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街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偉人(1 / 3)

第三章 街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偉人

飛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她坐在那裏,一襲輕柔及地的下擺敞開的長大衣叫我想起電影《黑客帝國》裏那件著名的大氅。隻是她那外衣是純白的。她的雙腿優雅地擱著,又叫我想起一句長絲襪的廣告詞:“浪莎,不隻是吸引。”不過她穿著黑白小格的長褲。她端著的紙杯,恰巧也是這種黑白小格,於是連這隻一次性紙杯,也像飾物一般做了她這一身純白的點綴。

我想找幾位售樓小姐、汽車公司和廣告公司的業務員、動漫設計人員和大學生座談,年齡是二三十歲。這十來位二三十歲中,她就這樣非常明星地突現在我的眼前。

寧波的房價上漲,在2003年居全國首位。半年一個行情,給人的感覺,別想等到有降價的時候,現在不買半年一年後就更貴了。

我問非常明星是不是買了自己公司的房,內部價總優惠一些。她說自己的樓盤,從開始買地到前期運作到銷售,看著一塊地本來多少錢漲到後來開盤時的每平方米多少錢,就覺得貴了,就可能買人家開發商的房,距離產生美嘛。可是,再算算性價比,覺得還是自己的樓盤好。房地產,永遠沒有十全十美的,可是又永遠有無窮無盡的東西,叫你覺得值得一直做下去。房地產附加的東西、相關的產業太多,又天天接觸千姿百態的客戶群,永遠跟不上發展的腳步。她那公司發展快,就因為那是個充滿了活力的公司。有一天有一位38歲的人來應聘,她就覺得和他有代溝了。她說如果招來一位四十來歲的人,他有沒有活力?會不會帶來陳舊?公司的老總才35歲呀!不怕新手是一張白紙,就希望是吸收能力強的可塑性強的敢於挑戰的。

這位非常明星講起話來,果然像明星登台,非常吸引眼球。我想象她站在那裏售樓,魅力四射。後來知道她叫飛霞,真是名如其人。在座有位學傳播的大學生,說她本來畢業後想去電視台的,聽售樓小姐這麼一講,想改行了,想去售樓。相信售樓比去電視台更有挑戰性,真的!

我笑,我對飛霞說,你看,你把人家的誌向都改變了,今天就可以現場招聘了!

飛霞說其實她這一行所以有吸引力,是因為房地產是與市政同步發展的。政府把道路、綠化、商場什麼的都做好了。買房的人相信在寧波有錢賺,相信房價不會下跌,所以還是政策好。

這天我一進屋看見這十來位靚女帥男,就有一種非常男女的聯想。幾位售樓小姐旁,坐著一位非常香港的青年。一身剪裁得當的黑西服托出了襯衫領子和袖n的潔白,一副細黑邊的眼鏡架在清秀的臉上,組合成4個字:天生我才。他是廣告公司的業務部主任。他當然不是香港人,但他的氣質,他說話的低聲,就叫我覺得他好像剛從香港哪個寫字樓走到這兒。

他說他同樣地覺得他從事的廣告業也是可以托付終身的。因為廣告業充滿了創意,每一天的生活都在更新,每一天都在提升。當你引領客戶的時候也在引領自己,當你了解客戶的時候也在了解自己。美國有句話叫:不做總統,做廣告人。因為廣告人麵對太多的人生挑戰,自我人生的設計和自我創新、自我崛起的意識。

他那個部門十來人。每周都在招人,每月更換三四人,每季度實行末位淘汰製。業績差的隻好走人。一個新手來廣告公司,可能打100個電話,99個被回絕。打擊很多,受挫很多,壓力很大。當然在廣告公司的人,沒有這個能力的,不會浪費他的時間——走人。有能力的也不會浪費時間——盡量發展。他的腦子像機器一樣的不能停,每天臨睡前,想好明天有幾個客戶不能忘了打電話,明天要做幾件事,一一筆錄。公司的目標化管理,也是要求員工從年度、季度、每月、每周、每天到每個小時,都有明確的指標記錄。不過,正因為是自主,也感覺一種自己支配自己的自由。

他們公司每天早8點的晨會,大家一起唱周華健的《真心英雄》:“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他唱的時候想到種種的痛,種種的夢,總是覺得感動。

我說能不能請你給大家唱一個?

