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經稱讚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事實證明,很多成功者都是“出頭鳥”,他們總是走在時代的最前列,敢於冒尖,敢於出風頭,敢於讓人“非議”,最終他們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遵循的是“中庸之道”。例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群,眾必非之”以及“槍打出頭鳥”等話語都體現了這一點。但是,在現代社會中,持這種中庸之道的人似乎很難取得成功,相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則常常能做出一番大的事業來。
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害怕出風頭,覺得這樣受到傷害的首先是自己。但是,正如《珍貴的禮物》作者斯賓塞所說:“即使槍打出頭鳥,你也要做那隻出頭鳥,因為隻有做那隻鳥,你才能夠看得更遠,否則,你永遠寂寂無聞。”的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如果一直甘於默默無聞,沒有“毛遂自薦”的勇氣,害怕受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傷害,就很難站到勝利的頂峰。
公元前223年冬天,馬其頓亞曆山大大帝準備進軍亞細亞。途經弗尼吉亞城時,他聽說城裏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預言且至今沒人破解。預言是這樣說的:早在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他所乘坐的牛車上打上了一個複雜的繩結,他預言說如果誰能夠把這個繩結打開,誰就將會成為亞細亞王。
從那個時候開始,試圖打開這個繩結的人每天都絡繹不絕,但是他們要麼是不知道從何處著手,要麼就是根本就找不到繩頭,要麼是純粹來湊熱鬧。和很多人一樣,亞曆山大也對這個預言充滿了極大的興趣。
他來到這個結前,觀察很久之後也是一籌莫展,此時,亞曆山大對戈迪亞斯王充滿了敬佩。準備離去的時候,他突然想到自己為什麼不能用自己的行動規則來解開這個繩結呢!想到這裏,亞曆山大拔出隨身攜帶的劍狠狠地將繩結劈成了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如果循著固定的思維方式,事情可能就會在你的遵循中失去良機。亞曆山大則不是這個樣子,他首先為自己找準目標,然後不顧一切地開始行動起來,最終解開了持續數百年的繩結,同時也注定了他必定會成為亞細亞王。所以說,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有敢於創新的精神,一味地因循守舊,不會有什麼危險,但是也絕對成不了第一。
如果沒有敢於吃螃蟹的精神,亞曆山大恐怕不會成為亞細亞王。正是因為他敢為天下先,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才能比別人取得更大的成就。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尤其是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總是一味地跟隨在別人的後麵,你就永遠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出息和能耐。
生活中的心理智慧
可能,做“第一個”會在追求的道路上遇到很多艱難險阻,就如同大多數第一次看到螃蟹的人,總是會被它的形狀嚇倒。但如果害怕艱難險阻帶來的重重困難,就永遠也達不到成功的彼岸。所以,想要成功,就不要被螃蟹嚇怕,克服了困難,才能品嚐到美味。
1.不要怕被螃蟹夾到手
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前,很多人可能也都有過吃螃蟹的念頭,但是他們或者害怕螃蟹有毒,或者懼怕螃蟹的形狀,或者害怕被螃蟹夾到手……但隻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才得以讓世人永遠都記得他。
2.要有一種創新精神
平庸源於守舊,成功出自創新。每個成功人士所走的道路並不相同,如果一味地沿著別人走過的道路走,結果隻能是一事無成。隻有創新,才會讓你找到成功的契機。而創新,就意味著你要敢做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