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高血壓病的預防(1 / 1)

十八、高血壓病的預防

高血壓的發病因素可以分做兩類,即不能改變的因素和可以改變的因素。不可以改變的因素多為先天因素,如遺傳、年齡等。可以改變的因素則包括精神緊張、勞累、食鹽量高、肥胖、吸煙、過量飲酒及缺少運動等。研究證明,采取精神平衡、勞逸結合、減少食鹽量、減輕體重、戒煙、少飲酒或不飲酒、增加運動鍛煉等積極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高血壓的患病率。高血壓病患者,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血壓可以得到有效控製,心、腦血管疾病的並發症也隨之減少,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改善。高血壓的預防包括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

(一)預防措施

預防高血壓發病的措施主要是通過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克服那些引起高血壓的後天發病因素,達到預防高血壓發病的目的。預防高血壓的措施主要有:

1.合理膳食結構包括減少食鹽攝入量,多吃含蛋白質較高及富含鈣、鉀、鎂的食物,少吃動物脂肪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可以減少高血壓的發病。

2.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建議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應控製在24以下。

3.戒煙和限酒應勸吸煙者戒煙,有飲酒嗜好者應盡量少飲酒,建議男性飲酒的酒精量應少於每日20~30克,女性則應少於10~15克。

4.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平衡是預防高血壓常用的養生方法之一。關鍵是要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會。淡泊名利、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精神刺激,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高血壓的預防策略,不僅是針對高危人群,更應針對整個社會人群進行早期預防,在社區人群中進行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及早控製高血壓發病的多種危險因素,就可以逐步實現整個社會人群的高血壓預防目標。

(二)分級預防

1.一級預防指對尚未發生高血壓的個體或人群采取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控製或減少高血壓發病的危險因素,以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一級預防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麵:

(1)合理調整飲食結構。

(2)保持情緒穩定。

(3)戒煙和限酒。

(4)減肥。

(5)堅持運動鍛煉。

(6)積極開展有關高血壓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

2.二級預防指對已發生高血壓的患者采取措施,以預防高血壓病情進一步發展和並發症的發生。二級預防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落實一級預防的措施。

(2)進行係統規範的抗高血壓治療。

(3)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並發症,積極治療合並的其他疾病。

(4)經常定期進行血壓監測,觀察藥物治療效果。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去醫院診治。

3.三級預防指對高血壓病患者出現嚴重並發症如急性心肌梗死、中風等情況時,進行及時處理,控製病情發展,搶救患者生命,避免死亡,也包括病情穩定後的康複治療。高血壓病的三級預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1)臨床醫師與患者及親屬密切配合,對重度高血壓病患者應進行嚴密觀察,做到對高血壓嚴重並發症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和搶救。

(2)對出現嚴重並發症的高血壓病患者,應盡早明確診斷,及時采取恰當治療措施,控製病情發展。

(3)嚴重並發症的高血壓病患者病情穩定後,應進行係統全麵的康複治療,以改善預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