他說不好意思,要不,給大家念一遍歌詞吧?

在我心中

曾經有一個夢

要用歌聲

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他有點念不下去,他說唱慣了,隻會唱,一念,還忘詞了。

我說那你千脆還是唱吧。

他低低地唱了起來

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燦爛星空誰是真心英雄

我笑道我們到底騙他唱出來了。但我心裏真正地覺得他“給我最多感動”!

他叫沈哲宇。

我問他多大?他說26。我說啊?——我不應該這樣一無遮掩地表現出我的驚訝。“你一定覺得我是三十幾歲吧?”他說,“人家還以為我的小孩都好幾歲了呢!其實我比剛畢業的大學生才大兩三歲。”

於是我又想到他“不當總統”的付出。

在座一位大學生說,他也很想找一個有發展的工作,可是擺在他麵前的路是到政府機關。沈哲宇說:你去一個單位,不一定考慮眼前的收入。而是考慮進人的這個單位,對於你長遠的發展有什麼幫助,那麼,帶給你的能力提高,可能就是長遠的。他喜歡中央電視台的一個廣告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大學生說:他的父母都不想讓他走遠。

沈哲宇說:做自己想做的人吧!

飛霞說: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就可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沈哲宇說他招聘業務員的時候,沒有野心的,他都不招。他常常問應聘者希望多少年薪,需求小的人,是給自己的發展設上線。需求越大,越能不斷發展。人在剛畢業的3年內,應該有個大體的定位。到30歲,就太晚了。人用盡一生的力氣,其實往往也隻能做

好一件事。

又一位學平麵設計的大學生,說他畢業後特別想去英國深造,閃為這方麵國內的水平還有距離。老師也說了,隻要他的英語考到四級,就保送他去英國諾丁堡大學,可他就是英語四級這一關過不了!

飛霞說:隻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沈哲宇說:如果英語四級這一關你過不了,那麼,以後你碰到別的難題也會退縮。人與人的水平的差異本來是很小的,但是性格造成了人與人的巨大差異。英國的丘吉爾說過一席話:堅持!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堅持!

沈哲宇坐得遠遠地對這位“英語四級”說話,他白白淨淨的臉,輕輕然而清清的聲音,好像古希臘的哲人那樣出口就是格言:你隻是想成功,還是一定要成功?

飛霞說:人生常常前邊有一個坑,爬過去!就過去了!

有一個看上去非常老板的男士在那裏很有所感地點頭。他個頭不高而方臉大耳,挺括的西服、大衣和挺括的大皮包,即使一言不發,也給人一種我不當老板誰當老板的感覺。

“風險和回報是同等的。”他終於卷進這場討論。他說他家是山上的農民,家裏養一群雞,還養一隻老鷹。那隻鷹因為成天與雞在一起,過著穩定而安逸的生活,不僅不會吃小雞,而且不會飛而且它自己也以為自己是雞了。老板說,他的父母指著這隻鷹叫他一定要飛出去。他在寧波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做汽車推銷,工資每月200元。很多辦公室門上貼著“謝絕推銷”,他硬著頭皮闖,說他不是推銷是營銷,或者說他不是推銷是介紹品牌。止是炎夏,6月7月8月,他拎著一個大包,裝滿資料、定購單、協議書,跑出一身鹽——汗水在T恤上結成一層鹽。後來,他那件產鹽的T恤就換成了現在這身挺括的西服。

現在他是網點經理。他不過工作了兩年,他今年才23歲。

他叫方其龍。

飛霞對他說:你付出了,但你是幸運的!

我說:你一定會成為大老板!

他對我一抱拳:謝謝!謝謝!

他說做事情,不管是虧了賺了,重要的是自己努力過了。

我說我看得出來,你一定會成為真正的老板!

