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忌用雞湯進補 許多體弱多病者或處於疾病恢複期的患者都習慣喝雞湯補身體。食療專家提醒人們,脂肪肝患者若盲目以雞湯進補,反而會加重病情。因為雞湯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多喝雞湯會促使血膽固醇進一步升高,可引起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經常喝雞湯,除引起動脈硬化外,還會使血壓持續升高。雞湯中還含有較多的嘌呤,會導致高尿酸血症,從而會引起痛風病。腎髒功能較差的患者也不宜多喝雞湯,雞湯內含有豐富的含氮浸出物,會增加腎的排泄負擔。患有消化道潰瘍的脂肪肝患者也不宜多喝雞湯,雞湯有較明顯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對患有胃潰瘍的人,多喝雞湯會加重病情。
8.忌過量吃豬肝 豬肝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被大多數人喜歡食用。但為了避免豬肝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食療專家提醒,豬肝雖好卻也不宜多食。因為一個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不應超過300毫克,而每100克新鮮豬肝中所含的膽固醇竟高達400毫克以上,所以脂肪肝患者、原發性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都應少食。另外,由於豬肝內維生素A含量豐富,過量食用可引起維生素A中毒。
9.忌過量吃黃油 黃油是將牛奶中的稀奶油與脫脂乳分離後,使稀奶油成熟並經攪拌而成的。其加工方法是對牛奶或稀奶油進行劇烈的攪動,使乳脂肪球的蛋白質膜發生破裂,乳脂肪便從小球中流出。失去了蛋白質的保護後,脂肪和水發生分離且慢慢上浮,聚集在一起,變為淡黃色。這時候,分離上層脂肪,加鹽並壓榨除去水分,便成為日常食用的黃油,也叫“白脫”。
黃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含量在80%左右,剩下的主要是水分,基本不含蛋白質。牛奶中的脂溶性營養成分都存在於乳脂肪當中,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少量的維生素K和胡蘿卜素等。但是,黃油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而鈣的含量則比較低,營養價值要低於全脂牛奶和奶油。在食用方法上,黃油一般很少被直接食用,通常用於做飯時的食物輔料。所以,想減肥和患有脂肪肝的人忌過量攝入。
10.忌吃動物內髒 大多數人有偏愛吃動物內髒的習慣,常認為“以髒養髒”,即所謂“吃什麼補什麼”、“吃腦補腦”、“吃肝補血”、“吃腰補腎”。然而,動物內髒(肝、腎、肚腸、腦等)大多屬於高膽固醇食物,比其他食物的膽固醇含量高出好多倍。因此,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高脂血症患者應嚴格限製進食動物內髒,患有脂肪肝伴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更應少食。
11.不應絕對禁忌食用動物油 雖然脂肪肝患者要少吃動物油(如牛油、羊油等),但並非絕對禁止。比如少量食用豬油,對脂肪肝患者的健康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豬油中含有一種叫花生四烯酸的物質,能降低血脂水平,並可與亞油酸、亞麻酸合成具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的前列腺素。另外,豬油中還含有一種能延長壽命的物質叫α-脂蛋白,可以預防冠心病和心血管病,植物油中則沒有這兩種物質。所以食療專家說,為了您的健康,大可不必完全忌諱動物油,隻要食用適量同樣有益於人的健康。日常炒菜時也可將豬油與植物油混合用。總之,飲食切忌偏食,葷素合理搭配的均衡膳食才是科學的進食方式。
12.忌過量喝啤酒 啤酒素有“液體麵包”之稱,可使人獲得豐富的維生素和酵母。盡管啤酒中乙醇含量僅為4%~12%,但其90%以上要經肝髒代謝、解毒。乙醇和乙酸代謝生成的乙醛,對肝細胞具有直接毒性,可導致肝細胞壞死或變性,同時也影響肝髒對蛋白質、糖原、脂質、膽紅素、激素、藥物等代謝的功能。脂肪肝、肝炎恢複期、病毒性肝炎等患者,肝功能剛剛恢複時,對乙醇代謝所需要的各種酶的活性還較低,分泌量也少。脂肪肝所致的肝炎治愈後,肝髒病理學恢複正常還需半年以上,因此,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本來就有實質損害的肝髒受到打擊,從而導致疾病的複發和加重。故肝功能恢複正常的脂肪肝患者,應少飲或不飲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