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概述(3 / 3)

第一個答到:“因為您是個大英雄,我愛慕英雄。”

第二個答道:“因為您的官兒大,和您結婚就是官太太。”

第三個……

來人不少,但麵試結果卻令馮將軍非常失望,這種依附性心理的女性不是他喜歡的。

這時,李德全出現了。且不說氣質不凡,回答問題也石破天驚,讓人嚇一大跳:“上帝怕你辦壞事,派我來監督你!”

李德全的機智和幽默,馬上征服了馮玉祥,二人很快便結下百年之好。

秘籍:超常獨特的話語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人們習慣於按平常情形去思考。

學會品味別人言中意

春秋時,齊國有一位智者叫隰斯彌。當時當權的大夫是田成子,頗有竊國之誌。一次田成子邀他登臨高台瀏覽景色,東西北三麵平野廣闊,風光盡收眼底,唯南麵一片隰斯彌家的樹林蓊蓊鬱鬱,擋住了視線。回到家裏,隰斯彌立刻叫家仆帶上斧鋸去砍樹林。可砍了幾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趕快回家。家仆感到莫名其妙,問他怎麼顛三倒四的。

隰斯彌說:“國之野為我家一片樹林突兀而列,從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高興的。所以我回家來急急忙忙地想要把樹林砍掉。可是剛才轉念一想,當時田成子並沒有說過任何表示不滿意的話,相反倒十分籠絡我。田成子是一個十分有心計的人,他正野心勃勃想要謀取國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把樹砍了的話,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著的能力,那就會使他對我產生戒心。所以,停止砍樹,表明我不知道他的心思,尚算不上有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樹,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這個禍闖的可就太大了呀!”

醫師有“問診”這一項診病方法,即醫師先聽病人的訴說,然後根據發現的問題再發問。在一問一答中,就能找出病因。經驗豐富的醫師單憑問診,就可以做出很準確的診斷。我們在日常交往中同樣也要注意不僅要會說話,更要會聽話。“聽”不是單純的“聽人家說什麼”,對方的聲音、臉色、動作都要一並觀察,要善聽弦外之音。這才是“察知”的功夫。通常人們不一定會完全說出自己內心的話,但卻多數會流露自己。在有意無意間、不知不覺中,人們的每一句話都在描繪著他的輪廓與畫像。所以說品味別人的言外之音是非常重要的,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品味別人的言外之意,會話交談才能順利進行,達到滿意效果。平時我們就應該從以下幾方麵注意觀察,學會善聽弦外之音的本領。

從話題發現問題

首先仔細聽人們說些什麼,從別人經常提到的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話題內容中,總能發現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東西。比如:

總是談論自己的人愛炫耀。一個人要是經常談論自己,談到自己的經曆、看法、態度、個性等,表明其性格較外向、感情強烈、主觀色彩較濃厚。不過一般都是愛炫耀、愛虛榮的人。相反,那些不太注重表現自我的人,通常較為自卑、自閉,不過也不排除是城府頗深、心有計謀之輩。

言論暗示了當前的處境。一個人要是言辭尖刻、有諸多不滿,說明情緒不佳、對生活現狀不滿意;或者可能是意懶心灰、信心不足的表示。話題色彩鮮明的人,表明他心情很好,所受委屈不多,滿意於生活,是樂觀主義者。

常談論的話題是興趣所在。“三句話不離本行”,在談論中可以發現,人們最愛談、最常談論的正是興趣之所在。一個人若談論的生活瑣事較多,表明是一個安樂之人,對生活的舒適、安排很是關心;若談論的國家大事很多,就說明此人是個事業型的人,非常關注事業是否有所成;若喜歡暢談未來,則說明是個理想型的人,十分注重計劃和發展。

由措辭看一個人

通過細心體會一個人平常說話的遣詞造句,就不難判斷一個人的文化修養程度,甚至對其內心世界也可以略看一二。要想理解一個人,通過人家的措辭也可以做出恰當判斷。

口頭禪反映性格。口頭禪是一種不同於動作、服裝與發型的癖好,被埋沒在一連串話語之中,不注意就很難覺察。常規來看,剛強自信的人,很少使用“那個……”,“嗯……”,“這個……”之類的口頭禪;常使用“其實”的人,希望引人注意,比較任性、倔強;在交談時連稱“確實如此”的人,大多任性淺薄;經常說“真的”的人,自信心不是很足,甚至是在欲蓋彌彰,因為他什麼也不曉得。