“古希臘哲人”沈哲宇說,看來他是不是還得給自己加一項指標,每月長幾斤?不過,他還是願意像現在這樣保持身體的質量。

我說你是哲學家!你應該把你的思想一條一條寫下來,每一條配一幅漫畫,出一本像幾米那樣的書。

沈哲宇眼睛一亮,說.是嗬,其實人生也可以更豐富一些。不過如果我要出書,不想“像幾米那樣”,我要想如何超過他!

我說好,你出書的時候要送我一本!方其龍當老板的時候別忘了給我來個電話。

方其龍站起來,雙手捧著他的名片遞給我。大家都站起來立體交叉地互換名片。今天雖然不是做“非常男女”的節目,但是我相信,作為可以對話的朋友,已經速配成功廠。

那個學影視而想改行做售樓小姐的女生一直站在我身邊。待曲終人散後,她對我說:我想改行。

我說我知道,你想做售樓了。

她說不,她要做我這行了。

又變了?

變則通。

史靜:愛情的魅力在於難度

戀人熱吻的時候為什麼會閉上眼睛?或許,這樣才能用全身心去感受愛情。

史靜和愛君也許是為了愛,從小就閉上雙眼,而且一生也不願睜開。

愛君粉嫩的肌膚和粉嫩的衣服,像個瓷娃娃。

史靜麼,虎背寬肩,一笑眉頭一皺,眼角一拎,大大咧咧。人家笑起來眼睛彎下,他偏是雙目拎起,特具張力。

如果他的眼睛能張開,哪怕就那麼一下,哪怕就一刹那!

他小時候有一點點視力。14歲那年母親去世,史靜痛哭失聲,嘩嘩的淚水帶走r他最後的光明,從此世界對他關上了黑色的大

門。

史靜和愛君的女兒出生時,也一直閉著眼睛。

快睜開眼睛吧!快睜開眼睛!3天過去了,一無動靜。

天哪!又是一個閉著眼睛麵對世界的生命!

第四天,護士們走逬產房:孩子睜開眼睛了!

史靜夫妻大哭,哭得醫院沒有了聲音——醫務人員隻顧在那裏抹淚昵。

史靜給女兒起名,叫:佳音。

11年過去了。

北京崇文區的一套兩居室。

一間放著4張按摩床,掛著“順康盲人按摩所”的牌,還有一牆證書獎狀:殘疾人就業明星、文明標兵等等。另一間住著史靜一家3口。

衣架上,醒目地掛著一條領帶。正是夏日桑拿天,誰還係得上領帶?“我演出用的。”史靜說,大明星似的。

他倆在盲人學校學按摩專業時就是校園明星。愛君把《孔雀東南飛》譯成白話詩,史靜配樂,再找幾個同學演出配樂詩朗誦。

畢業後,一隻孔雀——愛君,五裏一徘徊地飛回山東老家。

史靜和愛君的父母,都不願自家孩子再和盲人成婚,父母老了誰照顧他們?

盲人用盲文寫信,需要目明人幫忙寫信封。史靜和愛君的相思情深,寄不出去或寄出後杳無回音。史靜給她寄去一盤磁帶,錄著他為她彈的吉他,為她唱的歌曲,為她在北京電台點的歌,還有鋼琴曲《少女的祈禱》。

愛君聽得淚水盈盈。

她為家人做了愛的祈禱,然後拿起盲杖,篤,篤,篤,一個人敲打著馬路牙子,偷偷離家去北京。

孔雀不能東南飛,孔雀不能再徘徊!

那時史靜剛剛開始為鄰居按摩,回報是一塊豆腐或兩隻菠蘿或3斤蘋果。

佳音滿月那天忽然得了肺炎,送進醫院要押金千元。多少蘋果加多少菠蘿也變不成1000元呀!

史靜、愛君從來要樣兒,自己看不見也希望在人家眼裏自己是個樣兒。這回,史靜一咬牙背起吉他去地鐵口賣唱!

