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特殊類型慢性胃炎的防治
(一)老年慢性胃炎的防治
老年人易患慢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的胃黏膜常見小血管扭曲,小動脈壁玻璃樣變和管腔狹窄,這些改變直接導致胃黏膜營養不良、黏膜萎縮變薄、上皮細胞數量減少、細胞類型發生改變,以及分泌功能障礙和胃黏膜屏障功能低下。因此,當胃黏膜受到損傷時,黏膜的修複能力較差,很容易引起胃黏膜炎症性病變。
1.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而再現牙列缺損,食品品味不充分或者未品味吞下入胃。老年人味覺下降,食管、胃黏膜漸漸萎縮,蠕動力差,喜吃刺激性食品或恒久飲濃茶、酒、咖啡、過分吸煙等引起炎症。
2.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病,服多種藥物也能孕育發生藥物性胃炎,甚至孕育發生胃糜爛及胃出血。
3.免疫要素。隨年齡增長,身體免疫力降低,胃黏膜退化萎縮,胃排泄功效淘汰,所以有人說萎縮性胃炎是老化征象之一。
老年人患慢性胃炎時有什麼症狀
1.消化不良症狀 進食後上腹部飽脹、噯氣,以及程度不同的食欲減退,少數出現惡心感,流清口水,無反酸。
2.似潰瘍症狀 出現上腹部痛苦悲傷,有時出現規律性痛伴反酸水、噯氣,痛苦悲傷時進食或服堿性藥物可使痛苦悲傷緩解,但多次服抗潰瘍病藥無效,胃鏡及X線檢查無潰瘍。
3.胃癌樣症狀 出現上腹部無規律性痛,進食後加重,服堿性藥物無效。伴食欲缺乏,體重下降、瘦弱、血虛等。經胃鏡查檢查無胃癌。
老年人得了慢性胃炎怎麼辦
1.不吃生冷或過熱的食物、飲料;不用或少用刺激性的調味品,如生薑、大蒜、辣椒;避免暴飲暴食或饑一頓飽一頓;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定時定量,最好吃易消化的軟食。
2.忌煙、酒、咖啡或濃茶。
3.不要自作主張、自行服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或更換藥品。停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
4.一般輕度淺表性胃炎經保養和服藥,部分可恢複正常,已經確診為萎縮性胃炎的,應經常複查胃鏡,半年或1年檢查1次,發現症狀加重、體重減輕、大便出血或隱血陽性時,及時去醫院檢查,防止癌變。
老年人慢性胃炎有哪些飲食原則
1.調節胃酸分泌 高酸性胃炎禁用酸度高的食品及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而低酸性胃炎患者可選食有刺激胃酸分泌作用的食物。
2.避免有強烈刺激性作用的食物 忌食生冷、硬及酸辣食物。
3.飯菜宜軟爛,容易消化 含纖維多的食物不宜太多,可粗糧細做。
4.烹調方法宜選用蒸、煮、燉、燴等 忌煎炸等。
5.少量多餐 每日可安排4~5餐。
老年人慢性胃炎有哪些食物選擇要點
1.主食可選用軟米飯、麵包、饅頭、包子、餛飩等。
2.牛奶、奶油、澱粉、蔬菜、煮熟瘦肉等不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適於高酸性胃炎患者。
3.濃肉湯、雞湯、魚湯等含氮浸出物較高的食物,能強烈刺激胃酸分泌,適於低酸性胃炎患者,而不適於高酸性胃炎患者。
4.新鮮而含纖維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黃瓜、西紅柿、土豆、菠菜葉、小白菜、蘋果、梨、香蕉、橘子等比較適合胃炎患者食用,而芹菜、韭菜、黃豆芽、金針菜等含纖維多的食品宜少食。
5.為防止便秘發生,宜經常選食一些有潤腸通便功能的食物,如瓊脂(洋菜)製品、果子凍、蜂蜜、果汁、菜汁等。
6.酒精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並能損傷胃黏膜防禦機製,故應忌酒。
(二)小兒慢性胃炎的防治
小兒胃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不良飲食習慣 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長期無節製進食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過量冷飲、冷食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和黏膜層變薄,從而使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的防衛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力增加,導致黏膜水腫和糜爛,形成慢性胃炎。如有些家長早餐給小兒吃油條、煎饅頭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空胃時喝冷飲、吃冷食,或整天零食不斷,均可使胃液及胃酸分泌失調,影響胃竇黏膜的營養,日久便會導致胃竇炎。
2.衛生習慣不好 如不刷牙、飯前便後不洗手、不剪指甲,食物易被細菌感染,若感染幽門螺杆菌,就可導致胃竇炎。
3.挑食或偏食 小兒長期挑食,易引起多種維生素、必需礦物質等營養素缺乏,從而會影響胃竇的正常功能, 日久也可導致胃竇炎。
4.用藥不當 有些小兒因病經常服用吲哚美辛、激素、阿司匹林和抗生素等對胃有刺激作用的藥物,易損傷胃黏膜,誘發胃竇炎。
5.遺傳因素 有的父母患胃炎,其子女胃竇炎的發病率比沒胃炎家族史的小兒高,這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6.缺乏鍛煉 與小兒平常缺乏體育鍛煉、疲勞過度和精神緊張有一定的關係。
7.幽門螺杆菌(Hp)感染 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發現病原菌,90年代在兒童中進行逐步深入研究,發現小兒胃炎中50%患者幽門螺杆菌檢查結果為陽性。其傳播途徑:糞-口,口-口。並認為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發現有家庭聚集現象:父母Hp陽性,子女Hp檢查陽性率明顯增高。此外胃腸功能不好如慢性腹瀉,營養不良等患者,Hp感染明顯。據最近國內的報道,小兒慢性胃炎檢出幽門螺杆菌的高達81.6%,說明幽門螺杆菌感染是導致胃黏膜慢性炎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