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最傷是離別(1 / 2)

父女二人將花天鴻移進洞穴裏放在石床上躺下,楊肅在花天鴻胸口按壓了幾下,又是一口瘀血從花天鴻口中噴出,這才緩醒過來。

楊肅手捋胡須,道:“現在胸中積血已除,已無大礙,隻需靜養便可!”楊如雪聞言滿心歡喜,急忙掏出手帕為花天鴻擦拭嘴角的血跡,溫順的像隻小羊。

花天鴻心中掠過一絲暖意,癡癡的看著如雪,幾乎要醉了。掙紮著坐起身來,兩手搭在楊如雪雙肩,默默的與楊如雪對視了良久,如癡似醉的道:“如雪,讓我照顧你一輩子好嗎?”聲音充滿了磁性,充滿了愛意。

楊如雪臉上泛起了紅雲,扭頭掙開花天鴻,來到爹爹麵前,搖著他的手嗲聲嗲氣的道:“爹,你看他,沒一點正經,真討厭……”嘴上雖然這麼說,然而心裏卻是甜甜的,滿目深情的看著花天鴻,臉上的紅暈更濃。楊肅和藹的笑笑,手捋著胡須,隻是默不作聲。

花天鴻傻傻的看著,突然感到自己言語失態,不覺雙頰滾燙,慢慢低下頭來。局麵很是尷尬。

楊如雪見花天鴻低下了頭,心中忽然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轉而無話找話的問楊肅道:“爹,天鴻哥哥的傷要修養多久啊?”楊肅道:“以他強健的體魄,不消三五日便可痊愈,隻是這三五日內不宜動武。”

“那麼我們可以回家嗎?”楊如雪那迷人的大眼睛眨了眨,又問道。

“嗯,回家還是可以的!”

落月西斜,再過一兩個時辰天就要亮了。在這深秋的黎明,寒意是最濃的。一行三人慢慢下山,山腳下有一塊碑,碑文上“無名山”三個大字雖然被風化的殘缺不全,卻還能辨認的清楚,隻是年代記載由於字小,已經剝落難辨了。花天鴻回頭看了一眼,問楊肅道:“原來這座山叫無名山,好奇怪的名字。前輩可知此山‘無名’二字的來曆?”楊肅回頭望了望山峰,笑容可掬,臉上透著神秘,道:“漢末有一人名喚李進,其人身高盈丈,勇武不凡,世人皆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而李進卻被世人忘卻。”花天鴻疑問重重,繼續聽著。

楊肅接著道:“由於兵荒馬亂,李進的家鄉遭到戰禍侵擾,那時正值呂布大破曹操,曹操率兵倉皇逃竄,呂布追至乘氏一帶,正是李進的家鄉。李進為了保護鄉裏百姓,單人獨騎迎住呂布,隻三十回合便將呂布戰敗,並將呂布率領的一千並州兵衝的七零八散。”

花天鴻暗暗吃驚,道:“想不到漢末還有過如此猛將!那麼後來……後來為什麼就沒有聽說過了?如此英雄人物為何就此湮沒了?”楊肅道:“李進不慕功名,無心出仕,自從戰勝呂布之後便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後來曹操為了答謝李進替自己解圍,更因愛其勇猛,命人齎重金尋找李進,卻最終沒有結果。李進後來就是在此山落腳,歸隱山林。數年後,他在此山收了個徒弟,整日傳授武藝,後來徒弟下山建功立業,卻從來沒有提及師父大名,直到李進壽終正寢,他的徒弟才在悲痛中提到了師父對自己的教誨。曹操敬佩李進的高風亮節,因李進在此隱姓埋名,故給此山賜名曰‘無名山’。”

花天鴻問道:“前輩所說李進的徒弟,究竟是何人?”楊肅道:“他便是曹營中曾經裸衣戰馬超的頭號大將許褚許仲康。”花天鴻聞言讚歎不已,道:“真是教徒有方啊,李老前輩真的是不枉此生!”

花天鴻不宜騎馬顛簸,於是牽著馬和楊肅徒步邊走邊聊,白龍駒上,不善騎馬的楊如雪緊緊的抓住鞍橋,慢悠悠的走著,不時看向正在為自己牽馬的花天鴻,臉上洋溢著幸福。楊肅和花天鴻此時心情也都放鬆了許多,最重要的是楊如雪無恙,這讓二人都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