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突發狀況處理——頑童篇(5)(2 / 2)

2、擦傷

先用肥皂水或其它能起到消毒效果的液體清洗傷口,如果傷部出血,要先將血止住,然後在傷部塗抹紅藥水或者消炎藥膏,再包紮好傷口。天氣較熱或傷的比較嚴重時,一定要常換藥,防止傷口感染。

3、燙傷、燒傷

孩子被燙傷後要立刻用冰水衝洗傷處10分鍾,最好使用生理鹽水衝洗傷部20分鍾,這樣可以衝掉髒東西,縮小紅腫範圍,以及鎮痛。然後可以用醋或肥皂水輕輕擦洗傷部,防止起水泡。如果出現小的水泡,家長不必急著弄破它,這樣有可能引起感染,可以用醫用紗布蓋好傷部,小水泡會漸漸被皮膚吸收。建議家中常備燙傷藥,這樣可以及時給孩子塗抹。如發生大麵積燙傷、燒傷,要立刻送往醫院救治。

4、扭傷

對付扭傷的法寶是冰塊和跌打油。用冷毛巾包著冰塊或者冰袋放在傷部,可以減輕傷痛並消腫,切記不要用熱敷。如果家中備有跌打油,可以在傷部反複塗抹並搓揉。如果孩子疼痛難忍,可能是傷到了骨頭,要及時救治。

5、觸電

孩子不慎觸電,爸媽們切忌驚慌失措,要保持鎮定,立即切斷電源。如果這時孩子已經出現心跳和呼吸停止,應立刻將孩子平放在地上,進行人工呼吸(20~30次/分)和胸外心髒擠壓(80~100次/分鍾)。同時迅速聯係醫院或自己快速送孩子前往醫院。

除了以上的物理處理法,家長們還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心理上也受傷。受傷後孩子會感到疼痛,會哭鬧、緊張,為了更好地進行急救,在孩子因為意外受傷的時候,爸媽不要在孩子麵前過於緊張,要先對孩子進行安撫,包紮傷口時更要熟練、淡然處之,孩子心理上就不會有太大壓力。如果爸媽一邊緊張地包紮傷口,一邊責罵孩子,那麼孩子在以後麵對傷痛的時候往往會更加畏懼。在處理傷口時要多和孩子交流,讓他知道爸媽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切忌讓沒有急救經驗的孩子自己處理傷口。去拿藥物時要先安撫好孩子,告訴他:“寶寶不要怕,媽媽去拿藥,很快就回來。”麵對哭泣不止的孩子,家長切忌不要嚇唬小孩子,要控製孩子的情緒:“寶寶不怕,寶寶要堅強,擦了藥才能好得快。”這些安撫措施不僅能夠減輕孩子的疼痛和不適感,更有助於孩子配合爸媽順利完成傷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