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說話的注意事項與禁忌(3 / 3)

地域指的是接受對象所處的地理位置,包括國別、省別、族別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在認識、觀念、習慣、風俗上都有區別,對說話者言辭的接受,就會有所不同。說話者在進行言辭表達時,應當認清接受對象的地域性,才會產生良好的交際效果。

《尹文子·大道》講了這麼一件事:鄭國人把未經加工處理的玉叫做“璞”,東周人把還段有醃製成幹的老鼠叫做“璞”。鄭國的一個商人在東周做買賣,一個東周人問他:“你要不要買璞?”鄭國商人說:“我正想買。”於是東周人從懷裏掏出一隻老鼠遞上。鄭國商人趕快辭謝不要。東周人在作言辭表達時,沒有認清其接受對象是鄭國人,所以買賣不能成功。

地域不同而對言辭接受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世界上的表現大體有:

歐洲人不喜歡聽涉及自己的政治傾向、宗教信仰、年齡狀況(女性更重)、家庭私事、行動去向等問題的話,忌諱“13”和“星期五”。

朝鮮、韓國、日本人忌諱別人說“4”;

阿拉伯人喜歡聽“星期五”;

泰國人喜歡聽“9”;

菲律賓人不願談論政治、宗教及腐化問題;

讚比亞人愛聽尊稱,最好加上職務和頭銜;

新加坡人不愛聽“7”,反感別人對自己說“恭喜發財”,忌諱談論關於豬的話題;

紮伊爾人喜歡聽隨和、爽快、恭維的話;

俄羅斯人喜歡聽尊稱、敬語、謙辭,傾心於“女士優先”的話題;

突尼斯人喜歡別人在各種場合同自己打招呼,而且問候得越長、越久、越具體越好。

在中國各地的表現大體有:

香港人愛聽吉祥話,涉及福、祿、壽的都很喜歡,樂於別人隨時隨地對他說“恭喜發財”。喜歡“3”、“6”、“8”等數字。忌諱別人打聽自己的家庭住址、工資收入、年齡狀況。忌諱語也較多,如“炒飯”、“炒菜”,有解雇、開除之嫌,聽之不吉利;“豬舌”有蝕本之嫌,改叫“豬利”;“絲瓜”有輸光之嫌,改叫“勝瓜”。

澳門人喜歡聽別人說話幹脆,直截了當,不愛聽轉彎抹角、吞吞吐吐的話語。

錫伯族人崇拜保佑家室、人丁的神靈“喜利媽媽”和保佑牲畜的神靈“海爾堪”;忌諱直呼長輩的名字,忌諱在家說不吉利的話。

蒙古族人喜愛白色,愛談與白色有關的話題,高興別人以白來祝福;最厭惡黑色,忌諱別人談論黑的話題。

彝族人忌諱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特別是別人的生理缺陷。

赫哲族人崇拜火神,不準別人說不利於火的話,若需用水燒滅火時,要說:請火神爺把腳挪一挪。

維吾爾族人談話以長為先,親友見麵互道問好語。

因地域不同而產生的表達差別,甚至在同一個民族、同一個省區的不同位置,也有表現。比如都是漢族,居於大陸者與居於台灣者對同一個概念的表達與接受就不一樣:接班人——傳人,計劃生育——家庭計劃,大學新生——新鮮人,好萊塢——荷裏活,撒切爾——柴契爾,新西蘭——紐西蘭,立體聲——身曆聲,表演——作秀,漁民——討海人,……。又如同是貴州人,對西紅柿,貴陽人叫毛辣角,遵義人叫番茄,興義人叫酸角,獨山人叫毛秀才。說話者如果不區分這些地域上的差別,說話目的就難以實現。有些嚴重的差異,如不分清,甚至還會對說話者產生嚴重的後果。

“禁忌”反映在待人接物上,也可以說它是“禮儀”的補充。在社交中,注意語言的禁忌,是敬重別人和有修養的表現,同時也會提高社交的成功率。

秘籍:刺激別人,等於傷害自己。

附錄:常見的禮貌用語

在日常交往中,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別小看這些禮貌用語的作用,每個人聽到這種有禮貌的話都會為之所動,都會報以友善的回應。

