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整軍(1 / 2)

大爭二年6月,整個揚武將軍府治下終於迎來了一段難得的平靜發展時光。

自月司馬宇發動征討艾能奇的戰爭以來,整個揚武軍都一直處於戰爭中,揚武軍再度續寫了百戰不敗的傳奇。

在征討艾能奇的戰爭中,司馬宇率領著五營揚武軍將士在不過一個月的時間裏就掃平了艾能奇軍,將整個陳食縣納入麾下。

接著又馬不停蹄地率軍返回,於方家鎮外一戰擊潰10萬巴國大軍,並遠追數十裏,最終使得10萬巴國大軍返回國內的不足三分之一,損失十分慘重,短時間內已無法再威脅到揚武軍的邊境安危。

解除了巴國大軍的威脅後,司馬宇率軍繼續南返,一路上不僅掃平了數萬叛軍,還將10多萬北山部落聯軍打得潰不成軍,最終迫降山鷹、巨岩、飛熊三大部落。

損失了10萬青壯精銳的北山諸部落實力銳減,在三大部落的攛掇下開始陸續有人前往向家鎮投向揚武軍,為揚武將軍府治下平添近0萬人口,雖尚有近10萬殘餘頑固分子不願下山,但卻已無法再對揚武軍構成威脅。

而就在司馬宇這邊與北山諸部落聯軍大戰之際,剛剛出任中壩縣令的王猛也一舉鏟除了尾大不掉的薛舉父子,並與紅咀灣之戰中一舉殲滅了梁山軍水師主力,狠狠地敲打了一下這位新近崛起的強勢鄰居。

隨著各地戰事的平息,返回麒麟城的司馬宇立即對整個揚武軍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對一眾參與叛亂的野心家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不過數日時間裏,被抄家滅族者高達數百起,被錦衣衛收押者高達數千人。

這些人大多為在揚武將軍府治下為官者和薄有資產的富豪大商,勾連者甚眾。

除了因罪責較重被問斬的那些人外,還有大量被牽連著至今仍被關押者,大多為商人。

這一番清洗下來,幾乎一下子掏空了揚武將軍府治下三分之一的官場勢力和商業勢力。雖看似削弱了自身的實力,但卻提升了整個揚武軍的凝聚力,使得司馬宇在所有人心中一改之前軟弱可欺的形象,樹立起了一方之主的鐵血威嚴。

就在這場清洗風波持續震蕩之時,位於錦衣衛指揮衙門不遠處剛成立的麒麟閣外閣也很快就躍入了一些有心人的視野中。

隨著宋朝、冷荊兩人的加入,原本隸屬於暗城的一眾江湖人士也跟著迅速在外閣中完成了登記,一些人更是直接選擇成為了外閣的首批成員。

有這兩位大咖和眾多江湖好手的存在,外閣在揚武將軍府治下的江湖上迅速打開名聲,一些遊散不得誌的江湖人士在聽了外閣的構架和好處後紛紛選擇了加入外閣。

同時,揚武將軍府這邊也迅速相應地推出了大量的任務,主要以諜報探查和護衛為主,不俗的傭金迅速誘得一眾人等爭相參與。

在揚武將軍府的出麵帶動下,一些機靈的高層官員和富豪大商也紛紛開始跟風,不僅開始將一些棘手的事情發布出去在外閣發布出去,還主動派出一些人才加入到外閣中。

一時間,在兩方的積極反應下,外閣迅速發展壯大,將軍府也第一次嚐到了組建外閣的好處,大量有用的信息開始自外閣不斷傳到揚武軍中。

如此一來,司馬宇麾下又多了一條信息的來源渠道,且較之錦衣衛的信息來源更加迅速和有針對性。

經過了大清洗這一短暫的陣痛後,整個揚武將軍府治下迅速安定了下來。

在和國淵、向朗等人以及麾下眾將一番商議後,司馬宇決定再度對麾下的各營大軍做出調整。

之前,整個揚武將軍府麾下總計擁有撼山營、近衛營、長風營、果毅軍、虎賁營、忠武營、白杆軍、水師北營、水師南營和守備營10營大軍,再加上000錦衣衛、兩部近衛騎,以及布置在中壩縣的8000李牧軍和000中壩縣守備軍,總計擁有兵馬6萬6千人。

而在接連的戰鬥中,揚武軍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卻也付出了不的代價,各營總計損失超過1萬8千多人。

現在整個揚武軍已僅剩不過4萬8千餘人。

這點兵馬相對於目前擁有160餘萬人口,占據麒麟、聚美、中壩、陳食四縣之地的揚武軍來已然完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