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保護自己的秘密(2 / 3)

改變你的態度,不要認為你碰不到這種事情。粗心大意會使你在緊要關頭做出危險的舉動。

保持警覺性,在你不熟悉的環境中,要善於隨機應變。

了解你下榻的飯店,看看飯店裏是否備有直撥電話。因為通常飯店裏可能有接線員“收聽”你的“旅行計劃”,他們還懂得將其交換台的電話號碼“出售”給你的競爭對手。

將你的旅行計劃保密,不要宣布旅行的任何意圖,或到達、離開的確切時間。

謹慎地預定房間,不要引人注目。你的職務、頭銜或身份都不應在預定單上寫明。

這些注意事項裏麵,實際上包含了許多的保密知識。我們切不可不以為然,認為是小題大做。蟻穴雖小,能潰大堤。企業的安全保密措施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門衛管理措施

除了應登記及佩帶出入識別證外,通常要由被訪者親自將來訪者帶入公司,不允許來訪者任意自由走動;接待部門設置電視屏幕監視係統,對入口及各主要通道實行控製管理;接待人員配有無線電話,可隨時做內外聯絡。

(2)內部監控措施

企業內部除了設有全套防盜係統外,對各個不同部門也有全天候電視或電眼監控係統,對於公司重要管製區域有時甚至以指紋、語言辨識係統來檢查進出人員。另外,還會對企業的其他部分進行攝像監控,包括檔案室、庫房、停車場、底下室等,都要進行仔細檢查。

(3)匿名采購

生產製造企業生產產品要依賴各種原材料,零部件等,因此要與外界的原料供應企業發生業務聯係,因此,企業的采購者有可能會露出一些商業秘密。為彌補這一漏洞,有些企業在采購重要物資時,經常以假名或匿名從事交易活動,以避免采購者受到認清或者其他不利因素的幹擾,避免外部供應企業借機知悉商業秘密所有人及其如何使用此類物資等企業秘密。

(4)職工訓練及離職處理

在職工入廠時,即向其灌輸保密觀念,並針對不同部門,定期召開討論會,使職工了解哪些信息是新開發的,哪些項目是需要重點保護的,哪些是本公司的重要知識產權,哪些最易被外界取得,以便職工在外人來廠參觀、詢問或對外洽談公務時保持高度警惕。在職工離職時,除應辦理交接手續外,還需告知其應維護公司的商業秘密且不得加以使用。有些企業還發函給職工跳槽去的公司,給以禮貌性的忠告,同時要求離職職工將一切持有文件及儲存於各處媒體的信息予以銷毀或返還給公司。

企業情報的泄露,一方麵在於竊密者的不擇手段,見縫插針,另一方麵也在於自身的麻痹大意。綜觀當前一些企業情報泄密的來龍去脈,情報泄密大致有以下諸種形式:

1.接受外來人員采訪、參觀、考察、實習中疏忽大意;

2.出差人員對所帶的資料保管不善;

3.對業務交往或經濟合作對象缺乏防範;

4.公關宣傳、學術交流或所屬知密人員向大眾媒體投稿把關不嚴;

5.不注重廢舊秘密載體的管理。

調查表明,企業情報無論是向境外泄露還是在境內泄露,都是內部職工泄露所占比例最多,造成損失最大。具體分析,企業內部泄露企業青幫的途徑有如下幾種:

第一,人才流動泄露情報。

人才流動是企業內部情報泄露的重要途徑。當前社會上發生的商業秘密侵權案,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人才流動引起的。掌握商業秘密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流向新的與原企業競爭的聘用單位,構成對原企業商業秘密的侵權。

第二,兼職工作泄露企業情報。

一些掌握企業情報的幹部、工程師、技術人員在外單位兼職工作或從事第二職業,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進行有償服務時,有意或者無意地泄露原企業的商業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