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內科疾病2(1 / 3)

第2章內科疾病2

第三節 新陳代謝疾病

一、痛風

(一)概述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屬於中醫學的“痹證”範疇。多以進食啤酒、海鮮、蘑菇、動物內髒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或受寒、勞累、感染、創傷等為誘因而發病。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風寒濕熱之邪夾雜而至合而為痹。

(二)症狀

起病急驟,往往於午夜或淩晨突發趾、第一蹠趾等關節劇痛,每因疼痛而驚醒,隨後發展為多關節炎,關節明顯紅、腫、熱、痛和活動受限,可伴有發熱。初次發作常呈自限性,一般經過1~2日或多至幾周後自然恢複,受累關節皮膚可以出現瘙癢和脫屑。多數病人在1年內複發。臨床上以中年以上的男性居多。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脊柱兩側、下腹部、病變的四肢部、關節部,重點刺激腰骶部及其兩側(圖2-86,圖2-87)。

(2)操作:采用重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刺激腰骶部及其兩側各5遍與病變四肢部、關節部各叩刺5~7遍,然後對下腹部做局部刺激,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病變局部。

(2)操作:采用重度刺激,以梅花針在病變局部反複叩刺,以痛減為度。每日叩打1次。

3.方法三

(1)部位:脊柱兩側、四肢及病變的局部足背區、踝關節區,重點刺激腰骶部及其兩側。

(2)操作:采用重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刺激腰骶部及其兩側各5遍,然後對四肢部、關節部病變的局部足背區、踝關節做局部刺激,各叩刺5~7遍,每日叩打1次,10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能有效緩解痛風的急性發作,並可減少複發的頻率,減輕複發的症狀。痛風急性發作期,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加重病情;可以多飲水,以利於尿酸排泄。痛風發作常以進食高嘌呤飲食及受寒、勞累等為誘發因素,因此,痛風患者應注意預防發作,避免進食動物內髒、海鮮、蘑菇等食物,節製飲酒,尤其是啤酒。忌過勞、受寒。

二、肥胖症

(一)概述

肥胖症是指人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標準20%以上時,即稱為肥胖症,是臨床常見的一種代謝性和營養性疾病。成人標準體重(千克)=(身高-100)×0.9,兒童標準體重(千克)=年齡×2+8。

目前患肥胖症的人數日漸增多,肥胖症不僅能引起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而且常常伴有疲倦乏力、胸悶氣短、腹脹、四肢沉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二)症狀

根據肥胖的程度,一般分為輕、中、重度肥胖3型。即超過標準體重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50%為重度肥胖。在標準體重10%以內為正常,10%~20%為偏重。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脊柱兩側、上腹部、下腹部、臍周圍區,重點刺激第3胸椎至第5腰椎及其兩側與異常發現部位(圖2-88,圖2-89)。

(2)操作:采用輕或中等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2遍,再重點刺激第3胸椎至第5腰椎及其兩側各5遍與異常發現部位,然後對上腹部、下腹部、臍周圍區以及患者主訴症狀的某些部位做局部刺激。每日叩打1次,1個月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腹部正中線(圖2-90)。

(2)操作:采用輕度或重度刺激,用梅花針沿腹部正中線來回叩刺5~6次,此後並在下腹部的叩刺線上拔火罐10~15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脊柱兩側(圖2-91)。

(2)操作:沿脊柱兩側施以中度叩刺,每次每側上下各叩刺5~7遍,隔日進行1次。

梅花針治療肥胖症療效可靠,無不良反應。治療2~3個療程後,一般能減輕體重,腹圍、臀圍也會相應縮小。患者應努力配合醫生,樹立信心。患者要適當增加活動,如體操、健美操、快步走、長跑、遊泳、球類運動等。患者要節製飲食,控製每日食物總熱量的攝入。多吃具有減肥作用或低熱量食品,如山楂、冬瓜、海帶、赤小豆、核桃、木耳、蘿卜、烏龍茶、大茴香、奶或奶製品、魚、蛋、蔬菜、水果等。應限製含澱粉多的食物,如土豆、粉條、麵粉等。不吃或少吃糖果、點心、甜食、冷飲、肥肉、幹果及油炸食物。

