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開放的恐懼(1 / 1)

吳亮

如果說有一種恐懼來自開放,那麼我們很容易把它看作是保守分子的反應。對開放的恐懼顯然是極端無自信的虛弱表現,但是,我這裏竭力要表達的恐懼是另外一層含意:即力主開放者在開放來臨之後的恐懼,就像一個自由鬥士所爭取來的自由,反而使他陷於新的困惑與痛苦中。人是常常為自己招來魔鬼的,關於這點我們從兒童故事裏就已知道了。一個整天關在屋子裏的孩子老是想到森林裏去采蘑菇,到河裏去遊泳,後來他偷偷地來到森林與河邊,卻遭遇了狼和水妖。

結果,這個孩子就回到家,在寫著狼的故事和水妖的故事的童話裏安全地幻想,他再不願真的碰見它們了。

開放的恐懼是一種沒有托辭的恐懼。在封閉的文化環境中,人們可以為自己的無能進行辯解,他可以把一切歸咎於外在的禁錮,個人就不承擔什麼責任了。但是開放卻讓這種推托顯得滑稽,因為,你的無能隻是你的無能所致,除此你沒別的理由,你的一切弱點不是暴露無遺了嗎?

開放的恐懼是一種參照係太多的恐懼。在單一的社會中,人們會很方便地找到現成的原則、方式和楷模,在某種強製和規定之下,他們的個人能動幾乎不起作用。他們生活得太一致太統一,可是這不是他們的願望,這絕對不是他們的事。但是開放卻把人們趕到一個豐富多樣的世界中間,讓他們麵對五花八門的事物無所適從。人們開始有了很高的欲望,不過這欲望並非是容易滿足的,於是他們反而有了受挫感,這受挫感又是不能歸咎於外部的。

開放的恐懼是一種無人響應的恐懼。在取向統一的社會裏,見解是有普遍性的,對普遍見解的不滿也是普遍的——專斷和反專斷,一種聲音和反對一種聲音,都構成了這個社會思想衝突的兩極,這兩極都會有相當的響應者。開放社會卻完全不同,它是一個多極的世界,多極的世界就是一個分層世界,一個社團世界,一個圈子世界,一個俱樂部世界,一個個人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裏,除了極少數重大問題,絕大多數的事物和見解隻和一部分人發生關係,甚至,隻和自己發生關係。這樣,你若不能引起人們響應,你的聲音被其他聲音淹沒掉,也隻是你自己的事,你根本怨不了誰。

開放的恐懼歸根到底是自由的恐懼,正是自由把人置於一個沒有依賴也沒有退路的世界當中,由人自己把自己帶向未來。我們不妨想一下,在這種孤境裏我們能戰勝恐懼嗎?

但是,恐懼恰好是開放社會和自由人的基本特征,恐懼考驗我們是否有資格生存在開放社會,是否有資格成為一個自由人。我們將適應這種不找托辭的生活方式,我們將習慣無人響應的文化環境,我們將善待各式各樣的參照係,最後,我們將在自由選擇中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沒有恐懼的人不配為人。在迎接開放的同時我們也迎接了魔鬼——恐懼。這個現代的梅菲斯特把我們帶出了伊甸園,我們在看到陽光的時候也看到了黑暗。從今往後,恐懼將伴隨著我們的自由一生。我們不能像那個孩子,僅通過書本來做自由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