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辦事情,切忌急功近利(1 / 2)

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上站得住、行得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你會不會辦事。而會辦事的人常常把事情辦得天衣無縫,讓人覺得他做什麼都順水順風。其實是因為他在辦事的過程中深諳心理之道,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總能夠做到心平氣和。因此,他們的人生總是一帆風順。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心態也產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即太急於求名、急於求利、急於求成。總而言之,也就是太急功近利。但欲速則不達,當你太急於把事情辦成的時候,往往事與願違。

當今社會,速度已經深入人心,辦事快速、高效成了人們默認的生活境界和追求。當然,為了適應社會,積極上進,努力提高辦事效率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我們應該意識到,快速與高效並不相同,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

的確,快節奏的生活要求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行動要迅速,思維要敏捷,做事要高效。但也正是在迅速、敏捷的同時,人們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急躁,心理變得越來越慌亂,往往是在一件事情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想要看到這件事情的結果。最後呢,總是什麼也得不到。

一隻小老鼠在路上拚命奔跑。烏鴉很奇怪,問它:“小老鼠,你為什麼跑得那麼急?歇歇腳吧!”

小老鼠邊繼續奔跑邊回答說:“我不能停,我要看看這條道路的盡頭是什麼模樣。”

一會兒,小老鼠又碰到了烏龜。烏龜也問它:“你為什麼跑得這麼急?曬曬太陽吧!”小老鼠依舊回答說:“不行啊,我急著去路的盡頭,看看那裏是什麼模樣。”

一路上,很多小動物都問小老鼠這個問題,它都是這樣回答的。小老鼠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自己這樣無休止的奔跑到底需要多久,有沒有意義,是不是該停下來歇一歇。它隻是一心想早點到達終點,因此從來沒有停歇過。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盡頭的一棵大樹樁,這才停了下來。

小老鼠終於到達了路的盡頭,然而路的盡頭原來隻是一棵樹樁!小老鼠開始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和夥伴們嬉戲遊玩。但是此時它已經變老,想要從頭再來,彌補自己已經失去的美好東西,為時已晚。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都像這隻疲於奔命的小老鼠,在自己內心的催促下,無意識地成為了時間、效率的“奴隸”。急於求成變成了一種壞習慣,同時在追求的過程中人們漸漸失去了對過程的享受。而在人們抱怨車開得太慢,錢掙得太少、事辦得不夠快的時候,恬淡安逸的心態漸漸地被急躁所吞噬。

阿爾卑斯山脈的山腳下立了一塊石碑,上麵寫著:“爬山的時候,別忘了欣賞周圍的風景。”很多旅行者因為石碑上的這一句話在爬山的時候放慢了腳步。我們是否也應該放慢生活的腳步,看看周圍的風景呢?所以,不妨拋開急功近利的思想,腳踏實地地追求眼前利益,並放眼長遠利益,做一個明智、幸福之人。

一位年輕的日本人,從小就立誌要學習劍道,於是決定去拜訪一位造詣深厚的老師。千裏迢迢走到老師的居所之後,老師告訴他說:“年輕人啊!學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心急的年輕人聽了之後變得更著急了,他急切地問道:“請問老師,那我最短要多長時間才能學到劍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