見麵時的禮貌用語

二人見麵說:你好;您好

回敬時說:你好;您好

初次見麵:久仰;久慕大名

回敬:久仰

久別重逢:久違;別來無恙

回敬:好久不見

探望時的禮貌用語

探望他人:拜訪;登門拜訪

回敬:別客氣

客人來到:歡迎;請進;賞光;蓬蓽生輝

回敬:打擾

招待遠客:吸塵;接風

回敬:不必

望客親臨:屈尊;惠顧;光臨;駕臨;蒞臨;俯就;賞光

回敬:尊命;恭敬不如從命

陪同客人:奉陪

回敬:不客氣

請客人不要客氣:請便;自便;請隨意

中途離去:失陪

回敬時說:請便

客人歸去說:承蒙款待;告辭

回敬:怠慢;招待不周;失敬;對不起

送客出門:慢走;走好

回敬時說:留步

與客握別說:再見;有空多來

回敬時說:再見

饋贈時的禮貌用語

受人之賜:謝謝;感謝;頗費;費心;拜謝

回敬:不謝;不客氣;應該的;笑納;不成敬意;惠存

受人之恩:雨露之恩

回敬時說:不敢當

謝人恩澤說:河潤

回敬時說:過獎

謝人幫助說:有勞;勞罵;多謝

回敬時說:不謝;不客氣;舉手之勞

感救命之恩說:再造;再生父母;沒齒不忘

回敬時說:應該做的;不敢

感德難忘說:銘刻在心;銘心鏤骨;永生難忘

回敬時說:不必;不必掛心

知恩必報說:結草銜壞;來日必報

回敬時說:不敢當;不必

賜教時的禮貌用語

請人看稿說:閱示;閱批

回敬時說:拜讀

請人改稿說:斧正;雅正;呈正

回敬時說:班門弄斧

請人評論說:指教;指點;指正;高見

回敬時說:互相學習;互相切磋;不敢當

請人指路說:請問;借問

回敬時說:請講

請人解惑說:指導;賜教;指點迷津;候教;聆教

回敬時說:共商;商量

受人教導說: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受益匪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回敬時說:過獎

受人益言說:藥石;箴規

回敬時說:過獎

求人辦事說:拜托;鼎助;借光;勞駕;麻煩;請多關照;請多費心;能者多勞

回敬時說:應該的;照辦;不麻煩

向人提要求說:懇請;懇求;誠請

回敬時說:盡力;效勞

請人回信說:敬祈示複;·

回敬時說:遵囑

請人寄信說:辱承華翰

回敬時說:過獎

請人原諒說:海涵;包涵;海量;抱歉;請勿見怪;對不起

回敬時說:好說;沒關係

自提意見:淺見;膚見;管見

回敬時說:高見;

代人做事說:代庖;自作主張

回敬時說:勞駕;費心

伴人受益說:借光;伴福;托福

回敬時說:沒有沒有;哪裏哪裏

謝人致問說:多蒙寄聲,多謝關心;有勞費心

回敬時說:應該的

讚襄其事:玉成

回敬時說:辦得不周

托人言事說:借重鼎言

回敬時說:過獎

祝賀時的禮貌用語

賀人榮歸說:錦旋;凱旋;衣錦還鄉;榮歸故裏

回敬時說:過獎

賀人中榜說:蟾宮折桂;金榜題名;榜上有名

回敬時說:多謝;僥幸

賀人生日說:初度之辰;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壽;壽誕;華誕;芳辰

回敬時說:何勞掛齒;多謝

賀人年高說:齒德俱尊;德高望重

回敬時說:年老無用

賀人喜慶說:恭喜

回敬時說:同喜;謝謝

詢問時的禮貌用語

詢問姓名說:貴姓;尊姓大名

回敬時說:鄙姓……;免貴姓……

詢問年齡說:貴庚;高壽;青春幾何

詢問籍貫說:府上;老家

詢問職業和工作:高就;供職

尊稱與謙稱

稱對方:閣下;您;仁兄;賢弟

稱自己:鄙人;在下;本人;愚兄;小弟

稱對方父親:令尊

稱對方母親:令堂

稱對方兄弟:令兄;令弟

稱對方姐妹:令姐;令妹

稱對方兒子:令郎

稱對方女兒:令愛

稱自己父親:家父;家嚴

稱自己母親:家母;家慈

稱自己兄弟:家兄、家弟、舍弟

稱自己兒子:小兒;犬兒

稱自己女兒:小女

稱自己丈夫:外子

稱自己妻子:內人、內子、拙荊

稱對方來信:惠書;大杞

稱自己的家:寒舍

雅稱

胖:富態;豐滿;豐腴;發福

瘦:苗條;纖細;清秀

高:高挑;頎長;高大

矮:小巧;短小精悍

生病:欠安;貴恙

死:仙逝;去世;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