第四節 循環係統疾病

一、高血壓病

(一)概述

高血壓病是指以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施加的壓力,如果血壓經常高於正常值(成年人的高壓140毫米汞柱,低壓90毫米汞柱)以上則稱為高血壓病。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誘發腦中風的主要因素,給病人造成極大痛苦。此病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肥胖、遺傳、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下或飲食生活不規律都可導致此病的發生。屬於中醫“頭痛”“眩暈”的範疇。

(二)症狀

除了血壓升高外,早期常見頭暈、頭痛、頭脹、失眠、耳鳴、心悸、乏力等一係列症狀,後期可累及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頭部、背部經絡循行路線。

(2)操作:首先選擇頭部督脈以及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循行路線,消毒後,用梅花針采取中等左右刺激強度沿經絡路線叩刺,順序為從上往下,叩至皮膚微紅或者病人舒適為度。其次在脊柱兩側觸摸按壓尋找結節、條索或壓痛點,以第5到第9胸椎兩側為重點部位尋找,再用梅花針采取中等刺激強度逐個叩刺,每處叩30~50下。每日叩刺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太衝穴、三陰交穴、曲池穴、合穀穴、足三裏穴(圖2-92,圖2-93,圖2-94,圖2-95)。

(2)操作:選擇上肢部曲池穴、合穀穴,下肢部太衝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采取中等刺激逐個穴位叩刺,每個穴位叩刺30~50下,以穴位皮膚微微發紅為度,若有頭痛不適症狀可在不適部位局部進行叩刺,每日叩刺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風池穴、百會穴(圖2-96)。

(2)操作:選擇風池穴,頭頂部百會穴,用梅花針采取輕度至中等刺激逐個穴位叩刺,每個穴位叩刺30~50下,叩刺局部不適部位,每日叩刺1次,10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治療高血壓病一般可以減輕不適症狀,對初期患者可以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高血壓病可引起高血壓心髒病、腎病、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對身體危害大,應當引起患者重視,患者要積極降壓,平時注意低鹽飲食,戒煙酒,少吃高脂食物。適當鍛煉,肥胖者需積極減肥。保持良好心態,減輕思想壓力,調暢情誌,勞逸結合。

二、低血壓

(一)概述

一般認為低血壓指血壓常低於正常值(成年人高壓90毫米汞柱,低壓60毫米汞柱;老年人高壓100毫米汞柱,低壓70毫米汞柱)的一種疾病。屬於中醫的“虛勞”“眩暈”“暈厥”等範疇。此病在體質纖弱的老年人、中青年婦女和腦力勞動者中多發生。臨床中多種疾病也可以引起低血壓症狀,對於由原發疾病引起的“症狀性”低血壓,患者應到醫院做全麵的檢查及治療,當原發病治愈後,低血壓的症狀就可改善或消失。

(二)症狀

多數長期慢性低血壓患者血壓低於正常值,可無自覺症狀,或出現頭暈眼花、麵色萎黃、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疲勞乏力、肢體無力,少數血壓急劇下降者可出現以腦供血不足為主的臨床症狀,如頭暈、眼黑、肢軟,甚至可以出現暈厥或休克。嚴重者可發生昏厥。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心俞穴、肺俞穴、膈俞穴、脾俞穴、胃俞穴(圖2-97)。

(2)操作:選擇背部心俞穴、肺俞穴、膈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用梅花針采取中等左右刺激叩刺,叩至穴位皮膚微紅即可,每日1次,15日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肝俞穴、腎俞穴、心俞穴、脾俞穴、足三裏穴(圖2-97,圖2-98)。

(2)操作:選擇背部肝俞穴、腎俞穴、心俞穴、脾俞穴,下肢足三裏穴,消毒後,用梅花針采取中等左右刺激,逐個穴位進行叩刺,叩刺至皮膚微紅為止。每日1次,15日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脊柱兩側,百會穴(圖2-99,圖2-100)。