他左手握著肓杖,篤篤篤地敲打著馬路牙子,右手緊緊挽著愛君。

他那盲杖敲打的聲音,平時溫文而有禮,此時急促而無章。篤篤篤,篤篤篤,他覺得這聲音好像在送他上刑場。

正是三九嚴寒。

史靜迎風一開口,就渾身起雞皮疙瘩直打冷戰。

不過不是因為凍,是因為羞。他唱周華健的歌:“讓軟弱的我們,懂得殘忍,恨恨麵對,人生每一次寒冷。”

他知道,一次次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難,就是人生一次次的寒冷。

戰勝它,這是人格曆練的戰爭!

挺過去,這是男子漢的責任!

他激昂地唱起劉德華的歌:“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生不傷悲,所有真心真意,任他雨打風吹,付出愛,收不回。”

愛君站在他身邊,聽眾圍成一圈圈。

掌聲響起來,濺起一片忘情水,好像這裏在開火爆的演唱會。大家爭著拉起史靜的手:“這是單位裏剛剛獎勵給我的襯衫。聽你唱歌我覺得我太微不足道了,這獎應該給你!”“你唱得我都走不動了,已經把這趟火車都誤了。兄弟,謝謝你!”

11年後。

北京龍潭廟會舞台上,11歲的小佳音走到話筒前,用水果糖般的聲音朗誦:我是個圓圓的小月亮,自豪地掛在爸媽的心上,出行時我為他們帶路,再也不用擔心磕磕撞撞,黑暗中有我相伴左右,讓他們心中充滿希望。

史靜一家3口,得了龍潭廟會家庭藝術表演優秀獎。

說到演出獎,史靜伸手從櫃子裏拖出一個大塑料包,總有50來個獎狀!全國的,北京的,崇文區的。

快樂是什麼?幸福是什麼?

相信自己是快樂的,就是快樂。

相信自己是幸福的,就是幸福。

史靜說,兩個盲人相結合,就是攙扶一輩子。

愛君一個人拿著盲杖篤篤篤地從山東找到北京找到史靜家的時候,愛情漲滿了她的心。那時她不知道兩個人在一起,除了浪漫更有多少艱辛!

那時史靜家七八口人住18平方米的屋子,全睡上下層的床。

在這樣一個空間裏,不能有任何愛的示意。

他們隻好一人拿起一根盲杖,扶持著走向冬天的街上,寒風已把最後的暖意掃蕩。

北京26中門前一條東西向的馬路,人不多,成了他們的愛情私家路。

篤,篤,篤,篤篤,篤篤,兩根盲杖,一起交響。

是心的對話,是靈的重唱。

篤,篤篤,從馬路東頭走到西頭。

篤篤,篤,從馬路西頭走到東頭。

走了有幾百遍?什麼呀!至少上千遍!

愛情的魅力在於難度。

愛情的美麗在於痛苦。

愛情的偉大在於盲目。

那時史靜常常在口袋裏揣幾個核桃,就像嗑瓜子一樣咬開,然後剝離出完整的核桃仁,放進愛君嘴裏。

愛君笑:你可要好好保護牙齒哦!

史靜笑:是不是保護好牙給你咬核桃?好,我就為你咬一輩子核桃!

26中門前的馬路因了那篤篤篤的聲音,被愛情漲滿了。

一旦那篤篤篤的聲音遠去,這條馬路就空落了,空落得好像剛剛被寒風掃過。

兩個人分享幸福,就獲得雙倍的幸福。

兩個人分擔艱苦,就隻剩下一半的艱苦。

他倆開始天天在家裏練俯臥撐。按摩需要力量。

史靜練,愛君為他數數。

愛君練,史靜為她數數。

撫摸著對方背部的起伏數數。

再做兩個就到50個了,加油!再努一把勁!再努!

史靜故意少做一些,讓愛君有動力和自己競賽。哎呀愛君,今天我要輸!

