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網絡文學論(1)(2 / 2)

21世紀文學,麵臨過去的文學時代從沒有過的新的狀況。這就是網絡,世界因為一張網而成為地球村。網絡文化對未來世界的影響現在尚沒有得到中國文學界的重視。90年代文學麵臨的新的挑戰,例如世界多極化的挑戰、市場化的挑戰等等,這些我們已經給予了相當的重視,這方麵的研究成果也已經不少,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文學帶來的影響,特別是網絡世界的誕生給文學帶來的影響,在純文學界還沒有被認真研究。

許多人,認為網絡文學目前還隻是處於嬰兒期,不值得重視。這是極端短視的,要知道,比較於口頭文學、紙麵文學,網絡文學的曆史是如此短,但是其成果卻已經不能小覷,單從時間上看,如果說口頭文學、紙麵文學是經曆了以千年為單位的長時段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的規模,那麼我們說網絡文學在起步上已經顯示了它不同凡響的生命力。僅僅是兩、三年的時光,網絡文學誕生了它的成名作家,如痞子蔡、安妮寶貝等,他們在網上的作品經由出版社印刷出版以後都有不俗的銷售記錄,他們的作品也為影視界看好。這是網絡文學界的第一批英雄。嬰兒期的網絡文學已經顯示了它非凡的戰績,那麼隨著網絡文學成長期的來臨,它的發展更是可以預見。

從另一角度看,那種認為網絡文學是嬰兒期文學的看法也是錯誤的,那是因為那些批評家依然在用紙麵文學的標準在審視網絡文學,實際上,網絡文學和紙麵文學在本質上是不同的,紙麵文學在經過千年的發展以後,已經蛻化成了某種專業人士的職業行為,某種特殊知識分子的獨占之物,因而次形式上看,它的確非常精致,對於大量的普通讀者來說,是首先意味著難度,這是紙麵文學發展過熟的典型征兆之一。它不是紙麵文學的優點,相反是紙麵文學的缺點。如果我們承認文學是一樣自由,是人性的、遊戲的,非功利的,那麼我們承認文學在本質上是和專業化、貴族化不相容的,網絡文學正是在這點上將文學的大眾性、遊戲性、自由性還給了大眾。它不需要紙麵文學的那種精致、典雅、技巧、難度、成熟。總之,不成熟正是它對抗紙麵文學之過熟的優點。如果網絡文學也和紙麵文學一樣老氣橫秋,那它及不叫網絡文學了。

許多人認為,目前的網絡文學隻是紙麵文學的延伸,大多是紙麵文學作家將自己的作品上網而已,不值一提。這也是短視的看法。的確,目前的網絡文學在總體水平上不盡如人意,但是,任何一種事物,在其初生的階段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欠缺,正是這些欠缺在表明這個事物是新生的,它有著光明的前途,相反,那些無所欠缺的事物大多是已經經過了青春期的,它們正在走向過熟期的路上。真正值得重視的不是後者,而是前者。一個有眼光的批評家應當有發展的視野,應當能透過事物發展的點滴跡象窺見它未來的可能性。網絡文學目前正是需要這樣的批評家。

二、上網文學、網上文學、網話文學

上網文學、網上文學、網話文學——網絡文學的三種形態。所謂上網文學就是紙麵文學作家將他們在紙麵創作、發表的文學作品出售或者免費提供給文學網站,令其在網上傳播的文學,如網上金庸的作品、王朔的作品、蘇童的作品等等。這是網絡文學在誕生期必然要經曆的一個階段。看起來,這是網絡文學在利用紙麵文學的現有成果,而網絡文學在這種利用中似乎也喪失了自己。但,事實並不如此,隨著網上文學人口的增加,網上讀者變成了網上作者,這個時候就出現了網上文學。所謂網上文學就是曆史意義計算機進行創作,以網上發表為目的,以網上讀者為假想受眾的文學作品,例如,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這類作品和紙麵文學作品有明顯的區別,一是形式質樸、單純、情真意實,在敘述上強調快節奏,語言上強調理趣,很少冗長的修辭性環境描寫、肖像描寫,敘態從容。但是,它們並非網絡文學的最高境界,因為它們依然將自己限製在書寫“語言”上,就這一點而言,除了它上網,借助網絡進行傳播以外,它和紙麵文學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

真正能將網絡文學和紙麵文學區別開來的是網話文學。它對於文學這種古老的文藝形式來說是一場真正的藝術語言載體上的革命性變革。這種變革表現在“超文本”這種藝術語言形式上,網話文學的高級形態應當是一種超文本的多媒體語言,在網話文學文本中,作者將有可能充分地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各種圖片、聲音、動畫、數碼錄像片段組合在一起,網話文學就此應當是一種超級多媒體語言藝術;同時,網話文學語言還可能是一種多向鏈接語言,在一個母本中鏈接著不同的子本,這樣的文本能給讀者提供更為廣闊的欣賞視野。

對於文學來說這是一場表現手段和方式的革命性變革,這種變革,將幾何級數地擴大文學話語的表現力,豐富文學表現的範圍和手段,在紙麵文學經曆其過孰而衰退之後使其獲得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