿途的蟲鳴鳥叫,一邊默默溫習今日一天的所學。

不是她這人有多好學,實在是她十分清楚,在現代時學不好最多考試不及格丟臉挨頓批,可在這個世界,老師不見得會考你批你,但有些東西學不好,丟的可不隻是臉麵。

這些東西都是女人安身立命的本錢,沒人會督促你,學不好到時你自己受罪。對於古代女子來說,沒有什麼比這些規矩更加重要的了。除了子嗣。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盡管苦累,叢從還是學得特別認真,逼著自己好好學。

隻是此時的叢從還完全不知道,很快,她今日所學的一切,所認定的一切就會在另一種東西的強勢入侵下,被擊得徹底粉碎。或許,有些東西其實早有先兆,隻是在定勢思維的影響下,叢從從未注意到想到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