到1999年,他們一邊給人按摩,一邊又上高級按摩職稱的培訓班。

晚上幹活常常到一兩點,早上6點起床,每次都提前來到班上。最後一天的早8點半,要發畢業證書。

偏偏這天早晨,他倆累得睡過了頭,醒來已是7點半。

他們篤篤篤地上了12路公交車,又倒6路公交車,再上過街橋,再下過街杆。

從來史靜挽著愛君自己走在前邊,要摔,摔他,要撞,撞他。撞電線杆,撞牆上,愛君心疼地撫摸他撞起的大包:你怎麼就像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牡!

這回他們用加速度走,兩人都成了睡涼炕的傻小子。

史靜下了過街橋,一下跌在馬路上,撞痛肋骨,喘不出氣來。他蜷縮在地上,趕緊掏出會報時的盲表:8點27分。

愛君扶起他連滾帶爬地快速篤篤趕路。

他倆一推開教室門,正好老師在念獲得北京第一批盲人按摩高級職稱的第一個名字和第二個名字:史靜!李愛君!

原來沒有遲到。

史靜怎麼能遲到呢!他是一個愛飛的人,他上盲人中專時最愛跳遠,助跑以後一下飛起來的那個刹那,又遠又高又飄,那是多麼美好。

他最遠的紀錄是4.6米。那一次,他在空中待的時間最長,感覺最愜意。

不過,現在他可以經常待在空中了。他電腦裏裝著供盲人用的語音係統,他在網上與各地的網友溝通。

如果從背後看他打字,絕想不到他雙目失明。

常人打字的最高技巧是盲打,他倆各,一開始就是盲打。

當然,學得很苦,直跟電腦著急,急得史靜好幾天耳聾。

愛君一直喜歡作文、朗誦,以前用盲文寫了得請明眼人寫出文字,再去投稿,她已經發表了好幾十篇美文。

現在用電腦寫作,他們的電腦裏便有一個夫妻文檔。

盲人網友間互相呼喚互相請教。有人呼叫史靜了,史靜說:“格式化……還得按一下確定……都拷下來了吧……回車!”

網友找史靜的很多。“美眉更多了”愛君笑道。

她知道史靜很招人。

她說越是有很多人喜歡史靜,越說明自己丈夫有魅力,“我選人沒選錯吧?是不是?”

瓷娃娃愛君,愛夫君,愛愛夫君的男女眾生。

愛一切需要愛的人。

愛君從網上、從廣播知道有人有難,她拉著小佳音篤篤篤地走到約定的車站等候有難的對方。

電話裏已經說定了,對方怎麼一直沒來?

愛君又篤篤篤地一路前行一路打聽。

直到找到那個家庭。

對方一見愛君,說剛才他去車站了,而且看見愛君了,但他不知道前來助他的竟是個盲人。

愛君說不管眼睛是不是睜得開,都要看到光明,也要看到苦難,都要對社會有同樣的承擔。

史靜說,小佳音最積極的,是跟家裏要錢去為災區人民捐款。有餘裕想到別人,那是有愛心;沒有餘裕而想到別人,那是愛的化身。

不少健康人叫喚生存疲勞,史靜和愛君歡呼生命真好。

他倆補拍了婚紗照。

飄拂的婚紗映襯下,史靜、愛君像一對熱戀的情人,愛到緊閉著雙眼,永生體會愛的深沉。

閉上眼睛時,正是愛的極致。

他們是不是有愛情密碼?

有人失戀時撕扯玫瑰花辦占卜:他愛我他不愛我他愛我他不愛我,那是愛的亂碼。

史靜和愛君編織了他們的愛情密碼。

用展開的歌喉,

用按摩的手指,

用敲擊的盲杖,

用想象的雙翅,

用相扶的臂膀,

用美好的文字,

用心的對視,

用情的交織。

愛情密碼,你有了嗎?

