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關於孩子和尺子的寓言(1 / 1)

第六十七章 關於孩子和尺子的寓言

孩子,打從讀書時起,你就一直品學兼優。你總是第一個進教室,把黑板擦得幹幹淨淨。擦不著,你搬來凳子墊腳,像那隻因喝不著水便銜來石子的聰明的小烏鴉一樣。你向上努力著,額上微微有汗。若同學吵架,你會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每次考試,你都是第一名。一次,看見一個盲人大伯過馬路,你忙上前攙扶。事後,盲人伯伯取下墨鏡,使勁兒握了握你的手,你發現,盲人伯伯的眼睛還好好的。原來,電視台正在拍電視,需要一個小朋友的主動合作。就這樣,你上了電視。

在家裏,你雖是獨生子,但不是小皇帝。小小年紀,便懂得禮讓,克製,不嬌氣,不偏食。做完了作業,就自覺幫著媽媽做家務:擦地板、抹桌子、給陽台上的花澆水。你的課外興趣也很廣泛:練書法、畫畫、閱讀、聽歌、體育。每到星期天下午四點,你便坐在電視機前一動不動,看你心愛的《動物世界》。做錯了事,你也會主動承認。那次,你不小心打破了爸爸的茶缸,便主動向爸爸認了錯,而沒去誣賴小貓小狗。

上星期,你向爸爸要了五毛錢,去商店買了一根塑料直尺。老師說,你們要學習線段的測量了。爸爸很信任地給了你錢。他知道,你是不會說謊的,不像有些孩子在大人手裏騙錢(大人們往往耐不住孩子的糾纏而出手大方)去買那些花裏胡哨的吃食或打電子遊戲。

期中考試了。你很快交了卷。語文,你說不準,數學,可是蠻有把握的。你的數學每次考試都是一百分。

但卷子發下來,你傻眼了——隻得了98分。不可能呀!你仔細地查找卷子,原來,問題出在一道測量題上:答案是2厘米,你答的是1.8厘米。

是1.8呀,你清楚地記得這道題自己曾仔細地做了檢查。你不禁拿出尺子,重新量了起來。

還是1.8。

你舉起了手。

老師朝你的手走了過來。

你說:老師,我的卷子改錯了。你是個相當自尊的孩子,受不了無故的委屈。就像那次,媽媽發現她的錢包裏少了十塊錢,懷疑你,你急得哭了。最後還是爸爸不好意思地說,是他拿了,他打麻將,差人家十塊錢。

老師哦了一聲,說:有這事?老師也是好老師,已連續幾年被評為優秀教師了。她柔聲問:哪道題改錯了?

你說:這道測量題。

老師說:沒改錯,不是1.8厘米,是2厘米。

你說:請老師用我的尺子量一量。

老師便量了。

果然是1.8厘米。

老師說:這是怎麼回事?用我的尺子量明明是2厘米嘛。

有幾位同學嚷道:我也是1.8,我也是1.8!

老師說:這一定是你們的尺子有問題。

你們說:我們是在商店裏買的。

老師沉吟片刻,說:這樣吧,2和1.8都算對。

怎麼都能算對呢?老師不是經常說,要麼是對,要麼是錯,不能模棱兩可嗎?老師今天是怎麼啦,難道她忘了自己說過的話了嗎?

你總覺得,一定是有什麼錯了。但你一時又說不清究竟是誰錯了。

你還是個孩子。

這一次,你沒把試卷給爸爸看,雖然還是一百分。因為上麵有塗改的痕跡。爸爸不信任有塗改痕跡的試卷。爸爸問你,你說,老師還沒改好。

你有些想哭了。因為你覺得你也學會了撒謊。

而且還要為明天怎麼撒謊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