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艾灸治療1(3 / 3)

自我按摩治療呃逆有操作簡單、即刻見效的優點,方法是用雙拇指分別點按雙側睛明穴和足三裏穴各200次,強刺激,持續3~5分鍾。

第八節 胃下垂

(一)概述

胃下垂是一種慢性疾病,常見於體形瘦長的人群,另外,生育過多的婦女也容易患此病。病情輕的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如果不注意,病情加重後則會逐漸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

患者會自己覺得胃在往下墜,吃完飯後會有飽脹感、惡心、想吐。胃部向內凹陷而下腹部向外突出,並可能有慢性腹痛或便秘、腹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血壓低等症狀,勞累後或身體虛弱的時候更加明顯。

(二)治療

取穴如下。

(1)足三裏: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2)百會: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3)天樞: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4)脾俞: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三)注意事項

(1)在飲食上盡量避免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應該少食多餐,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

(2)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生氣、鬱悶等不好的情緒對於本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小知識

治療期間可以配合適當的功能鍛煉。

(1)腹式呼吸法:平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後做腹式深呼吸10~20次,使腹壁隨呼吸起伏,而目的就是為了增強膈肌升降的功能,使腹部肌肉收縮能力加強。

(2)仰臥起坐法:平躺在床上,雙腿伸平,全身肌肉都放鬆,雙手放在兩腿的外側不使勁,以自然姿勢坐起到90°的位置,然後再往下臥,如此反複3~5次。

(3)上肢運動法:向上伸直上肢,然後向前後左右各個方向活動5~10次,躺著、坐著或站著都可以鍛煉該法。

第九節 泄瀉

(一)概述

泄瀉也就是俗話說的拉肚子,現代醫學主要出現於急慢性腸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本山大叔為“瀉立停”做的廣告至今仍廣為大眾流傳,捂著肚子衝向廁所的苦不堪言的狀況,隻有患者自己才最清楚。

泄瀉也稱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或呈水瀉,不帶膿血,一日數次甚至數十次。中醫認為主要是由於濕盛及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引發。本病一般無裏急後重,無臍周不適,無冷熱感。

(二)治療

取穴如下。

(1)神闕:隔鹽艾炷灸 8~10壯。

(2)上巨虛: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3)天樞: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4)大腸俞: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三)注意事項

(1)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不幹淨或生冷食物,不暴飲暴食。

(2)急性泄瀉應該禁食6~12小時,多飲淡鹽水,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腹瀉嚴重導致脫水的患者應該立刻送往醫院治療。

(4)如出現裏急後重,便中帶膿血等症狀不能盲目當作泄瀉治療。

(四)小知識

泄瀉特效穴:足外踝最高點直下,赤白肉際的地方。治療泄瀉期間配合自己按摩該穴常常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泄瀉期間用山藥熬成粥食用是非常有助於疾病痊愈的,具體方法:取山藥200克左右,切成細粒,加入300毫升左右的水,大火把水燒開後再繼續小火熬30分鍾左右。飲用時應該少食多餐,既能保證營養,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水分補充。

第十節 脫肛

(一)概述

脫肛是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並脫出肛門外的一種慢性疾病。脫垂的原因多由於肛提肌和盆底肌薄弱或肛門括約肌鬆弛。各種年齡的人均可發病,多見於體質虛弱的小兒和老年人,身高瘦弱者也易發生。中醫學認為多因氣血不足、氣虛下陷、溫熱下注大腸等所致。根據臨床表現不同,有虛、實之分。一般由於大便幹燥,排便時用力太過,將肛門努出者屬實證;因體質虛弱或久瀉不止,造成中氣下陷屬於虛證。

(二)治療

取穴如下。

(1)百會:使用艾炷灸,隔薑灸15分鍾。

(2)神闕:使用艾炷灸,隔鹽灸15分鍾。

(3)大腸俞: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4)氣海: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5)關元: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6)足三裏: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三)注意事項

(1)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

(2)多吃粗纖維食品。

(3)每天定時大便,每次大便時間不宜過長,以5分鍾左右為宜。

(四)小知識

如果脫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愈。不要久站久坐,適當增加運動,特別是提肛運動。

提肛練習:具體做法可像忍大便一樣,收縮肛門,保持30秒然後放鬆,反複進行。站、坐、行均可進行提肛練習,每次做提肛運動50次左右,持續5~10分鍾即可。

第十一節 厭食

(一)概述

“媽媽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看見寶寶大口大口的吃飯。”一句廣告詞道出了天下母親的心聲。厭食主要見於學齡前兒童,成年人也有可能出現。厭食屬於中醫納呆、惡食範疇,是指較長時期不想吃飯甚至拒絕進食的一種病症,主要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常受天氣和情緒的影響,對於兒童的成長發育很不利。

(二)治療

取穴如下。

(1)足三裏: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2)公孫: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3)天樞:使用艾條灸,溫和灸15分鍾。

(三)注意事項

治療的同時家長應盡量配合調整患兒的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飯前吃零食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小知識

每天輕揉四縫穴對治療厭食有時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縫穴的定位:在第2~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側4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