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康複治療 7(2)
664.應如何指導家長對腦癱患兒采取舒適的睡眠姿勢?
(1)痙攣型腦癱寶寶睡眠一般不采用仰臥姿勢。由於仰臥位姿勢會導致患兒運動不對稱,加重肌肉痙攣,所以痙攣型腦癱患兒以側臥位姿勢較好,這種姿勢不僅令痙攣肌肉的肌張力得到改善,也有利於動作的對稱。
(2)不隨意運動型的患兒睡眠時緊張消失,在床上活動多,通常蓋被子困難,所以可以穿長袖睡衣或在毛毯上係帶子固定在床上。在患兒胸前或胸後放置枕頭,毛毯上係上帶子。
665.如何扶抱腦癱患兒?
抱患兒時,要抑製其異常姿勢,使患兒頭、軀幹盡量處於或接近正常的位置,雙側手臂不受壓,避免其麵部靠近家長胸前,防止患兒喪失觀察周圍環境的機會。
(1)痙攣型患兒應采取屈曲抱姿,對雙下肢內收肌張力高的患兒應注意保持下肢的外展,也就是說雙腿分開騎跨在護理者的髖部,讓患兒把頭枕在抱著肩上。將患兒抱起或放回床上的方法是否恰當對是否強化或抑製異常姿勢反射影響很大。抱起伸肌張力增高的患兒時先將他的頭和軀幹側轉,麵部朝向家長,然後將他抱起,以防在被抱起過程中軀幹伸肌張力進一步增高,將患兒放回床上時也應采取先將小兒轉換成側方懸空位,然後再放下。
(2)不隨意運動型患兒由於出現不隨意運動,所以抱患兒時應將患兒的雙手合在一起,雙側腿靠攏,關節屈曲,盡量靠近胸脯,使患兒維持這一姿勢後把他抱在胸前或身體的一側。
(3)肌張力低下型。同樣要使患兒頭,軀幹豎直,抱著用雙手托住患兒的臀部,使其背部依靠在護理者胸前,以防日後發生脊柱後突或側彎畸形,也有利於訓練患兒的正確軀幹立直姿勢。
666.怎樣指導腦癱患兒進食?
飲食訓練應根據患兒具體情況而定,以便達到應有目標。腦癱患兒進食時常遇到不少困難,例如:咀嚼、吞咽困難或因頭、身體等處姿勢異常,上肢和手的控製障礙,眼、手、口之間協調困難等,影響進餐活動。飲食訓練時,首先要處理好一些功能障礙和順序訓練。
(1)口麵功能障礙的處理:治療師將食物喂到患兒口內時,立即用手指托起小兒下頜,促使他閉嘴。治療師可用手指在患兒口周圍皮膚上進行按摩,叩擊刺激,每日數次,每次10min,以增強患兒的口腔閉合能力。當食物喂入小兒口中時,若患兒不能及時吞咽,治療師可輕輕按摩其頜下舌根部,以促進小兒吞咽動作。
(2)咬合反射的處理:當治療師將匙中食物喂入小兒口中時,若他立即出現咬合反射,治療師應等待他自動鬆口時,迅速將匙抽出,切勿在患兒牙齒緊咬情況下將匙硬行抽出,以防損傷牙齒。
(3)依靠喂食:喂食時要使患兒保持坐位或半坐位。治療師將食物從患兒正麵喂入其口中,保持其頭處於中線位。患兒頭後仰時喂食物可致異物吸入。治療師要盡早使患兒脫離他人喂食的境地,讓他學習進食動作。
(4)輔助喂食:進食訓練必須進行實際操作練習。治療師坐在患兒身旁,手把手教他進食,先握住患兒手腕,幫他將食物送入口中,逐漸減少輔助。對偏癱患者,可教他自己用健手協助患手進餐。治療師可將進食動作分為幾個分動作,逐項訓練。當他熟練掌握每個分動作時,再將它們串聯成整體進行訓練。有時可借助自助裝置進餐。現以訓練握匙進餐為例,分為握住匙勺,舀取食物,將食物送入口中,將空匙從口中取出等步驟。要讓患兒掌握進餐時手臂的協調動作,如抬肩並輕度屈曲、外展;屈肘;前臂旋前;腕部稍伸屈和向橈側或尺側偏斜。教患兒另一手要把握盛器如固定碗和盤子。當小兒學會用匙進餐時,可教他使用筷子。先讓患兒練習用筷子夾起小布條,紙團等重量輕的物品。
667.如何對吞咽困難的腦癱患兒護理?
(1)對於腦癱患兒應給予一些稍硬的食物放入口內,如餅幹,促進舌的攪拌功能,也可以刺激患兒的上、下頜做張口、閉口咀嚼對齒的動作,還可以在喂飯前在麵部兩側咬肌處進行熱敷及輕輕的手法按摩,可使咀嚼肌鬆弛便於進食。
(2)要訓練腦癱患兒的吞咽功能,最先要從吸吮開始訓練,先由訓練者吸吮患兒食物,然後患者自吸其食物,以體會吸吮感覺,反複訓練增加到中等吸吮力量為止,然後上提喉部,指導患兒做吞咽動作,這樣連貫起來先吸吮後提喉,形成吞咽運動,訓練到不流口水為止,之後用冰塊訓練患兒吞咽,最後就可慢慢規律性進食。
(3)選擇合適的餐具,餐具要有把手,勺要長以便於使用。
668.父母在康複訓練中的角色是什麼?
