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散文。散文是寫意的藝術,真情實感是它的內容特征,靈活自由是它的形式特征。有些人認為散文是描寫真人、真事的,這不對,散文也可以描寫想象中的人和事,也可以有一定的虛構、誇張的成分,散文對真情實感的要求不是指這種外部的生活真實,而是指在精神氣質上的真性靈、真性情,這才是散文的中心,散文並不以摹仿現實、真切地描摹真實為自己的任務,相反它采用的大寫意的方法,它用寫意的方法來對待生活,這就產生了不拘一格的靈活自由的散文抒寫方式,一般小說不大受製於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的完整、連貫、統一的要求,而隻是摘取生活中的一個動作、一個場景、一樣事物、一句話語等等細節,或白描、或抒情,都不限於對象本身,而是輕靈自由地以完成寫意任務為限,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柯靈說:“散文是一切文學樣式中最自由活潑,最沒有拘束的。它可以是匕首和投槍,可以是輕妙的世態風俗畫,也可以是給人愉快和休息的小夜曲。它可以歡呼、歌頌、呐喊、抨擊,可以漫談,絮語、淺唱、低吟,也可以嬉笑怒罵、妙語解頤。它可以是激越的風暴,也可以象大江在月光下靜穆地流動。……”[ 《散文——文學的輕騎兵》,《人民日報》1961年2月28日。]
三、詩歌。詩歌是抒情的藝術,如果說小說要受製於性格的成長史、命運的發展史的統一完整,散文要受製於細節的充實、寫意的貼切,那麼詩歌在內容上則是最少限製的語言藝術,它根本無需照顧性格和命運的一貫,細節、寫意的完整也不必,它隻要意象、情緒、意蘊,而且意象可以是斷續的,情緒可以是波動的,意蘊可以是飄忽的。因此,有的人總結詩歌的特點把形象的概括性、跳躍性作為詩歌的最大特點,也是有道理的,詩人可以跳著寫,可以根本不管理前因後果。或許也正是這種內容上的較少限製吧,詩歌在形式上的限製性是最大的:首先它必須講求語言形式上的整飭美,它大多數必須是分行的,分行的詩歌各行連排就產生了視覺上的整飭美,中國古典律詩、絕句,俄國作家馬雅可夫斯基發明的階梯式詩行等,都是詩行整飭美的典範;其次是音韻美,語言都是和一定的發聲聯係在一起的,在詩歌起源上,詩與歌是同一的,也就是說詩在源頭處是可以唱的,現代詩歌在這方麵的要求弱了,但是,依然非常講究語言在聲音方麵的效果,要求詩的語言至少在節奏的韻律性、韻腳的大致統一性等方麵具有聲音的美;三繪畫美,詩歌講究意境,它常常用語言塑造意象,這就產生了意象的繪畫美問題,所用意象在顏色方麵的和諧或對立,各個物象在組合方麵出現的線條的平衡與不平衡,等等,這些詩歌都是要多加考慮的,中國有詩畫同源的說法,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本章附錄
特裏·伊格爾頓論“自由人道主義作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
文學理論的問題是:它既不能戰勝工業資本主義居於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又不能參加進去。自由人道主義企圖以它對專家政治的反感和在敵對世界裏培育完善的人格,來反對或至少修正這些意識形態;而某些種類的形式主義和結構主義則企圖把這樣一個社會的專家政治的合理性接收過來,從而把自己並入其中。……自由人道主義已經退化為資產階級社會的軟弱無能的道德思想,變得規領、敏感而又無能……
自由人道主義的軟弱無能是它與現代資本主義矛盾關係本質的表現。因為,盡管它是這種社會的“官方’意識形態的一那分,而且“人性的美德”注定要再生出自由人道主義來,但它所存在的社會秩序在某種意義上說留給它的時間卻是極少的。現在誰還關心個人的獨特性,關於人類狀況的不朽真理,或者在外交部或美孚石油公司董事辦公室內實際體驗到的美感?除了將藝術品掛在牆上作為一項可靠的投資以外,資本主義對藝術的尊重顯然是虛偽的。……自由人道上人雖然已經基本失效,但同時仍然是資產階級目前所能收集到的關於人的“人’的最好的意識形態。“獨特的個人”對於保護企業主獲取利潤, 同時又把大量男女投入失業隊伍的權利是至關重要的……
——特裏·伊格爾頓:《文學原理引論》,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頁。
勃勒東論“超現實主義”
下意識書寫:落筆要迅疾而不必有先入為主的題材;要迅疾到記不住前文的程度.並使你自己不致產生重讀前文的念頭。第一個句子會閃動地到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以致於每秒鍾都會有一個迥然不同於我們有意識的思想的句子,它唯一的要求便是脫穎而出。很難預斷下一個句子將會如何;它似乎既從屬於我們有意識的活動.也從屬於無意識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