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針對本病的治療效果較好,對偏頭痛、神經性頭痛效果明顯。患者平常應注意溫度變化,注意保持情誌舒暢,要勞逸結合。有高血壓的患者要避免強刺激。患者平日要注意飲食,飲食以清淡為主,不要吃肥膩的食物。此外,患者若有吸煙嗜好應該戒煙,以免誘發頭痛。
三、偏頭痛
(一)概述
偏頭痛,又稱偏頭風,是由於腦血管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種劇烈性頭痛,現代醫學稱為血管神經性頭痛。其疼痛部位多在一側,多呈現周期發作。本病多見於女性,常在青春期發病,其中部分患者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係。男性也有發生,並且以中老年人為多見。
(二)症狀
疼痛部位多在一側或兩側,時痛時止,一旦發作可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以後逐漸減輕而緩解。經常在入睡後完全緩解。疼痛前常有先兆症狀出現,如患者先有易睡覺、疲倦乏力、憂鬱或眼前出現閃光、暗點,有時還可出現麵唇和肢體麻木、失語等先兆症狀後20~30分鍾即出現偏頭痛,劇烈難忍。患者病情多可自行緩解,但反複發作。本病常為慢性,患者可能已經患此病的時間達到數年或數十年之久,並且病情難愈。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脊柱兩側、一側的顳區、耳區、枕部、頰區等,重點刺激感覺異常的部位(圖2-118,圖2-119,圖2-120)。
(2)操作:采用中度或重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刺激感覺異常的部位20~30下,然後對枕部、顳部、耳區、頰區等做局部刺激,發作時每30~60分鍾內叩打1次,緩解後改為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雙側的肝俞穴、患側的太陽穴(圖2-121,圖2-122)。
(2)操作:采用重度刺激強度,先用梅花針在雙側的肝俞穴、患側的太陽穴叩刺至微微出血點,然後再在雙側的肝俞穴拔火罐5~10分鍾。每日或隔日進行1次。
3.方法三
(1)部位:太陽穴、風池穴、風門穴(圖2-123)。
(2)操作:采用重度刺激,用梅花針叩刺患側或雙側的太陽穴、風池穴、風門穴各叩刺20下左右至微微出血點。每日叩打1次。
梅花針對本病的治療效果較好。患者平常應注意溫度變化,注意保持情誌舒暢,要勞逸結合。有高血壓的患者要避免強刺激。患者平日要注意飲食,飲食以清淡為主,不要吃肥膩的食物。此外,患者若有吸煙嗜好應該戒煙,以免誘發頭痛。
四、三叉神經痛
(一)概述
三叉神經痛,是指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發生的反複發作的、短暫的、陣發的劇烈疼痛,不伴有三叉神經功能破壞表現,即無感覺缺失等神經功能障礙,病理檢查也無異常。臨床上以半側麵部疼痛最為常見,疼痛始於一側麵部的某區,並放射至同側三叉神經支配區;少數患者先一側發作後,可在另一側發作;在疼痛間歇期,如正常人,全無不適。本病常因洗臉、吃飯、刷牙等而發作。發作時間數秒或數分鍾不等,一天可以發作數次。
(二)症狀
三叉神經痛,僅限於三叉神經感覺支配區內,疼痛部位以上頜支分布區最多,下頜支次之,不擴散至頭後部。一般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發作期起病急驟,疼痛劇烈,為陣發性,疼痛如刀割、火灼、電擊樣陣痛,其來去突然,持續時間僅幾秒至幾分鍾。頻率自1日數次至1分鍾多次。多深夜發作,可將患者在熟睡中痛醒。疼痛科因觸及麵部某一點,如談笑、刷牙、洗臉時而誘發,該處稱為扳機點。疼痛多在上下唇、鼻翼、眼眶等處開始向外放射。在發作數周或數月後常可自行緩解數月至數年,即為緩解期,間歇期患者正常,無任何疼痛。病程越長,發作越劇烈,緩解期也越短。長期疼痛反複發作,常伴有同側麵部肌肉反複性抽搐,口角偏向一側,表情極為痛苦,並可伴有麵部潮紅、眼結膜充血、流淚等。重症患者常因疼痛難忍而以手掌用力按揉麵部,企圖減輕疼痛,往往造成患側麵部粗糙。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脊柱兩側、前額區、頰區,重點刺激第1至第4頸椎及其兩側與感覺異常部位(圖2-124,圖2-125)。
(2)操作:采用中度或重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2遍,再重點刺激第1至第4頸椎及其兩側5遍,感覺異常部位20~30下,然後對前額區、頰區等做局部刺激,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均取患側的太陽穴、合穀穴、頰車穴(圖2-126,圖2-127)。