在腦癱兒童的康複訓練治療中,孩子是主體,醫師是訓練的指導者,而家長,是訓練措施的貫徹者。
家長是最早發現孩子異常的,也是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顧者。治療期間,在醫院,治療師對孩子的治療時間是有限的,孩子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訓練,更依賴於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照顧他們起居的家長。因此,家長應學習正確照顧腦癱兒童的方法,如睡覺的姿勢、平時放置在床上的姿勢、走路的姿勢、玩耍的姿勢、抱的姿勢、坐時手和腿的擺放方法等,並一點一滴地將這些訓練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另外,有些訓練,如放鬆肌肉的訓練,是每日必須做的,需要長期堅持,通常要堅持到孩子16歲左右。因此,家長的配合非常重要,需要家長的耐心。如果過早地認為孩子已經會走了,上學了,可以不訓練了,那麼到了青春期,孩子迅速生長,導致二次損害,肌肉攣縮就會加重,關節就會出現畸形。家長參與孩子的康複訓練,還可以使孩子更有安全感,有信心,有興趣。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更需家長配合;孩子的生活處理要有家長的支持;培養這些特殊孩子的性格、智力、語言能力,家長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69.藥物在腦癱治療中的作用是什麼?
腦癱藥物治療是臨床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腦癱藥物治療可以改善大腦能量和營養代謝。
改善腦功能的藥物根據腦性癱瘓患者腦部血流障礙的特點,采用一係列有助於選擇性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腦缺氧,改善大腦能量和營養代謝,恢複腦功能的藥物,這是完善小兒腦癱藥物治療最有希望的方向,有待積極開發。
選擇性地使用血管活性腦癱藥物治療進行綜合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症狀,減輕頭痛,改善睡眠、情緒、行為、肌張力、動作協調性、記憶和注意力。
雖然腦癱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恢複腦癱功能,但是也需要長期堅持康複訓練才能真正的得到康複。
670.腦代謝促進藥物的種類有幾種?
改善腦功能的藥物根據腦性癱瘓患者腦部血流障礙的特點,采用一係列有助於選擇性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腦缺氧,改善大腦能量和營養代謝,恢複腦功能的藥物,這是完善小兒腦癱藥物治療最有希望的方向,有待積極開發。選擇性地使用血管活性藥物進行綜合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症狀,減輕頭痛,改善睡眠、情緒、行為、肌張力、動作協調性、記憶和注意力。
(1)腦活素是無蛋白質的具有器官特異性的氨基酸和低分子肽組成的注射液,內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單胺類神經遞質、膚類激素和酶的前體物,相對分子質量在10萬以下,易通過血腦屏障。可用於輕型嬰幼兒大腦發育不全,內源性抑鬱和癲的支持治療及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障礙等的治療。利用這種腦癱藥物治療,促進腦新陳代謝,改善腦的血液循環,補充腦發育的營養物質,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對神經細胞的發育及軸突的生成都有良好的作用,特別對腦癱合並有智力低下的患兒更為適用。這類藥物種類很多,市場上商品名稱繁多,有各種腦活素、神經生長因子、腦多肽、腦代謝活化劑。多選用肌內注射製劑,15~20d為1個療程,也可以隔日注射一次,給藥途徑簡單,以不影響訓練、治療為宜。具體用法請結合各藥品說明及適應證。
(2)吡拉西坦具有激活、保護並修複大腦神經細胞的作用,可用來增強記憶,改善精神症狀。雖然能激活大腦神經細胞,但不常用。近年來,報道應用左旋多巴和含左旋多巴複合藥,促多巴胺分泌藥(如金剛烷胺)及膽堿脂藥(如苯海索)治療小兒腦性癱瘓取得一定的療效。並且,測定腦性癱瘓患兒的尿、腦脊液中兒茶酚氨代謝物支持上述治療。藥物可口服,左旋多巴可經腦直流電導入。主要用於治療錐體外係症狀。可使肌張力趨於正常,減輕肌張力障礙,異常反射受抑製、增強控製頭頸軀幹能力,提高手操作能力,改善肌張力,明確改善步態張力。
671.腦癱兒童靜脈輸液的部位選擇應注意什麼?
(1)在靜脈的選擇上頭皮靜脈應作為首選。因頭皮沒有關節活動,頭皮靜脈處皮下脂肪薄,並易固定,也不影響患兒頭部及四肢的活動。
(2)其次手部靜脈、足背靜脈、踝靜脈。在為腦癱兒童靜脈輸液時,應先控製異常姿勢後,再按操作常規進行靜脈輸液。頭皮靜脈穿刺出現頭後仰,雙肩向後縮,采用頭控的方法,墊高枕頭,使頸部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