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越的、精神的、無功利的
人類是一種本能地需要超越有限的物質生活抵達無限的精神領域的動物,對於人類來說,堅強、有力這樣一些品質不僅僅是指身體的物質層麵,還是指精神力量的支撐。沒有精神追求的民族是可悲的,它的強盛也不可能持久,古羅馬帝國的衰亡就可古羅馬人的精神狀態有關,古羅馬時代流行的娛樂不是高雅的文學藝術而是奴隸角鬥士的角鬥,一種嗜血的、殘忍的,建立在對生命的踐踏和侮辱基礎上的野蠻娛樂,這種娛樂形式的流行顯示古羅馬人的精神狀態的低劣,這個民族在精神上整體性地陷入某種頹敗的狀態之中,從這個角度說,古羅馬帝國的衰亡就不是什麼不可理解的事情了。沒有精神的追求的個人是愚昧的,他的生命質量不可能是高的,因為他實際上是活在非自覺的層麵上,例如《水滸傳》中的李逵,因為沒有精神追求,他的勇敢更多的傾向於嗜血和凶殘(《水滸傳》中關於他殺人、吃人肉的描寫實在隻能讓讀者這樣想),這種勇敢可能不是人性的優點,而是人性的缺點,事實上他的結局很不妙,他最後是被他無限忠誠的大哥宋江害死的。
現代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的物質欲望變得容易滿足,在這個背景中人類的精神要求便顯得更加突出了。如今,你給一個朋友送節日禮品,你絕對不會送一籃子青菜,你會送一束鮮花,為什麼呢?從實用的角度講,一籃子青菜要比一束鮮花對你的朋友來得有用,但是,你不是從物質層麵考量你給朋友什麼的,你是從精神層麵考量你朋友的需要的,實際上你送給你朋友的是一種美的形式,它是無實用性之物,但是卻能給你的朋友帶來審美的愉悅,在這個過程中,你知道你的朋友要求於你的是精神,而你所看重的也正是這精神性之物在你們之間的交流。
文學就是這樣一種交流形式,它是人類心靈交流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一部文學作品就是作家心靈的敞開,他是作家和讀者進行心靈對話的媒介。
現代社會,人們的居住、工作變得集中了,有什麼居住比今天的高層公寓樓讓人們住得如此之近呢?相比而言傳統鄉村社會的獨幢屋舍之間的距離要遠得多,但是,高層公寓裏住著的人們,他們相互間的交往不是因為他們靠得更近而增加了,情形恰恰相反,他們變得疏遠、冷漠,鄰居之間常常互不知道姓名,除非絕對必要絕不相互來往,他們習慣於把隨手關門——他們的門永遠是關著的——用防盜門、防盜窗把自己和他人隔離開來;而傳統社會的居住呢?人們總是讓自己的門廊毫無遮掩地向著整個村落開放,一早起來人們就打開了大門,讓陽光曬在屋裏,也讓路過的鄰人的視線射進屋裏,這樣的屋舍是敞開的,而不是封閉的,它時刻都在歡迎著客人的來訪。在生產流水線上、在摩肩接踵的商業大街上、在擁擠的公共汽車裏,現代人身體之間的距離變得無比的親近,但是,身體的接近並沒有使人們的靈魂也接近起來,事實恰恰相反,人們對彼此的存在變得視若無睹,公共汽車上兩個肩並肩、背靠背的人可能整整一個小時都不會說一句話,他們寧可把自己包裹在身體裏,而不願意伸出靈魂的觸須,彼此友好地交往一下。這樣看來,在實際生活中,現代人彼此交流的機會不是增加了,而是減少了,現代人變得更加孤獨、更加寂寞。也因此文學這種間接的精神交流形式對現代人來說變得越發重要了。
想一想,今天我們的家裏,什麼電器最重要?不是冰箱、空調、洗衣機,而是電視機,照理電視可能是這些家電中最沒有實用性的,但是,它卻堂而皇之地占據著現代人家中那個最顯要的位置——客廳的視覺中央,這個地方在早先的時代人們是放神龕的,那是神居住的位置,現在被電視機占據了,為什麼呢?電視已經成了現代人的神,它代替了古遠時代人們對神的渴慕,現在人們獲得精神的慰籍和支持的地方不是神,而是電視,難怪許多人會每天固定地花上好幾個小時,靜靜地端坐在電視機前了,就如同宗教教徒對著神禱告,無神論的現代人對著他們的電視機禱告。電視給了我們什麼呢?電視是聲光化了的文學而已。
文學藝術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正越來越重要地發揮著自己的功效。它是幻想的國,也的確,它提供的是虛幻的慰籍,但是人類需要這些;言情小說中的浪漫愛情、冰雪麗人,武俠金庸小說中的鐵血友誼、蓋世英豪,等等,給我們提供了正麵白日夢;恐怖電影中的恐懼之情,戰爭電影中的暴力傾向,等等,則從反麵給了我們現代社會所不能給我們的體驗,撫慰了我們深藏在體內的古老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