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曆史的回聲(3 / 3)

林廣成先生說,青岡籍7000多入伍戰士與馬玉祥走過的路基本相同,因為他們都是四野的。林彪到東北之初帶來僅二十萬人,到四野入關時已是百萬大軍。這些兵源多來自北滿鬆嫩和三江平原大片後方根據地。所以我縣幾乎村村有烈士,屯屯有第四野戰軍戰士、抗美援朝老兵。我出生的勞動鄉王大老板屯就有四人。王洪財(少尉)、陳仁生(公安二十二師戰士)張老疙瘩(汽車兵)、張守禮(醫助)。與這些人有過十幾年交往接觸,他們都有與馬玉祥十分相似的經曆,身上多帶有傷疤,都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大軍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又入朝鮮,都有很多九死一生的戰鬥經曆。

然而在戰爭年代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也付出沉重代價的青岡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又經曆許多痛苦。本來已經獲得了土地的農民,煥發了極大生產積極性,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不愁暖飽。可空前的集體化合作化浪潮,摧毀了農民的田園牧歌,大辦初級社,讓農民失去了自主權;急於求成的大辦高級合作社,讓農民跟著“大幫哄”,土地荒廢,大量牲畜死亡,畝產下降到34斤;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災害,讓青岡的三分之一的農村人口逃荒;文革高潮的1969年,青岡出現了曆史第二個低產年,吃飽飯都難上加難。

轉機出現在1983年,據《中共青岡史大事記》中記載:這一年“青岡縣委按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製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改革了人民公社的管理製度,由單一的農業結構轉為農業林牧副漁全麵發展,由生產隊為核算單位改為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由於勞動形式、經營規模的改革,克服了‘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弊端,農民靠科學致富。全麵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全縣出現170個專業戶,使農村半自給經濟開始向商品化轉化。”

這是荒原上遲來的春雨,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種上生活的希望,開始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僅經過一年家庭聯產承包的推進,青岡縣的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平均畝產達292斤,成為青岡曆史上糧食畝產最高的年份。從此,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民再沒有挨餓,也再沒有人逃荒了。

回顧青岡的百多年曆史,出現過“三次經濟浪潮”。一次是1899年清政府破禁放荒,大批移民湧入,開荒種地,柞樹崗迅速發展成有數萬人的城市青岡;第二次是1946年共產政府領導人民進行土地革命,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開始了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青岡有了為農業和農民服務的產業;第三次就是始於1983年的家庭聯產承包,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青岡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城市規模擴大。

這三次“浪潮”,每一次都和“土地”有關,隻有把土地和它的主人的命運緊緊地聯係在一起時,他的主人就能煥發出極大的生產積極性,生產就發展,社會就進步。

從“第三次浪潮”開始,又是三十年過去,青岡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終於告別了饑寒的痛苦,然而貧困的帽子還沉重地壓在50萬人民的頭上。和走死逃亡的先人比,他們趕上了好日月,和富足的地區比,他們還是在窮窩裏熬日子。

在全省各縣經濟實力綜合排名中曾倒數第四的青岡人要在“馬拉鬆長跑賽”中趕上別人,隻能進行曆史的跨越。

“曆史悄然而來,溘然而逝。然而,歲月是公正的,那些留在我們歲月深處的靈動,總在我們心靈深處閃爍著聖潔的光芒。穿越曆史的煙雲,當我們的祖先在通肯河畔的土地上,留下第一道犁痕時,我們就與這一方水土簽下了永不反悔的約定。從那時起,代代青岡人就在尋覓著脫離貧困之策,追尋著走向繁榮之路,至今,我們仍在用強硬的腳板,不屈的脊梁,高舉著獵獵戰旗,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叩問著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青岡電視片《問道》解說詞)

這就是青岡人新時代的宣言。

他們在勇敢地尋路問道,開始了新的探索。

誰是他們的開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