(2)操作:采用重度刺激,用梅花針在患側的太陽穴、合穀穴、頰車穴上各叩刺20~30下。每日叩打1次。
3.方法三
(1)部位:局部酸脹點或麻木點、最痛點、太陽穴、合穀穴。
(2)操作:采用重度刺激,重點叩刺局部酸脹點或麻木點,並在最痛點、太陽穴等處進行重度刺激叩刺,在合穀以輕中度刺激進行叩刺。每日叩打1次,5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療法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方法,具有方便簡便、奏效快速、副作用小等優點。三叉神經痛是一種頑固性難治疾病,雖然梅花針被列為本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尤其以近期療效為顯著,但複發率較高。患者要注意加強營養,但不可以吃太多的肥膩食物。防治本病,病人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是關鍵,起居要有規律,臥室和休息處不要直接迎風。病人要保持情緒穩定,不可激動,更不可抑鬱心情。
五、神經衰弱
(一)概述
神經衰弱,是指腦功能活動長期過度緊張,從而產生的精神活動能力減弱,是大腦皮質興奮與抑製平衡失調引起的一種功能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精神易興奮、腦力減退和體力疲乏,伴有各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這些症狀不是繼發於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本病多見於16~40歲的青壯年,且以腦力勞動者占大多數。
(二)症狀
神經衰弱的臨床表現繁多,幾乎涉及所有的器官係統。一般常見的有頭痛、頭暈、耳鳴、眼花、疲勞氣短、消化不良、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焦慮不安或月經不調以及一些不明的症狀。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內關穴、三陰交穴、太衝穴(圖2-128,圖2-129,圖2-130)。
(2)操作: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後,采用重度刺激叩刺內關穴、三陰交穴、太衝穴,使之出血,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脊柱兩側、前額區、頭頂部、枕部、顳區,重點刺激頸椎、第5至第8胸椎、腰骶尾椎及其兩側。見消化道症狀可加叩刺上腹部,結合患者主訴症狀的某些部位做局部刺激(圖2-131,圖2-132,圖2-133,圖2-134)。
(2)操作:采用輕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2遍,再重點刺激頸椎、第5至第8胸椎、腰骶尾椎及其兩側各5遍,然後對前額區、頭頂部、枕部、顳區,或加上腹部、患者主訴症狀的某些部位做局部刺激。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脊柱兩側,重點叩打後頸部、腰部、骶部、大椎穴、中脘穴、神門穴、足三裏穴(圖2-135,圖2-136,圖2-137,圖2-138,圖2-139,圖2-140)。
(2)操作:采用輕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2遍,再重點刺激頸部、腰部、骶部各5遍,然後對大椎穴、中脘穴、神門穴、足三裏穴各叩刺20~30下,患者主訴症狀的某些部位做局部刺激。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治療本病效果較好。如果患者失眠嚴重,在條件許可下,爭取在晚上睡覺前1~2小時內給予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六、失眠
(一)概述
失眠,是指經常不能得到正常睡眠的一種病症。輕者,入睡遲緩,或時睡時醒,或睡而易醒,醒後難再入睡;重者,每晚隻能睡眠2~3小時,甚至徹夜不睡。本病是臨床常見病。
(二)症狀
輕者,難以入睡,雖眠似醒,或睡而不酣,時睡時醒,時多噩夢,或睡而易醒,醒後難再入睡;重者,輾轉反複,每晚隻能睡眠2~3小時,甚至徹夜不睡,久則可伴頭暈頭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神門穴、安眠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中脘穴、內關穴(圖2-141,圖2-142,圖2-143,圖2-144,圖2-145)。
