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也有餐桌教養(1 / 3)

第五章 我也有餐桌教養

童言無忌,童心可喜,但並不表示禮貌對兒童就不重要。

餐桌,是品德教育的入門課。

良好的餐桌教養,讓孩子人格更健康,在外更受歡迎。

忽視餐桌教養,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在社交中寸步難行。

爸爸媽媽,請教好你的孩子人生的第一課。

$請叫我催眠大師

講述人:支女士 35歲 總經理助理 兒子:7歲 國小一年級

兒子小時候不愛吃飯,那時為了讓他吃一口飯真是傷透腦筋,一切順著他的意,隻求他能多吃一點好長身體。

現在他長大了,吃飯倒是天天吃得噴香,但是另一個壞習慣卻開始凸顯,那就是當初我們哄他吃飯留下的後遺症。

為了讓他乖乖吃飯,我們任由他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免得他四處躲閃。現在呢,他吃飯的時候不上桌,自己端了碗筷一邊去吃。自己家裏人吃飯也還罷了,出去的時候要是餐廳有電視機,那麼他也會夾了菜放在碗裏端到電視機那去守著。

以前為了哄他開心,吃飯的時候我們任由他說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還邊附和助興。現在呢,他絕對不遵守孔子“食不語”的教誨,隨時隨地毫不介意地在飯桌上談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唾沫橫飛讓人側目。

當時為了引起他吃飯的興趣,我們沒有理會他揮舞勺子搖擺頭部,還故意用自己夾著菜的筷子和他戰鬥。現在呢,他吃飯的時候大聲說話不說,說到興頭還會舞動餐具,旁邊的人躲閃不及。

當時為了讓他多吃一點,什麼好吃的都留給他,桌上所有的人都讓他。現在呢,他養成了不管不顧的習慣,隨隨便便就站起來拿筷子在盤子裏挑揀自己喜歡的東西,簡直就是自私自利的典型。

孩子是一張白紙,如今變成這樣做父母的要負上全部責任。如果我們現在用責備甚至責罵去教育孩子,那就是把我們的錯誤推諉到無辜者身上去,可恥且可笑。而孩子無端受到這樣的對待,也絕不利於他的心理健康。

所以我打算選用另一種方式,讓孩子在不隻不覺中完成習慣的改變。

我告訴兒子自己正在學習催眠,並且放了一些有關催眠的資料片給兒子看。果然兒子對那些魔術般的表演這了迷,對我開始休息催眠崇拜備至。

“可是媽媽現在才開始修習,功力不夠,你可以不以幫媽媽一下,假裝自己受了催眠,讓媽媽感受一下催眠了別人的感覺,好學習得更快呢。”我向兒子求助。

幫助媽媽義不容辭,何況是假裝被催眠這樣好玩的事情,兒子立刻答應了,並且要求我們立刻開始。

我拿出新買的懷表,在兒子眼前一蕩一蕩,說著催眠師最常見的話:“你感到很疲倦,非常的疲倦,眼睛已經不能睜開,大腦緩緩地睡去,你進入了夢想……”

想不到兒子很有點表演天分,一晃一晃慢慢向背後的沙發倒去,看上去好像真被催眠了一樣。

“好,你現在回答我幾個問題。你今年幾歲了?”我收起懷表,問假裝被催眠的兒子。

“我今年7歲了。”兒子比著眼睛回答。

接下來我又問了他上幾年級、在哪裏上學、喜不喜歡學校之類的問題,然後進入下一個階段:“好,我已經認識你了,現在請你睜開眼睛,認真看我的動作,然後跟著我,重複做一遍。”

我在準備好的餐桌坐下,盡可能優雅地拿起餐具。兒子在我對麵坐下,盯著我的一舉一動。

我一邊吃,一邊繼續用催眠的語調說:“好,我們開始晚餐。先拿起筷子,這是你唯一的食用工具,記住不可以用手去抓菜,隻能用筷子去夾。夾的時候隻能夾你麵前的幾盤菜,千萬不要站起來,也不要用筷子在菜盤子裏麵挑挑揀揀,不要對同一個菜連續夾三次以上,看著我,跟我做。”