楊新元:在人生的道路上衝刷出意料不到的河道

《一個男人與十二個女人的故事》。

我看到這個書名一驚。當然,現今比這個書名更離奇、更有視覺衝擊力、更有感官衝擊力的,有的是。這算什麼,自從《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來,書名用男人、女人來糾纏的,幾近俗套了。

但是這次我還是一驚。因為,這個書名我是在楊新元的書裏翻到的。楊新元,叫人想起江南湯元。臉是一個圓,溫潤、儒雅、親和的聲音,永恒的微笑。不過不是蒙娜麗莎般的,是中式的。加上時不時灑落的浙江口音,好像撒上桂花的實心湯元,叫人一見他就感覺著什麼是正宗,什麼是傳統,什麼是和諧社會。

從“和諧社會”裏蹦出一個男人與十二個女人的故事,就叫我大跌眼鏡了。再看前後的文字,才知道他又在“管閑事”:“如果放在現在那些善於炒作的人手裏,《紅樓夢》可能就變成了《一個男人與十二女人的故事》,《西遊記》被改成了《人妖孽緣》,而《水滸》、《三國演義》也一定會被改成有色情意味的書名。”

他借用恩格斯語:“書名愈簡單樸素愈好。”

湯元:就是簡單樸素的。

楊新元其人,是和諧社會。楊新元其文,好像北京一種蘿卜叫做:心裏美。

他讀到一篇《留住純真》的散文,不覺慨而歎之寫了一篇《圓滑》。他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陚新詞強說愁I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幾句詩,是對從年輕氣盛到圓滑成熟的形象詮釋。年輕人“在歲月的溪流中,他們一個個像鵝卵石一樣,磨去了棱角,變得圓滑起來”。“圓滑這種秉性,乍聽起來似乎有點貶義,是滑頭、投機、市儈的代意詞。然而,卻如臭豆腐幹,聞聞臭,吃起來香噴噴。看看我們周圍那些圓滑的人,往往不吃虧,他們在錯綜複雜的現實生活中,遊刃有餘愜意玩著不管閑事模棱兩可不擔肩胛的把戲”,“圓滑在生活中有明顯的適生價值”。

楊新元的文字,偏偏四處管閑事。他看到媒體宣傳男保姆市場的“魅力”,而且“應聘者大多具有本科學曆,其中不乏碩士生”。他想,培養一個大學生,國家的投入,父母的投入得多少嗬?他不是說男士不可以當保姆,當然可以。但是,他想問一問宣傳魅力男保姆的作者:“如果你的兒子大學畢業後讓他去當男保姆,你會如此津津樂道嗎?”

他在又一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假》的散文裏,更是疾呼“但願那形形色色的假,能從我們的生活中逐漸遠去,一個充滿了真誠、真實、真情的環境,降臨到我們的生命中,這是我的祈盼,也是所有普通百姓的祈盼”。

楊新元,一如湯元般實在而簡單。盡管他著書已幾百萬字,但他隻一顆平常心。.“其實,我們每一個父母,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曆程,就會對孩子寬容一點。我們沒有成龍成鳳,不也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為社會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嗎?孩子麵臨人生的重要時刻,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還是放低一點,也許,這才是一種明智之舉。”“美國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的母親曾說過:如果把子女在任何領域的成就當做自己的奮鬥目標,那是在危險的道路上踐踏子女的前途。父母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優秀品德和性格!這實在是說出了培養孩子的真諦。”

楊新元的兒子叫楊罡。楊罡有文披露父母要他多“童”幾年。偏偏兒子楊罡在多“童”的和諧環境中,思考飛揚,文字激揚。父子倆已經合出了散文集《網眼裏的目光》。

我正是從這本書裏,讀懂了楊新元。

“在飛速發展的時代,能盡快地學會謀生的技能固然重要,但利用自己謀生的技能好好地生活,我認為更重要。”

“就著橘黃色的燈光,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至夜深人靜,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羅曼羅蘭說:“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息。”

於是他寫文《為什麼不快樂》。他引用彌爾頓《失樂園》中的兩句話:“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楊新元寫:天堂與地獄,就在你心中。

楊新元有兩個天堂。一個是他生活的城市杭州,一個是他心中的天堂。

於是他在未必年輕的年齡,依然充滿激情:“我願在生活激流的衝擊下,不斷在人生的道路上衝刷出嶄新的意料不到的河道。”我想起馬雅可夫斯基的著名詩句:我們說革命,我們指的就是列寧。

我套用一下:我們說和諧社會,我們說的就是楊新元。

楊罡:街上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偉大的人

當我在課堂上講話時,

小學老師對我說:你給我出去!