(2)操作:選擇背部脊柱兩側,百會穴,消毒後,用梅花針進行叩刺,叩至皮膚微微發紅為止,每日叩刺1次,15日為1個療程。

患者平時需要合理搭配膳食,加強營養,多食雞、蛋、魚、乳酪、牛奶等易消化蛋白食物,保證攝入全麵充足的營養物質,多飲水多喝湯,增加鹽份攝入,另外蓮子、龍眼、大棗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的功能,平時可多食用。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另外還需注意日常生活預防,早上起床時,應動作緩慢,防止站立時血壓突然下降,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若突然血壓過低,會危及生命,應當做急救處理。老年低血壓患者,平時動作不可過猛。

第五節 神經、運動係統疾病

一、眩暈

(一)概述

眩暈指頭暈眼花、視物模糊、旋轉不定,輕者閉目片刻即止,重者如坐舟車之上,不能站立或不能起臥,兼見惡心嘔吐,汗出易昏倒等症。

(二)症狀

眩指眼花,暈指頭暈。患者頭暈眼花,視物模糊,旋轉不定,輕者閉目片刻即止,重者如坐舟車之上,不能站立或不能起臥,兼見惡心嘔吐,汗出震顫,易昏倒。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脊柱兩側、上腹部、枕部、頭頂部(圖2-101,圖2-102)。

(2)操作:采用中度或重度刺激。上腹部、枕部、頭頂部做局部刺激,各叩刺5~7遍,肥胖者叩打腹部時,讓患者站立,做深吸氣,小腹內收,重刺腹部。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脊柱兩側、頸前區、腰骶部、枕部、頭頂部、肋間區,重點叩刺第5至第8胸椎、第1至第7頸椎兩側(圖2-103,圖2-104,圖2-105)。

(2)操作:采用中度或重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叩刺第5至第8胸椎、第1至第7頸椎兩側各5遍,然後對腰骶部、頸前區、枕部、頭頂部、上腹部、肋間區做局部刺激,各叩刺5~7遍,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脊柱兩側、前肋間區、上腹部、頭頂部、腰骶部,重點叩刺第5至第10胸椎兩側(圖2-106,圖2-107,圖2-108,圖2-109)。

(2)操作:采用中度或重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叩刺第5至第10胸椎兩側各5遍,然後對前肋間區、上腹部、頭頂部、腰骶部做局部刺激,各叩刺5~7遍,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治療眩暈效果較好,但應配合西醫診斷查明病因,有利於治療。頭暈發作時刻令患者閉目安臥,以雙手示指、中指輕柔雙眼球。伴有嘔吐時,應側臥床上,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患者應以清淡食物為主,禁食肥膩及動物內髒。

二、頭痛

(一)概述

頭痛,是人自我感覺到的以頭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症,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它可以發生於全頭,或一側,或雙側,或後頭,或前額,或巔頂,可連及頸項。

(二)症狀

頭部疼痛,因疼痛部位不同,又可分為前額痛、後頭痛、巔頂痛和全頭痛。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脊柱兩側,重點刺激第1至第4頸椎及其兩側。前額痛配前額區,後頭痛配枕區,巔頂痛配頭頂區,全頭痛配顳區和以上區域(圖2-110,圖2-111,圖2-112)。

(2)操作:采用輕度或中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叩刺第1至第4頸椎兩側各5遍,然後對配合部位做局部刺激,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脊柱兩側、前額區、頭頂部,重點刺激頸椎兩側及患部(圖2-113,圖2-114)。

(2)操作:采用輕度或中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1~2遍,再重點刺激頸椎兩側及患部各5遍。然後對前額區、頭頂部做局部刺激,各叩刺5~7遍,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脊柱兩側、枕部、顳部、疼痛部位(圖2-115,圖2-116,圖2-117)。

(2)操作:采用輕度或中度刺激。先叩刺脊柱兩側3遍,再對枕部、顳部、疼痛部位做局部刺激,各叩刺20~30下,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