兒子認真地模仿著我的一舉一動:“吃飯的時候不可以說話,也不要發出很大的咀嚼聲,手不要亂動,不要揮舞你的筷子……”

差不多半個小時,我們結束了這頓飯,我又掏出懷表在兒子眼前搖晃:“鳥語花香,你感到非常的輕鬆,逐漸從黑暗中醒來,頭腦非常的清醒。”

這樣的催眠活動每晚都要舉行,每次都有催眠之後一起吃飯的內容。半年之後,不知道兒子是聽進去了我所說的東西,還是真的接受了我的暗示性催眠,餐桌習慣大大改變,不再是以前那個出去吃飯讓人臉紅的小討厭鬼了。

聰明媽媽一句話:教育沒有固定的形式,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是保護孩子自尊心最好的方式。

$公主陛下請用餐

講述人:王女士 35歲 教師 女兒:9歲,國小三年級

女兒的性格非常討人喜歡,熱情爽朗,一張小嘴說個不停,讓你感覺到逼人的青春活力和她的真摯。但是這種性格到了飯桌上,優點就完全變成了缺點。

試想你吃飯的時候,旁邊的人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並且不時問你“你說呢”“你覺得呢”“你怎麼看”之類的話,你會不會覺得煩?

可是女兒就是永遠那麼精力旺盛,她會纏住你談論昨天的電視節目、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和明天的打算,話題毫無邏輯地從一個跳到另外一個,貫穿著整頓飯。

我想過糾正她,可是她完全不明所以:“媽媽,我這樣做不好嗎?為什麼吃飯不可以說話,說話就是不禮貌?”

這些十萬個為什麼讓我無從解釋,餐桌禮儀教育自然不了了之。

好在女兒有個弱點,成為我突破的機會。

女兒喜歡讀書,對王子公主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尤為傾心,常常幻想自己就是那傾國傾城的佳人,舉止曼妙,嫻雅高貴。有時候她還會趁我不在家的時候把我的洋裝當墜地長裙穿,並且把那些絲巾披肩全裹在自己身上,幻想自己是雍容華貴地走在宮殿的紅地毯上,結果被提前回家我撞個正著。

吃飯的時候女兒恰巧說起剛看的小說女主角多麼優雅,一舉一動都充滿靈氣,像個真正的公主,我趁機問她願不願意學習公主的禮儀,來一次皇室盛宴。

這種事情女兒當然求之不得,連忙要我教她。

皇室禮儀我是不大懂的,不過一般的淑女規範我還是略知一二,加上無所不能的互聯網,教授一下女兒用餐禮儀還是勝任有餘。

第一天,我教她走路的姿勢,身正肩平,背直胸挺,目光平視前方,步幅適中,雙手隨意擺動。女兒對著鏡子練習了好久,自覺好像高貴了許多,於是對我的課程更加深信不疑,一心要把自己打造成公主,享用我許諾的皇室盛宴。

第二天,我教她如何坐下。走到餐桌前,讓服務生或者身邊的男士拉開椅子,不要急著坐實,等人家向內推椅子的時候才放下重心。整個過程中上身要保持端莊,坐下後雙腳靠在一起自然往一邊傾斜,不可岔開,也不可蹺二郎腿。

連著兩天的課程迷惑了女兒,第三天我開始實施自己的陰謀:教女兒吃飯千萬不可說話。

第一遍,女兒坐下之後就喜滋滋地問我:“媽媽,是不是現在開始不說話了?”

NG!

第二遍,女兒默默地吃著飯,突然大叫一聲,原來雞蛋羹裏邊有一小塊蛋殼。

NG!

第三遍,女兒吃著吃著突然笑起來,原來是想起了今天學校發生的一樁趣事,想到了就要迫不及待地說出來和我們分享。

非常感謝你的分享,但是NG!

