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整軍(2 / 2)

特別是在從趙雲的口中得知了位於蜀地區域蜀國等幾大勢力的情況後,司馬宇的心中更是生出幾分緊迫感來。

所以,在經過幾的休息養好傷後,司馬宇立即召集了揚武將軍府的高層和軍中諸將進行商議。

一番討論之後,最終決定再度擴軍。

此次擴軍,原本的兩部近衛騎被正式擴編驍騎營,擁有5000編製,由原近衛營校尉黃敬出任驍騎校尉,徹裏吉任副校尉,呼廚泉任軍司馬,於成水鎮外設立本部大營,募集善騎射者成軍。

原本的撼山營、近衛營、長風營、果毅軍、虎賁營、忠武營六營,則全都由原本的5000編製擴編為10000人,一下子擴編了一倍。

除因黃敬出任驍騎校尉而空懸的近衛營校尉由越兮接替外,其他五營的校尉仍由王彥章、王彥童、龍威、龍猛、本多忠勝五人出任,周倉、裴元紹、褚雲宣等人副之。

撼山營、近衛營、長風營、果毅軍、虎賁營五營本部設立在麒麟城,忠武營本部則設立在大溪口鎮。

白杆軍校尉秦良玉也正式出任征夷校尉一職,麾下白杆軍由5000千人擴編至15000人,用以征剿和擴展向家鎮外東南之地。

將軍府麾下僅有的兩支水師,水師北營和水師南營則分別都由原來的8000人編製和5000人編製擴展至10000人,兩營的校尉仍由俞大猷和九鬼嘉隆兩人擔任,分駐俞家鎮和下壩鎮兩大水師基地。

作為後世人的司馬宇深知水軍的重要性,所以雖然江上暫無威脅,仍然配給大量物資不遺餘力地發展水師以備後患。

取消原本的守備營編製,將中壩縣守備營和麒麟縣守備營合二為一,設立射聲營,10000人編製,由施但任校尉,雄闊海任副校尉,本部設立在陳食鎮。

施但,這位原本在揚武軍中並不引人注目的守備營校尉一下子成為了手握重兵,鎮守一方的幹將。

在取消了守備營編製後,為維持各地治安,司馬宇決定在各地鎮、縣增設巡捕衙門,縣級配額500人,鎮級配額50人,統規縣尉節製。

李牧軍改稱武安營,由原本的8000人編製擴編至10000人,李牧出任武安校尉,常駐中壩縣。

000錦衣衛作為司馬宇麾下的爪牙,維持原本的編製不變,不過為更好地掌控中壩、聚美、陳食三縣,在三縣內增設三座錦衣衛千戶所,由蔣衝、蕭颯、杜詡三人升任千戶所千戶,統規錦衣衛指揮史顧長風節製。

除此之外,還增設了左右親軍,各擁有1000人編製,由武鬆、兀突骨兩人出任左右都統,負責拱衛揚武將軍府和司馬宇的安危。

這樣一來,整個揚武將軍府治下的大軍由原來的6萬6千人編製擴展到了1萬7千人,而現有卻不過4萬8千餘人,需新募近8萬人。

這也成為了司馬宇建立麒麟村以來最大的一次擴軍,在麒麟軍優渥的待遇和軍人崇高的社會地位誘惑下,治下百姓踴躍參軍,一時間整個揚武將軍府治下各地征兵點都圍滿了應征入募的青壯,弄得眾營將校一陣手忙腳亂。

在各營主將忙著挑選兵源的同時,大量的軍械物資開始自麒麟城內運出,配往各營,以供新征入募的士兵使用。

“駕!”

“踏踏踏~”

就在揚武軍各地火熱招兵之時,遠在上千裏外的隧州治所隧州城外迎來了數名風塵仆仆的快騎。

“隧州城!”

數騎中,當先那名騎士掀下蒙麵的鬥篷,看著前方的城池喃喃道。

這隧州城修建的倒還算雄壯,隻是這道路上隻有稀稀落落的行人卻未免顯得有些太過凋敝了吧。

在此人盯著隧州城暗自嘀咕之時,在他身旁的幾名勁裝騎士卻全都是一眼不發,眼神略有些警惕地不斷打量著四周,站位上也隱隱將當先的騎士護在中央。

這些漢子就是在外閣中登記的第一批成員,此次正是接取了揚武將軍府所發布的任務,護送眼前這名騎士前往蜀國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