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從來不敢走這道小巷,因為很黑;而現在我卻很有安全感地走著,毫不畏懼前方的路,因為我知道那裏有燈光。
很久以前小巷裏有一盞很亮的燈,照得整個小巷亮堂堂的。可不知什麼時候,它消失在巷子裏,巷子又恢複了它本來猙獰的麵目。我不得不從此放棄了這條回家的捷徑。每次走到路口,看看那條巷子隻好望而興歎,隻好繞道回家。有一次,我走到路口忽聽小女孩說道:“媽媽我們走巷子吧,那裏不黑了。”我半信半疑地緊跟上母女倆向那條仍讓我害怕的巷子走去。“有燈光!”我心裏的疑團解開了。在巷子中間亮著的燈光,讓人很安全。複雜的電線不知從何處冒出來,接通了兩個發著微弱亮光的燈。盡管兩盞燈同時亮著,也許由於度數太低,亮光很微弱,但卻仍能照亮巷子裏那條向出口延伸的黑黑的水泥路。微弱的光均勻地散布在巷子裏。經常走那裏,忽然找到了那兩盞微弱的燈之所以亮堂的原因。在那條黑黑的巷子,一絲光線對於一個行人來說就是滿足,或是奢侈。那兩點微弱的光源就是恩賜了,隻要能照亮。在我眼中,那燈光已足夠,因為那點光已照亮了我的心。柔和的光度,在寒冬就是溫暖。每次走過燈下都莫名的感動。這點燈光也許不能與名家筆下照亮海麵的燈塔上的光,照亮希望的光相比,但在我看來那是最美的燈光。
這個燈光讓我想起停電時那點點燭光。也許因為這兩種光都是一種“雪中送炭”般的光。如果選擇的話,我寧願選擇這種雖微弱但恰到好處的光,而不需要金碧輝煌。因為我眼中,“雪中送炭”勝於“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