(2)操作:采用輕度或中度刺激。用梅花針叩刺神門穴、安眠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中脘穴、內關穴各20~30下。每2或3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第1至第7胸椎兩側(圖2-146)。
(2)操作:沿第1至第7胸椎兩側自上而下往返進行輕度叩刺,至皮膚潮紅為度。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頭部前額區、頭頂部、枕部、顳區、第5至第12胸椎兩側、項部、腰骶部、小腿內側(圖2-147,圖2-148,圖2-149,圖2-150)。
(2)操作:采用輕度刺激叩刺頭部前額區、頭頂部、枕部、顳區、第5至第12胸椎兩側、項部、腰骶部、小腿內側,頭部呈網狀叩打若幹行,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治療本病效果較好。若條件許可,可在晚上睡覺前1~2小時內給予治療,效果更佳。失眠患者應盡量少飲濃茶、咖啡、酒等興奮刺激的物品,特別是睡前不可以飲用這類飲料,以免加重失眠。避免長期持續緊張和過度疲勞的工作,保持勞逸適度。適當參加體育訓練。養成起居作息定時的良好習慣,切忌睡覺太晚,引起興奮而不易入睡。失眠屬心神疾患,應該注意避免精神刺激,消除緊張與疑慮,以防本證的發生或加重。保持臥室安靜,避免嘈雜、噪聲、強光燈等不利於睡眠的環境因素。
七、健忘
(一)概述
健忘,是記憶力減退,遇事善忘的一種病症。健忘多為老年性癡呆症的早發症狀。
(二)症狀
記憶減退,遇事善忘,多伴有失眠多夢、頭暈、心悸或耳聾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等多種病症。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四神聰穴、神門穴、百會穴(圖2-151)。
(2)操作:采用輕度刺激,用梅花針叩刺四神聰穴、神門穴、百會穴20~30下,每2~3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脊柱兩側、頭頂部、前正中線、神門穴(圖2-152,圖2-153,圖2-154)。
(2)操作:采用輕度刺激,用梅花針叩刺脊柱兩側、頭頂部、前正中線、神門穴20~30下,隔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治療本病效果較好。本病貴在堅持治療,若配合藥物、按摩等方法綜合治療,可提高療效。
八、關節炎
(一)概述
關節炎,又稱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以關節的酸、麻、重、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病症,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
(二)症狀
關節的酸、麻、重、痛為主要臨床特征,或有關節屈伸不利、活動受阻,或關節的紅腫灼熱,或關節變形。其疼痛可遊走不定,或固定不移,或沉重脹麻。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脊柱兩側,疼痛的關節局部及其周圍,重點刺激第1至第5胸椎及腰、骶、尾椎的兩側以及感覺異常的部位(圖2-155,圖2-156)。
(2)操作:采用中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刺激第1至第5胸椎和腰、骶、尾椎及其兩側5遍,和感覺異常的部位,然後對病變關節的局部及其周圍做局部刺激。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病變關節局部及其周圍感覺異常的部位,壓痛點,第1至第12胸椎及其兩側。上肢關節痛配第4頸椎至第1胸椎及其兩側,下肢關節痛配腰、骶、尾椎的兩側。
(2)操作:采用中度刺激強度,用梅花針叩刺病變關節局部及其周圍感覺異常的部位,壓痛點,第1至第12胸椎及其兩側。上肢關節痛配第4頸椎至第1胸椎及其兩側,下肢關節痛配腰、骶、尾椎的兩側。各反複叩打10~15下,每叩打一部位後,休息一下,再叩打下一部位。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在梅花針治療後可配合背部走罐治療,使梅花針眼廣泛滲血。去掉火罐用棉球擦淨血跡即可。
九、肋間神經痛
(一)概述
肋間神經痛是指胸神經後根或肋間神經受到損傷所引起的1根或幾根肋間神經支配區的疼痛。原發性的肋間神經痛很少見,以繼發性肋間神經痛常見。臨床主要表現為1個或幾個肋間呈持續性刺痛或燒灼樣疼痛。常因深呼吸、咳嗽、噴嚏而誘發或加重。本病的發病年齡和性別與原發病關係密切,但多見於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