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薑夔(2)(2 / 3)

④寄與路遙:用南朝陸凱折梅寄贈長安友人範曄事。

⑤翠尊:翠玉的酒杯。

⑥紅萼:紅梅。

賞析

梅花自古以來被看作是高潔人品的象征,是文人墨客喜好並擅長吟詠的題材。詩之賦梅,以宋代詩人林逋《山園小梅》最著名,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句更是膾炙人口。而詞之賦梅,則以薑夔的《暗香》《疏影》二曲為絕唱。對這兩首詞的理解,曆代文人各有不同,而苦苦追尋其言外寄托,均不免有牽強附會之嫌。而“感慨今昔,追懷舊遊”作為這兩首詞所具有的總的含意,可能更妥貼一些。二詞自立新意,托喻邃深,用意妙,錘煉工,被稱頌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疏影

苔枝①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②。客裏相逢,籬角黃昏③,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④。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⑤。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⑥。莫似春風,不管盈盈⑦,早與安排金屋⑧。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⑨哀曲⑩。等恁(11)時重覓幽香(12),已入小窗橫幅(13)。

注釋

①苔枝:此指苔梅。

②“翠禽”二句:用趙師雄羅浮山遇梅仙事(見《龍城錄》)。

③籬角黃昏:指環境寂寞、淒清。

④“昭君”二句:用漢王昭君遠嫁匈奴事。

⑤“想佩環”二句:化用杜甫《詠懷古跡》:“環佩空歸月夜魂。”

⑥飛近蛾綠:用南朝宋武帝女梅花妝之典。蛾綠:美女的黛眉。

⑦盈盈:儀態美好貌,此指梅花。

⑧金屋:用漢武帝金屋藏嬌之故事。

⑨玉龍:笛名。

⑩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11)恁(rèn)時:那時。

(12)幽香:代梅花。

(13)橫幅:指畫。

賞析

俞平伯曰:“此係白石自度曲,二首均詠梅花,蟬聯而下,似畫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詠石湖梅,回憶西湖孤山千樹盛開,直說到‘片片吹盡也’。第二首即從梅花落英直說到畫裏的梅花。……上首多關個人身世,故以何遜自比。下首寫家國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宮等等為喻。”(《唐宋詞選釋》)

翠樓吟

淳熙丙午①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誌。餘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為餘言之。興懷昔遊,且傷今之離索也。

月冷龍沙②,塵清虎落③,今年漢④初賜。新翻⑤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⑥。層樓高峙,看檻曲縈紅,簷牙飛翠。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

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⑦遊戲。玉梯⑧凝望久,但芳草萋萋千裏。

天涯情味,仗酒祓⑨清愁,花銷英氣⑩。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11)。

注釋

①淳熙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

②龍沙:邊塞荒漠。

③虎落:護衛城堡或營寨的竹籬。

④漢:聚飲。漢文帝時,曾“五日”,故稱漢。

⑤翻:彈奏。胡部曲。邊地的少數民族音樂。

⑥歌吹:音樂。

⑦君:指參加盛會的友人。

⑧玉梯:此指高樓。

⑨祓(fú):消除。

⑩花銷英氣:一味沉醉於賞花,消磨誌氣。

(11)霽:雨過天晴。

賞析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冬,武昌安遠樓建成,此詞為新樓落成而作。上片就“安遠”立意,並描繪新樓壯麗的景觀;下片寫登樓觀感。作者似在慶賀安遠樓之建成,但悵惘感慨之情,在詞中處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