不同的言詞反映不同的本性。言語是人們的文化底蘊的標尺。如果用詞高雅、準確,講話幹淨利索,說明文化修養較好,辦事幹練果敢。如果用詞淺俗欠妥、重複羅嗦,不著邊際,肯定沒什麼文化修養、辦事拖拖拉拉。

提防突然的、過分的恭敬語。本來很親密的人,突然使用恭敬語,就應該小心了。因為恭敬語是出於禮貌的,但常常在潛意識中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禮貌程度總是要與親密程度成反比的。所以,過分使用恭敬語,就表示有強烈的嫉妒、敵意、輕蔑和警戒心。

洞察對方心中秘密

通常,人的情感或意見,都會通過說話方式表現出來。而且,說話時的感情也跟內容有關,說話的速度、音調等都能增加話語中的意味和效果。因此,通過談話方式,可以窺視到別人的性格和藏於內心深處的秘密,以及人家的真正含義。可以一下幾方麵著手:

聲調的玄機。同一組漢字,聲調的不同、重音落處的不同,都可使含義發生本質的變化。按常理,表示憤怒時,聲大、音高、音質粗啞、音調變化快,上下和節奏都不規則,發音清晰而不短暫;而表示愛慕的聲音特征是柔軟、低音、音色共鳴,語速慢、聲調均衡且微微向上。

語速的秘密。講話快而急的人,往往脾氣較沉著,前後考慮得滴水不漏;如果快而不急,則一般辦事果斷、富有主見、自信心十足,並且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主張;如果對於某人心懷不滿或者持敵意態度的時候,說話速度則會一反常態變得很遲緩;反過來,如果有愧於心或者故意撒謊時,說話的速度自然會變快起來。

愛爭辯者妄自尊大。有些人在談話的過程中喜歡爭論,他們通常是開放型的,善於接受新觀念破除舊觀念,同時也具有取勝欲望和較強競爭性,或者是妄自尊大的人;有些人則怎麼也爭論不起來,他們多半是較封閉的,在接受新觀念和改變舊觀念方麵很困難,也可能是競爭性不強,缺乏自信,或者是生性平和、通情達理之人。

秘籍:鑼鼓聽聲,說話聽音。

真實的語言才能讓人信服

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說老實話,現代人要求如此,古代人也要求如此。所以說老實話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有效的說話方法,這種方法就叫做誠實取勝法。我們所說的口才,是在說老實話的前提下進行的。有口才如果說的是假話,是騙人的話,那麼,這種口才不是我們所說的能說會道,而是詭辯。而詭辯是任何時候都是應該拋棄的。說老實話要特別注意做到:

要去掉頭腦中的私字,不能被名利所引誘,這樣才能做到說老實話。

有個國王,年齡大了,但沒有兒子,打算從全國的兒童中選一個誠實的孩子作繼承人。他把準備好的花籽(經沸水煮過的花籽)發給每個兒童,並說要是誰種出的花最好看,就選誰做兒子。有個孩子中的花始終都沒有發芽,雖然辛勤管理,還是不出芽,因此十分著急。

到了國王要看花的日子,許多兒童都把自己的花捧了出來,形形色色,鮮豔奪目。隻有這個孩子捧著沒有花的泥盆站在一邊。

國王問他:“你的花呢?”孩子告訴國王,種上花籽後一直沒有發過芽。國王聽了十分高興,對大家說:“這個孩子很誠實,我選他做我的兒子了!”誠實的孩子最終取得了勝利。由此可見,如果有私心雜念,那麼就不可能說老實話了。

隻有下定決心,在任何情況下不說謊話,才能真正做到說真話。如果說謊說慣了,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從前有一個人,喜歡說謊話,大家都叫他“老瞎話”。

有一次,大家都在地裏鋤草,老瞎話從村裏“呼哧,呼哧”地跑過來了。

地裏人問他:“你連呼帶喘地幹什麼?”

老瞎話睜大眼睛說:“你們還不知道嗎?北河來了陣魚,我上東村去借魚網去!”說著拔腿跑了。

地裏的人聽了,就都扔下鋤頭往家跑,有的去借網,有的去找叉,忙個不停。當人們拿著漁具到北河一看,水清清的,連個魚影兒也沒有。氣得大家把老瞎話罵了一頓。老瞎話卻哈哈大笑說:“我又沒叫你們來!哈哈,真樂死人啦!”

