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養成管理時間的習慣(1 / 2)

事情太多,時間太少,這是時下許多人的共同困惑。誰動了你的時間?究竟是有人偷走了,還是我們自己沒有好好利用、有效管理?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在生活中沒有養成善於管理時間的習慣。

頭腦和時間是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無論做什麼事情,即使不用腦子也必須花費時間。因此說,如何管理好你的時間,並善加利用時間,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事業和生活的成敗。同時,根據你的價值觀和目標管理時間,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技巧。它能使你控製好自己的生活,朝著自己既定的方向出發,而不至於在忙亂中迷失方向。

富蘭克林曾經經營一家書店。一天,一個顧客拿起一本書問店員說:“這本書賣多少錢?”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前,他已經在櫃台前站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先生,它僅售一美元。”店員回答說。

“還能不能再優惠一點。”顧客問到。

“恐怕很難了,這已經是最低價了。”店員說道。

“那麼,請問你們的經理富蘭克林先生在嗎?我想要見見他。”

正在印刷室忙碌的富蘭克林工作被打斷了,他十分生氣,告訴顧客說:“先生,您要是想買那本書的話最少需要一美元二十五美分。”

“怎麼回事?剛才你的店員還說這本書僅售一美元呢?”

“這沒錯。但我寧願倒給你一美元也不願意讓你耽誤我的時間,打擾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不僅為富蘭克林的話大吃一驚,他說:“那麼,您就說這本書要多少錢吧!”

“一美元五十美分。”

“搞錯沒有,剛才還是一美元二十美分呢?”

“是的。”富蘭克林平靜地說,“不過它的價格現在是一美元五十五美分,您要是要的話現在就拿走吧!因為您已經耽誤我很長時間了。”

那位顧客忽然間明白了,他拿出一美元五十五美分放在櫃台上,迅速拿起書離開了書店。

那本書的價格之所以能夠一升再升,是因為在富蘭克林看來,他的時間遠遠要比金錢重要。魯迅先生有一句話說得好:“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因此,富蘭克林通過這一事件讓顧客明白了這一深刻的道理: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輕人總是認為自己的時間多得用不完,卻不知道光陰在蹉跎中一點一滴地荒廢掉了。嶽飛曾經呐喊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因此,我們更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珍惜並善加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否則隻能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相鄰的兩座山上住著兩個和尚,在兩座山的中間有一條小溪,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挑水,久而久之,兩個人就變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