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1 / 2)

當煩躁的心情和棘手的事情不約而同地降臨到你麵前時,你會選擇先處理哪個?心理學家告訴你,智者的做法是選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因為當你的心情沮喪時,常常會一事無成,而當愉悅高興時,則會事半功倍。

自由輕鬆的心情。這是瑞士表曆經500年無對手的製勝法寶,也是瑞士手表奠基人塔·布克創造的奇跡。當年,塔·布克被捕入獄,在獄中他被安排製作鍾表,但是無論他怎麼努力,都不能夠製造出誤差低於1/100秒的鍾表,可是他以前卻能夠做到。

起初,塔·布克把它歸結為所處的環境。後來,在他越獄逃往瑞士日內瓦後,才發現真正影響鍾表準確的不是製作鍾表時的環境,而是製作鍾表時的心情。他說:“如果一個鍾表匠處於不滿和憤怒中,要想圓滿地完成製作鍾表所需的1200道工序,是絕對不可能的;在對抗和憎恨中,要精確地磨銼出一塊鍾表所需要的254個零件,更是比登天還難。”

這就是塔·布克富有真理的推論。

可能很多人會對他的這一推論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事情和心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是毫無關聯的。但是作為一個有著複雜情感因素的人,許多時候,人的心情和事情是常常交織在一起的。當一個人的心情沒有處理好時,他的事情也常常處理不好。反之亦然,如果心情處理好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處理多了。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他找了一些學生,並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裏。在他的引導下,幾個學生很快就從橋上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裏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學生們才看清楚房間的所有布置。這一看全都睜大了眼睛,身上出了一身冷汗,個個目瞪口呆。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麵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裏蠕動著各種毒蛇,包括一條大蟒蛇和三條眼鏡蛇。

弗洛姆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願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過了片刻,終於有3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一踏上去就戰戰兢兢,如臨大敵。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弗洛姆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學生們沒有作聲。“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呢?”弗洛姆問道。“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心有餘悸地反問。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

這個實驗說明,某些事物可能會對我們的心態產生巨大的影響,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在接下來辦事情的過程中,人們也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心態的左右。實驗開始的時候,那些學生們之所以能夠順利地通過木橋,是因為心理學家沒有把屋內恐怖的現象展示給他們;後來,當他們意識到橋下的危險時,首先在心理上就敗下陣來了。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辦事的效率,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