過了一些時候,老瞎話夫妻倆吵架,他把老婆打了一頓,他老婆一氣之下就跳井了。

老瞎話急得滿頭大汗,跑到大街上大喊大叫:“不好了!不好了!我的老婆跳井了,快來救命啊!”

大家一看是老瞎話,有的說:“甭理他,又騙人哩!”

有的說:“老瞎話看你別把老婆咒死了!”

老瞎話大聲哀求道:“我不是說謊,行個好吧,人快淹死啦!”可是還是沒有人相信。老瞎話見大家還是不相信,急得跪下來,頭碰地苦苦哀求道:“你們相信我這一次吧!我老婆要活不成了!”說完,大哭不止。人們這才半信半疑地來到井邊。可是,時間耽擱得太長了,等人們七手八腳地把他老婆打撈上來,人早就淹死了。

這就是不說真話的下場。養成說老實話的習慣,也是做人的起碼的道德品質要求。

其實真實的語言就是不隱瞞、不臆造,怎麼想就怎麼說。說話人所表達的,是他內心所想的,即“言為心聲”,而不是心口不一或口是心非。簡單地說,真實也就是說真話,表真情,達真意。

在人際交往中,真實是贏得人心,獲得成功的保證。

前外經貿部長吳儀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曾遇到過一個很棘手的私人問題。記者問:“請問吳儀部長,你為何至今還是獨身一人?”對此部長是無可奉告,還是避實就虛含糊了事?人們揣測著可能出現的各種回答方式。然而,吳儀的回答大出眾人意料,她既不回避,也不閃爍其辭。

她說:“我不信奉獨身主義。之所以單身,和年青時的思想片麵有關。一是受文學作品的影響,心裏有一個標準的男子漢形象,而這種人現實生活中沒有;二是總覺得應先立業後成家,而這個業又總覺得沒有立起來。然後就是在山溝裏一躲20年,接觸範圍有限,等走出山溝,年齡也大了,工作又忙,就算了吧。”

這一席坦率的回答使眾人感到吃驚,同時也使眾人大為感動。正是這種坦誠直率的大實話才使吳儀部長拉近了和大家的距離,也正是這種誠實的工作作風使她成為對外貿易談判中令對方豎指稱讚的女性。

一個不說真話的人,在事實上是不能與人溝通交流的。即使在一段時間可能獲得某種交際效果,但最終還是要付出代價的。林肯說:“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瞞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時候欺瞞所有的人。”這正如我們前麵所講的“老瞎話”的故事以及中國的孩子們都熟知的“狼來了”的故事,都是很好的說明。

在世界曆史上,一舉擊潰拿破侖大軍的俄軍統帥庫圖佐夫在俄國人民中具有極高的威望。卡捷琳娜公主曾問他究竟靠什麼魅力團聚著社交界如雲的朋友,他回答說:“真實、真情和真誠。

秘籍:實話也許可氣,甚至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說話還是謙虛點兒好

在言談中,趾高氣揚、高談闊論、鋒芒畢露、咄咄逼人,這些無禮的態度都很容易挫傷對方的自尊心,引起對方反感的情緒,以致築起對方防範的心牆,從而導致自己的被動。

1860年,林肯作為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參加總統競選,他的對手是大富翁道格拉斯。

當時,道格拉斯租用了一輛豪華富麗的競選列車,車後安放了一門大炮,每到一站,就鳴炮30響,加上樂隊奏樂,氣派不凡,聲勢之大,史無前例。

道格拉斯得意洋洋地對大家說:“我要讓林肯這個鄉下佬聞聞我的貴族氣味。”

林肯麵對此情此景,一點也不在乎,他照樣買票乘車,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們為他準備的耕田用的馬拉車,發表這樣的競選演說:“有許多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其實我隻有一個妻子和三個兒子,不過他們都是無價之寶。此外,我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辦公桌子一張,椅子三把,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我們每個人一讀。我自己既窮又瘦,臉也很長,又不會發福,我實在沒什麼可以依靠的,惟一可信賴的就是你們!”

選舉結果大出道格拉斯所料,竟是林肯獲勝,被當選為美國總統,使得格道拉斯後悔不已。

秘籍:不炫耀自己本領的人才是真有本領。

——拉羅什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