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夔(1155—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屬江西)人,一生未出仕,擅長詩詞、書法、音樂,詞作注重音律和煉句,清幽冷雋。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等,存詞八十餘首。
點絳唇丁未①冬,過吳鬆②作
燕雁③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④黃昏雨。
第四橋⑤邊,擬共天隨⑥住。今何許⑦?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注釋
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
②吳鬆:今江蘇吳淞江,為晚唐隱逸詩人陸龜蒙隱居之地,陸為白石最仰慕之詩人。
③燕(yān)雁:北來的鴻雁。
④商略:商量,醞釀。此處是擬人用法。
⑤第四橋:在吳江城外,即甘泉橋。
⑥天隨:陸龜蒙號“天隨子”。
⑦今何許:今日我身在何處?
賞析
此詞是隻寫眼前的景物,而感時傷事之情則油然而生。其中“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二句,形象地寫出了寒山的寥落,為曆來傳誦的名句。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肥水①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②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③,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④,兩處沉吟⑤各自知。
注釋
①肥水:在安徽。
②種:種下了。
③“夢中”句:言夢中所見情人形象,還不如畫像鮮明真切。
④紅蓮夜:指元宵燈節,紅蓮即燈節的花燈。
⑤沉吟:沉思。
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昔日情人的情詞,它以清新剛健之筆,寫出了刻骨的相思,即以健筆寫柔情,而無一般情詞的軟媚。詞的意境空靈蘊藉,語言精練、清勁,充分體現出薑詞的特色。
踏莎行
自沔東來①,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②,分明又向華胥③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④,別時針線⑤,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⑥。
注釋
①沔:沔州,在今湖北。
②“燕燕”二句:“鶯鶯燕燕”為對意中人的昵稱,同時比喻其人體“輕盈”如燕,聲音“嬌軟”如鶯。
③華胥:《列子》載黃帝曾夢遊華胥氏之國,此指詞人做好夢。
④書辭:指情人寄來的書信。
⑤針線:指情人為自己所做衣服。
⑥末二句寫詞人夢醒後,想像情人魂魄獨自歸去的淒涼情景。
賞析
此詞的主題是“感夢”,詞以夢見情人發端,以情人夢魂歸去作結。結尾二句,王國維評價極高。
慶宮春
紹熙辛亥①除夕,餘別石湖歸吳興,雪後,夜過垂虹,嚐賦詩雲:“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夜,隻有詩人一舸歸。”後五年冬,複與俞商卿、張平甫、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吳鬆,山寒天迥,雲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鬥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樸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闋,蓋過旬,塗稿乃定。樸翁咎餘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樸翁皆工於詩,所出奇詭。餘亦強追逐之。此行即歸,各得五十餘解。
雙槳蓴波,一蓑鬆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②,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③裏春寒,老子④婆娑⑤,自歌誰答?垂虹⑥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素襪⑦。如今安在?唯有闌幹,伴人一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