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經商的納西族婦女(1 / 1)

走入麗江,人們議論最多的是納西族婦女,納西族婦女會做生意,遠近聞名,納西族婦女的吃苦耐勞精神亦讓人佩服。有人說,環境塑造人的性格,但是,環境更能塑造一個民族的品質和文化。長年生活在橫斷山南麓的納西族人,在長期與高寒惡境的拚搏中,形成了獨有的自強自立、堅忍不拔的精神。

我們的落腳處是大研鎮(即兩江縣城)。這是納西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滇西北較大的商業城鎮。因這裏是入藏的必經之路,自古就是商貿中心。全鎮的四條商貿街,每逢農曆初二、十六為街期,後來有所交叉,趕集或七、或四為一街期。街期的日子熱鬧非常,除開業的店鋪外,臨時搭起的露天棚子也很多,上市的有農產品、家禽家畜、土布、紗線、小百貨及各種土雜食物等。抗日戰爭時期,麗江一時成為通往西藏和印度的要衝,商業更為活躍起來。當時大部分老百姓家的男性一般都去幫工,或者開鋪搞手工業,如皮革、銅店、打鐵等。有的是在大研鎮內,有的則北出西藏、南入四川,隨馬幫長期在外麵做生意,家中隻有老小和婦女。從那時起,家庭生計的重擔便落在納西族婦女的身上。為了謀生,很多貧困的婦女選中了“章知久”即小本生意。因其本小利大,隻需去約上一個賽(民間的互相儲金)就夠了本錢,日後賺了錢再慢慢還本。做“章知久”隻需一個背籮,再加上納西族婦女特有的吃苦耐勞的韌性就足夠了。她們去鶴慶、永勝一般要帶去山貨、藥材、日用小百貨等,帶回的是紗線、布匹、紙張、紅糖等。而到境內的石鼓、七詞一般帶去的是工業用品、小百貨等,背回的是山貨、藥材、辣子、豆豉等。一路上,她們很辛苦,睡半夜、起五更。當時沒有公路,隻有山間小路,一路上還要提心吊膽,野獸和強盜時常出沒。去鶴慶、七河等地四天一個來回,而去永勝則要用七、八天了。路上的食宿亦很清苦,住的是馬店,吃的是自帶的粑粑。購貨回來後,又要安排家務。每到街天,她們要早早起來去擺攤,近12點時,貨物快要售完了,下午又得忙著給那些要辦紅白事的客戶送貨。她們是很講信譽的,都恪守承諾,從不食言。每逢街期,她們一大早就趕到城市附近的幾個街口,身邊放著口袋背籮和杆稱,等農村婦女來趕集,從她們手裏買來農副產品,經過加工,再背到城裏去賣。總之,她們的原則是,不怕受累、薄利多銷。也有的婦女把購進來的麥子、包穀加工成麵粉,再帶到城裏去賣,這樣可以多賺一點。我見到一位長年從事這種生意的中年婦女,她頗為得意地說:“若購進100斤麥子,可得10斤的零頭。然後加工出售,不僅可賺100斤的薄利,還可以多賺10斤的錢。”看著她滿身都是白色麵粉,幾乎成了白毛女的樣子,我問她,長年是不是都是如此,她點點頭,但是她卻顯得很滿足,因為雖然辛苦點,但比別人多賺了錢,納西族婦女就是這樣不怕辛苦。

“麗江粑粑”名譽雲南。如今做粑粑的清一色都是納西族婦女,一般一間臨街鋪麵,一個幹底鍋,一塊大理石麵板,一個木頭和麵盆就可以開張了。粑粑有兩種,一種是油煎的火腿粑粑,工藝精細、油而不膩,價錢貴一點,一般是五角錢一個。別一種是火烤粑粑,先放在鍋裏烤黃後,再放在灶內的一塊石頭上烤。她們是很講信譽的,在沒有烤好之前,不管客人多急,從來也不湊合。聽說從前隻有幾分錢一個,現在漲到一角五分了。麗江屬於高寒地區,小麥長得特別成實,烤出來的粑粑也特別好吃,她勸我們帶上幾個做路上的幹糧。也並非真的要做幹糧,作為特產帶回去讓親朋友品嚐,也不失為佳肴。

出外經商的多數是納西族男子,婦女也不乏佼佼者。解放前,麗江的皮鞋就遠近聞名,據三十年代的周汝城先生調查,某皮匠村,男男女女,專門以縫皮鞋為業。每年不下2萬雙。鄰近四川各縣都來訂做皮鞋。納西族婦女不僅會說納西話,最有趣的是,德欽的納西族婦女與從四川、西藏來朝聖太子雪山的藏族人交易。由於很少懂藏語,常以物易物的形式交換,左手拉住藏族人手裏的山貨,右手不斷的往藏族人跟前添日用品,藏族人鬆開了手,表示買賣做成了。

在大研鎮,一提到楊丹桂女士無人不曉,她把生意做到印度、香港和美國,如今移居美國。楊丹桂的經曆也很曲折,少年時在麗江求學,其父的產業因曆史問題曾幾乎破產。她後來去了印度,中年喪夫,子女又小,完全是靠自己奮鬥,在香港創建了“北京地毯公司”。她走的每步都折射納西族女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遠離的遊子並未因繁華的世界而忘記自己的故土和同胞。她曾多次回鄉探親,在美國不斷地宣傳納西文化。又在雲南大學設立了楊丹桂女士獎學金,來獎勵那些勤奮學習的納西族子弟。

(發表於《相知》雜誌,1996年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