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擁有了天賦就擁有了成功的資本,殊不知,踏實能幹而又勤奮刻苦的人才能得到幸運之神的青睞。因此說,一個人要想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離開勤奮刻苦的良好習慣是絕對成不了大事的。
雷諾茲曾經這樣說過:“有一個理念,會遭到虛度歲月的人、無知的人和遊手好閑的人的強烈反對,而我卻不厭其煩地重複它,那就是:你千萬不要依靠自己的天賦。如果你有很高的才華,勤奮會讓它綻放無限光彩。如果說你的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奮可以彌補全部的不足。如果目標明確,方法得當,勤奮會讓你碩果累累。沒有勤奮工作,你終將一無所獲。”
可以這樣說,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勤奮的習慣比所擁有的天賦更能帶給你信心和力量,也更能保證你取得成功。當然,我們並不懷疑有一些擁有極高天賦的人即使動手很少也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隻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勤能補拙。生活中,很多天資聰慧卻疏於勞作的人,僅憑想象就想獲得成功,結果大多兩手空空。倒是那些看起來平庸但卻一直勤奮的人取得了最傑出的成就。
有人問寺院裏的高僧:“為什麼念佛時要敲木魚?”
高僧說:“名為敲魚,實為敲人。”
“為什麼不敲雞、狗等動物,而偏偏要敲魚呢?”
高僧笑著說:“魚兒是世間最勤快的動物,整日睜著眼,四處遊動。這麼至勤的魚兒還要時時敲打,何況懶惰的人呢!”
生活中,“懶惰”常常讓我們誤了許多事情,比如,早上躺在床上不起來,起床後什麼事也不想幹,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給別人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自己不去問,不會做的事自己不請教別人等。“懶惰”是人類最難克服的一個敵人,由於它的阻擋,使得許多原本可以做到、做好的事,卻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懶惰拖延而錯過了成功的機會。
寺院裏那位高僧講的敲打,其實就是鞭策。人的一生要養成勤奮習慣,就要不斷鞭策自己,克服懶惰的毛病。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裏,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母親在賴斯幼年時對她進行了孜孜不倦的音樂教育。賴斯四歲時,掌握了一些曲子,開了第一個獨奏會。
在賴斯家裏,她的家人始終相信這麼一條真理:隻有當孩子們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兩倍,他們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過對方。他的父母不止一次地告訴她,外麵的世界有很多發展的機會,但隻有勤奮學習,才能夠得到回報。他們甚至這樣給她說:“你可能在餐館裏買不到一個漢堡包,但也有可能當上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