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 鹹(1 / 2)

清對濁,苦對鹹。一啟對三緘。

煙蓑對雨笠,月榜對風帆。

鶯睍睆,燕呢喃。柳杞對鬆杉。

情深悲素扇,淚痛濕青衫。

漢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監。

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濟;

豎竿以掛犢鼻,貧笑阮鹹。

【注釋】

一啟:一次開啟。三緘:三重封閉。緘,封閉。《孔子家語·觀周》記載:孔子在周王的太廟裏看見一個銅人,“三緘其口(嘴上封了三重封條)”,背上刻著銘文:“古之慎言人也。”

煙蓑、雨笠:在如煙細雨中穿的蓑衣、戴的鬥笠。

月榜:彎月形的船槳。榜,船槳。

睍睆:形容鳥叫聲清和圓轉。《詩經·邶風·凱風》:“睆黃鳥,載好其音。”

呢喃:形容燕子的叫聲。

杞:枸杞,一種落葉小灌木。果實紅色,可入藥。

情深悲素扇: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深得皇帝的喜愛,但後來因趙飛燕進讒言而被冷落,她寫了一首《團扇歌》,歌詞大意是:用白色素絹製成的團扇夏天受人喜愛,到了秋天就被扔到箱子裏去了。以此表達自己被拋棄的悲哀。見《昭明文選》及《玉台新詠》。素扇,白色扇子。

淚痛濕青衫:唐代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時,夜間送客,在潯陽江上遇到一位彈琵琶的歌女,聽歌女陳述不幸的遭遇後,聯想到自己被貶官的處境,不禁淚濕青衫。他在《琵琶行》中記敘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穿青色長衫。

漢室既能分四姓:漢代宗室能分四姓予以教育。袁宏《漢紀》記載:漢明帝永平年間崇尚儒學,自皇太子、諸王侯及功臣子弟,都要學習儒家經典。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設立學校加以教育。

周朝何用叛三監:周武王滅商後,把商的舊都封給了紂王的兒子武庚,並將商舊都周邊地區分為衛、鄘、邶三個封國,分別由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統治,以監視武庚,叫做三監。後來三監和武庚發動叛亂,被周公平定。何用,不用。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如果周朝能像漢朝那樣對皇親國戚進行教育,那就不會發生三監叛亂的事了。

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濟:《世說新語·汰侈》記載:西晉後軍將軍王愷有一頭善於奔馳的牛,叫“八百裏駁”,王愷非常珍愛它。有一天,侍中王濟對王愷說:“我射箭不如你,現在咱們比射箭,你用你的牛為賭注,我出一千萬錢。”王愷覺得自己射箭技術高,而且即使輸了,也不可能把這麼珍貴的牛殺掉,於是就答應了,並讓王濟先射。王濟一箭便射中靶心,回身坐在椅子上,命令手下人:“快把牛心取來!”一會兒,燒好的牛心送來,王濟嚐了一塊便走了。的,箭靶的中心。探,取。豪,豪邁。矜,自誇,誇耀。

豎竿以掛犢鼻,貧笑阮鹹:《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代名士阮鹹住在路南,其他阮姓人家住在路北,路北的都是富戶,路南的是窮人。舊時風俗,在七月七日要晾曬衣服,路北阮家晾曬的都是綾羅綢緞衣物,阮鹹用竹竿把粗麻做的短褲掛在院子中間。別人覺得很奇怪,阮鹹說:“未能免俗,聊複爾耳。”(我也不能免俗,別人這麼做,我也跟著做做而已。)犢鼻,即犢鼻褌,古代的短褲,形如犢鼻。

能對否,聖對賢。衛瓘對渾瑊。

雀羅對魚網,翠對蒼崖。

紅羅帳,白布衫。筆格對書函。

蕊香蜂競采,泥軟燕爭銜。

凶孽誓清聞祖逖,王家能乂有巫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