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以大椎、肺俞、膏肓俞為主穴(圖8-7)。
(2)操作:取好穴位後,1%碘酊常規消毒,再用75%乙醇(酒精)脫碘,用梅花針叩刺穴位至點狀出血,每10日治療1次,3次為1個療程,每年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印堂、合穀、迎香、太淵、肺俞(圖8-8,圖8-9)。
(2)操作:穴位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進行叩刺,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加強勞動保護及個人防護,避免或減少塵埃、花粉等刺激。避免過食生冷、油膩、魚蝦等腥葷之物。注意觀察,尋找誘因,發現易發因素,應盡量去除或避免。
五、牙痛
(一)概述
牙痛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見症狀,各種年齡的人均可發病,是臨床常見多發病。一般多由齲齒、牙髓炎、牙根周炎所引起。痛甚影響飲食、工作、休息。
(二)症狀
症見牙齦紅腫,牙床堅硬腫脹,惡寒身熱,疼痛難忍,坐臥不安,遇冷、熱刺激疼痛加劇;並可放散到頭頸、麵部等處。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頰部、合穀(均取健側)(圖8-10)。
(2)操作:穴區常規消毒後,取梅花針在上述部位和穴位各叩刺20~30下,以至皮膚潮紅或見輕微出血為止。每日叩打1次。
2.方法二
(1)部位:後頸部、風池、太陽、合穀、下關(圖8-11,圖8-12)。
(2)操作:常規消毒後,取梅花針重點叩打頸椎4~5 兩側。然後在其餘各穴位叩刺20~30下。每日叩打1次。
對牙痛治療,症狀重牙痛甚者,治療時間隔可以在30分鍾,一般能使症狀緩解、疼痛停止。平時要注意口腔衛生,做到飯後漱口刷牙,少吃甜、酸、辣食物,有利於預防牙痛發生。
六、口腔潰瘍
(一)概述
口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見的潰瘍性損害,臨床上以口腔黏膜上出現黃白色如豆樣大小的潰瘍點為主症,容易自愈,但易複發,具有周期性複發的規律。臨床上以女性為多,好發於青壯年。
(二)症狀
患者多為青壯年。有口瘡病史。口腔黏膜上有紅(乳膜鮮紅)、黃(假膜色黃)、凹(潰瘍麵凹)、痛(灼痛明顯)等特征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一枚或數枚,具有複發性的發病特性,全身症狀不明顯。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少商、頰車、合穀(圖8-13)。
(2)操作:上述穴位常規消毒,少商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其他穴位用梅花針叩刺,平均每穴叩刺4~6下。每日1次。
2.方法二
(1)部位:兩側頰區、口區、脊柱兩側(圖8-14,圖8-15)。
(2)操作:叩刺部位皮膚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在脊柱兩側中度刺激3遍,在頸椎兩側中度刺激2遍,局部兩側頰區、口區做輕刺激,每日1次。
注意口腔衛生,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少吃辛辣、海貨等易發之品,少喝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戒酒戒煙。必要時可以配合外用藥。
參考文獻
[1] 鍾梅泉.中國梅花針.第2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2] 程爵棠.梅花針療法治百病.第2版.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
[3] 吳涓.梅花針療法.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4] 王華.梅花針治療常見疾病.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
[5] 李誌剛.梅花針.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6]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中國特種針法.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7] 梁繁榮.中國民間奇特針法.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8] 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針灸科梅花針室.梅花針療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3.
[9] 石學敏.針灸學.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