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6—12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9)
讓孩子熱愛學習
學習這個詞語聽起來似乎很嚴肅,但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在學習的,這個行為會滲透於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一開始,每個孩子都是熱愛學習的,因為他們通過學習學會了吃飯、洗臉、刷牙、說唱歌;學會了用遙控器操作電視看卡通;學會了自行車和滑板在空地裏呼嘯而過……
可是一說到學校裏的學習,卻有很多孩子們卻不喜歡了。
芊琦在學校裏是個非常討人喜歡的孩子,她已經國小五年級了,成績不並不班級裏最優秀的,卻是最讓老師喜歡的孩子,所有的老師都說,芊琦才是真正的健康快樂的孩子。
和別的孩子一到暑假就歡欣鼓舞不同,每次一到暑假芊琦反而沒有平日那樣開心,在暑假沒有安排的時候,她還會常常會悶悶不樂地對爸爸說:“我好想快點開學回學校啊!”別家的父母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哪家的孩子不是對學校愈來愈反感的,寧願暑假永遠不結束永遠都不去學校,很多父母都十分羨慕芊琦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家的孩子有時候不得不又是哄又是威脅才能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而芊琦卻那麼讓父母省心,自己就開開心心地盼著去學校了。
其實芊琦一開始也並不是這樣,她以前也是天天盼著放假,從星期一就開始盼望著周末的到來,但是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開始慢慢地依戀起校園生活。用芊琦的爸爸的話說:父母也得讓孩子愛學習,愛學校,這是家長和學校的共同任務。
剛開始讀國小的時候,芊琦特別不喜歡學校,最怕的人就是學校的老師,由於有一些不好的習慣,芊琦在學校常常犯錯誤,也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芊琦都會被告狀,於是芊琦愈來愈害怕學校。每次家長會後,芊琦都很不開心,爸爸看出了芊琦的擔心,沒有責罵孩子,而是假裝對孩子說:“老師說你比上次進步了,犯錯的時候少多了,以後要加油繼續改進哦。”
在爸爸的鼓勵下,芊琦慢慢地進步了,在學校裏也慢慢地融入集體,爸爸又和老師主動聯係,及時了解孩子的變化,現在,孩子終於從常常被批評變成了常常被表揚,壞習慣也逐漸改正了,有愈來愈多的老師和同學喜歡芊琦,她也愈來愈喜歡學校的生活了。
怎樣才能讓孩子熱愛學習
要讓孩子熱愛學習就應該提倡讓孩子快樂學習。很多時候讓孩子厭惡學校的並不是孩子的壓力過大,而是孩子在學校中感覺不到快樂,享受不到樂趣,因此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如果孩子認為學習是快樂的,即使有壓力他也會把壓力變成動力。讓孩子熱愛學習,父母可以從下麵幾點做起: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有興趣才會有動力,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呆坐在課堂裏聽課很容易讓他們感到厭倦,所以父母應該調動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學校裏講的課程可能是枯燥的,但是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讓孩子的學習變的豐富生動起來。例如孩子學會了數數,父母就讓孩子幫自己拿吃飯用的餐具,讓孩子自己數家裏有幾個人,需要拿幾副碗筷等;不少孩子怕作文,父母就在平時注意讓孩子積累,常常利用家庭聊天的機會讓孩子講述一下自己今天一天都做了些什麼,然後在邏輯性和條理性方麵給予孩子糾正,孩子說得多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提高了,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留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當孩子再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會感覺無話可說,有了可寫的東西,寫作的興趣也就有了。
——讓學習融入生活
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剛識字的孩子會喜歡認識街上的招牌,就和孩子一起去認,把不認識的字教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默記;孩子學英文的時候,家中的常見物品上都可以貼上中英文對照的標簽;孩子學習物理化學,讓孩子在洗澡的時候在浴缸感受水的浮力、在廚房體會醋酸的酸性都是在生活中學習的好方法。
——擴展學習的內容
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東西是很有限的,但是可以利用課堂之外的時間擴展學習的內容,孩子懂得越多,在學習裏功課也越容易,也會更熱愛學習。和孩子一起走出城市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和孩子去鍛煉身體並了解自己的身體,帶孩子去參觀曆史博物館、去觀看科技展覽,多樣地學習更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
學校生活是一種集體生活,必須有自己的集體意識才能和別的孩子愉快相處,也才能更安然地在學校中生活學習。父母應積極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和孩子的小夥伴之間的遊戲,既可以解決一個孩子的孤僻與寂寞,又能讓孩子在對學校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