……

關於不說話女兒竟然無法做到,第三天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看來這習慣真是根深蒂固。

第四天重複第三天的訓練,雖然沒有做到十全十美,但是總算有了點進步。

就這麼一天天練習,女兒的餐桌禮儀突飛猛進。除了偶爾忘記不能開口大聲說話聊天外,她在餐桌上的風範絕對是一位小小淑女。

兩個月後,第一階段訓練完成了,我們開始第二階段的實戰訓練。

雖然是在家裏,但是我們還是放起了音樂,鋪上桌布點起蠟燭,盡可能接近皇室用餐的氣氛。我是女仆,老公是男傭,竭盡心力地製造一頓皇室大餐應有的氛圍。

“公主陛下請用餐。”我畢恭畢敬地對女兒說,還行了一點屈膝禮。

女兒目不斜視地走過,來到座位前,老公連忙站過來幫她拉椅子。

我和老公輪流端上菜,女兒一聲不響地吃著,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優雅。

一分鍾,兩分鍾,三分鍾……半小時過去了,女兒竟然默默地吃光了一頓飯,一句閑聊都沒有。

我們成功了!

下一次我會帶女兒去最好的餐廳用餐,算是給她的獎勵吧。

聰明媽媽一句話:每個女孩都是公主,隻要你像對公主一樣對待她。

$告別捷運一百天

講述人:唐女士 37歲 行政經理 女兒:8歲,國小二年級

我以前是做銷售的,幹了十年混到了經理,下班之後大部分時間不是應酬客戶就是出席各種活動,很少回家吃飯。

偶爾回家吃飯就會發現女兒的話非常多,不但平時多,就連吃飯也說個不停。

雖然我們自己吃飯多半也是吃商務餐,隨時都可能談起工作,但是女兒還小,我還是希望她能學一些比較好的規矩,不然以後長大了出去吃飯整桌人就聽她一個人講話,那還了得?

可是我剛叫她別在吃飯的時候說話,要有禮貌之後,女兒就顯露出非常委屈的樣子,眼圈一紅小嘴一撇,眼看就要掉下淚了。

女兒的反應弄得我莫名其妙,我不過隻是說說,她反應怎麼這個大?

老公生氣了,把我拉到臥室說我每天回家都太晚,女兒缺少和我交流的機會,好容易在飯桌上才有時間聊聊天,我卻責備她沒有禮貌,實在傷女兒的心。

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考慮了幾天之後,我在公司申請調職,放棄了銷售部收入豐厚的職位,轉到了行政部。

行政部的薪水比銷售部低了一大截,但好處是上班時間比較穩定,工作也相對清閑,我基本上沒天都能按時下班回家。

為了增加和女兒相處的時間,我下班之後就會趕去學校接女兒,然後兩人一起坐捷運回家。

捷運是台灣最偉大的東西之一,我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它實在很方便快捷,每天接女兒隻需要不到十分鍾就可以回家。

可是當作做出了調職這樣大的決定甚至可以說犧牲之後,女兒吃飯愛說話的習慣並沒有改變,依舊喜歡在晚飯時間和我們說這說那。

這讓我很生氣,認為老公根本沒有找到原因就胡亂下結論,誤導了我導致工作進行了調整。

老公卻認為我根本就是因為工作的轉變心懷不滿在無理取鬧,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快要吵起來了。

這時女兒過來,眼淚汪汪地拉著我的手說對不起,因為她想和我多說說話所以才在飯桌上嘰嘰呱呱。

原來我雖然調了職位,也去接女兒放學,但是和女兒交流的時間並沒有增加。我接女兒之後就坐捷運回家,整個路程不到十分鍾,捷運上擁擠又不好說話,女兒是無法和我交談的。

而除此之外,我調職前後並沒有變化,回到家就張羅吃飯,吃晚飯後我和女兒就各自回房幹自己的事情,一個休息娛樂,一個溫習功課,也沒有什麼交流的機會。

所以女兒還是得在飯桌上和我交流。

原來,錯的還是我。得知事情的真相後,我真的百感交集。

從那以後,我和女兒開展了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告別捷運一百天活動。”每天接她放學之後我們不再坐捷運回家,而是出租把我們送到離家不太遠的地方,我們手牽手,邊聊天邊步行回家。

步行回家的這半個小時,我們能說很多很多話,女兒再也不用等到餐桌上報告她的見聞心得, 吃飯的時候又變回乖乖女一名了。

聰明媽媽一句話:留出和孩子交流的時間,孩子吃飯說話的壞毛病往往不治而愈。

$做個好士兵

講述人:劉女士 35歲 醫生 兒子:7歲 國小一年級

我是個醫生,眾所周之這個職業的人往往有一點潔癖,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習慣把家打掃得幹幹淨淨,床單鋪得一個褶子沒有,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它們應該在的位置。