初中老師對我說:你給我站著。

高中老師對我說:請你注意。

這就像那廣闊的海洋,越深的海底越平靜。

寫下這席話的,是一個叫楊罡的高中生。

楊罡的名字有點罕見。罡,北鬥星也。北鬥星,獨獨隻有一顆也。楊罡常常作著獨一的思考。

“我今年17歲,但我搞不清我的童年是否已過完。平日裏,父母總教育我自己拿主意。但遇到了事情,他們又會說:一邊去!懂什麼!我想,或許父母關心我,想讓我再無憂無慮地‘童’上幾年。”

“童”上幾年?“童”字從來是形容詞,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動詞,立刻攪活了一池春水,讓人感覺著勃勃的生機。

我想起很多年前,在哈佛大學的一次討論會上,哈佛的教授們講到崛起的戴爾電腦,突然把戴爾這個名詞變成了動詞:我們就是要戴爾別人,而被別人戴爾!

任何的創新總是給人帶來驚喜,帶來衝擊。

這位再“童”上幾年的楊罡,裝備了喬丹鞋,KAMACHI遊泳鏡,看著父輩“低二下四”地請他幫忙裝電腦、裝音響,然而還是覺得童年苦。作業,作業,中考、高考,“我們的童年就是準備著為闖關而奮鬥。聽聽我們校園裏的歌,你也會灑一把同情的淚: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遊戲的童年。”

不過,如何地作業複作業,楊罡這代人的童年,畢竟融入了一個打開的世界。楊罡的電影筆記,叫人感覺“童”之優勢、“童”之衝擊。他看伊朗電影《天堂的孩子》,寫:“生活在現實的厚重下,我們還是能擁奮飛揚一把的權利。”他看巴西電影《中央車站》,寫:朵拉人性的回歸,向我們昭示,護送一個人就是護送了全世界。當老女人抹上U紅向卡車司機示愛時,那往昔的冤仇都化成了悲憫,我們看到了一朵玫瑰的末日秀。”“而朵拉由惡向善的轉變過程,也就是巴西在經曆了由盛到衰的陣痛後張望的去向。正如影片的海報上所言:一個孩子在尋找他的家庭,一個女人在尋找她的心,這個國家在尋找它的根。”

楊罡生活在作業的厚重下,偏偏思想飛揚一把,再飛揚一把。他寫:“多少年了,我們一直在翻閱唐僧一字一句譯的佛經。但是,在我們的記憶中,沒有再出現第二個唐僧,沒有再出現第二個取經的人。人,都不樂意重複前人做過的事情。”

他寫:“一張網給水麵留下無盡的傷痕。但請記住,水會撫平傷痕,將網埋入自己的胸懷。

所以,當別人傷害了你,你可以將他忘記I你傷害過別人,千萬要記牢。”

這樣的思考,是因為再“童”幾年?是因為“飛揚一把”?還是因為他提前支取了一份思考的寂靜?

“寂靜像一個神氣的龍騎兵,從我身邊走過。我望著他那張驚恐、狐疑的臉,再也找不到通往答案的小徑。

在此刻,寂靜與喧鬧無異。

寂靜是件不可分割的東西。如果有可能,我願意選擇‘靜’,而拋棄‘寂’。

寂靜在寂靜中獰笑。

‘吱——’有人拉動了一下発子,聲音打破了寂靜。

於是寂靜像一個跌落在地上的花瓶一樣,碎了。”

思考,是思想的擴大和世界的變小。是寂靜中的前進,和寂靜中的飛升。

“有時我在前進,有時我在倒退,但畢竟,我在旅途中,我永遠在旅途中,有腳印為證!”

於是又想起楊罡看香港卡通片《麥兜故事》,記下了大個佬麥兜的一席話:“其實,一隻火雞最讓人心動的時刻,就是從櫥窗裏麵看見到吃第一口為止。剩下的就是吃下去和吃完的區別。一切都沒有改變,隻是你已經不在我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