對於個人衛生我要求尤為嚴格,平常人的飯前便後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僅僅是最基礎的要求。我希望所有的人進屋之前換鞋,然後用消毒紙巾擦手,再到洗手間用消毒水洗洗手。吃水果前先洗手再去拿著削皮,削皮之後再洗洗水果和手,才能食用……

剛結婚的時候老公對我這一套清規戒律大呼吃不消,但是被我強迫執行了。畢竟因為職業原因,我對衛生的敏感遠遠超過其它人。在我們醫生的眼裏看出去,世間萬事萬物無不布滿塵埃,到處都飛舞著各種心懷不軌虎視眈眈的細菌,需要我們好生提防。

但是物極必反,我這麼好幹淨的人不知道怎麼生出了兒子這樣的“小髒孩”。自從他能獨立行走擁有自由之後,他就開始了他肆無忌憚的“髒之旅。”

不管他前一刻在做什麼,玩泥巴還是摸小狗,下一刻他就可以毫不介意地用未有清洗雙手拿起東西就吃;他不管出門多久,那雙手摸過多少欄杆、拉環、扶手,甚至在開門前一刻還因為跌倒按在了下上,進屋之後他絕對不會記得洗手;吃東西也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隨隨便便拿起別人喝過的杯子就喝,水果不削皮就啃。

這些做法我實在看不下去,覺得兒子簡直就是自己身體的叛徒,把疾病往身上引呢。

可是他偏偏就是個馬大哈,怎麼說也記不住要做哪些事情來保衛自己的衛生和健康。

於是我畫了大大的一幅圖,上麵畫明了細菌入侵人體的各個途徑,又拿出一套士兵模型擺在一旁。

兒子對喜歡玩打仗遊戲,看見這淘模型非常激動,馬上就伸手想摸摸,被我製止了。

我告訴他:“這些士兵不是現在就可以玩的。每天你要保衛一個,如果他沒有死呢,你就可以拿去玩。如果你拯救不力,讓他犧牲了,這個玩具你就拿不到了。”

“怎麼才能保衛他呢?”兒子連忙問。

我指著細菌入侵圖說:“細菌一共有十個入侵途徑,你做得好細菌就不能入侵,做的不好細菌就會攻入。如果你每天放了五個細菌進去,那麼他就死定啦。”

兒子一臉自信地說會得到全部模型。

事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美好。還沒等到吃飯,第一天的模型就已經沒有了。

進屋沒洗手,細菌入侵;

上廁所後沒洗手,細菌入侵;

吃水果沒削皮,細菌入侵;

狗狗過來舔過的杯子,兒子不擦拿起就喝,細菌入侵;

沒洗手就拿糕點吃,細菌入侵。

兒子這下傻眼了,原以為那些模型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沒想到這麼容易就失去了一個。

第二天他謹慎多了,但是還是被細菌入侵了四次,差一點沒能過關。

兒子嚐到了甜頭,興趣猛增,衛生習慣來了180°扭轉,一舉一動變得再小心沒有了。開始的時候一周隻能拿到一兩個模型,後來一周能拿到五六個模型,再後來幾乎每天都能拿到模型了。

我想在這位細菌戰鬥的好士兵努力下,他很快能組建一支軍隊吧。

聰明媽媽一句話:把大道理細化形象化,再添一點點動力,孩子才能更好地去改變。

$長大不要做麻子

講述人:曹太太 35歲 客戶主管 女兒:7歲 國小一年級

痣是一種很奇妙的存在,它可能從出生的時候就出現在你身上,伴你走過長長歲月,也可能從無到有,也可能從有到無。人的痣,尤其是臉上的痣,總是被賦予太了太多神奇的意義,《麻衣相書》上幾乎危言聳聽的句子讓人對臉上的痣一驚一乍。

盡管痣的寓意有好有壞,吉祥如文成公主兩眉之間的一點被稱作二龍戲珠的智慧朱砂,輕輕一點或在眉梢或在嘴角,平添幾分誘惑風情,但是對於女子來說,還是不希望自己臉上有那麼多斑斑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