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猛獁象之鄉(1 / 3)

7、猛獁象之鄉

隻管沉睡在濃密的綠蔭下的猛獁象

任時光如河水般從身邊靜靜流淌而過

隻管沉睡在豐厚的煤層裏的猛獁象

記憶仍是溫暖的

在它的夢裏

此刻

我們也許隻是忽隱忽現

那最輕最輕的腳步

那最遙遠的

星光

這是台灣省詩人席慕容為她的故鄉“蒙古高原地下掘出的遠古巨獸”猛獁象寫的詩。我們黑龍江的詩人和作家們更應該為青岡出土的猛獁象寫詩,盡管蒙古高原的猛獁象和青岡的猛獁象,在四萬多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是相貌相同的近親,但青岡的猛獁象早就為世人欣賞和研究。

你若不信,請到北京地質博物館參觀。那裏陳列著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兩塊猛獁象化石。一塊標注產地:“黑龍江——青岡”。另一塊標注產地,還是“黑龍江——青岡”!

你若還是不信,請到上海、天津、重慶、杭州以及本省內的哈爾濱、大慶等城市的17家博物館參觀,那裏陳列40多具猛獁象化石完整骨架,都是在青岡出土發現的。

青岡的猛獁象,你們在他鄉生活的好嗎?

也許這些巨獸已經被萬年雨雪風霜石化了,但它們對故鄉的記憶,還是柔軟的,還是“溫暖的”嗎?

感謝青岡的詩人林廣成先生對家鄉土地上生長的巨獸們數萬年前的歲月,有如此生動的描摹:

斯時青岡,鴻蒙未開。天玄地蒼,四野茫茫。偶爾象吼嗷嗷;林邊湖畔,時聞鹿鳴呦呦。披毛犀疾走,普氏野馬馳騁,野驢遊蕩。水牛溫順,野牛莽撞。雪兔原野蹦跳,紫貂湖畔徜徉。百獸大家園,戶主猛獁象。黃雀為它理毛,雲雀為它高唱。藍天白雲,丹頂鶴、白天鵝、黃鶺鴒、花尾榛雞、黑臉琵鷺、鴛鴦、野鴨子等候鳥穿梭盤旋,自由飛翔。地上有野狼、狐狸、麅子、猞猁、山狸子、獾子、青羊、黃鼠狼、刺蝟、鬆鼠等,它們在荒草叢中,水邊樹下,悠然覓食,各得其所。無論大小巨微,猛獁象大哥都能與之和平共處,鄰裏和睦。

通肯河畔柞樹一片又一片,布滿溝崗。凝晨露青翠欲滴,綠於南國芭蕉;經晚霜朱赤紅透,丹於香山紅葉。

大片濕地,湖泊水泡,星羅棋布。漣漪靈動,水天一色。蘆葦搖曳,蘆花飛雪。汀蘭鬱鬱,洲渚蔥蔥。菱芡相纏,棒紫蒲青。蜜蜂追逐,彩蝶飛舞。

繁茂的植被,保證了猛獁象的繁衍生息。它們夏天食草,冬天吃枝條樹皮,吞雪止渴。血緣紐帶,群居生存。雄象保衛家族,雌性首領指揮象群。象群尊老愛幼,子孝母慈。溫順憨厚,知遇感恩。一象遇難,眾象來援。成員離世,家族公祭。眾象高聲悲鳴,淚水撲簌而下。

猛獁巨象,巍峨健壯。雄渾偉岸,大中華氣象。腿粗如柱,四趾如盤,頭顱碩大,門牙曲彎。它們無固定棲息地,幾十頭一群。終日奔走勞碌,日食草木幾百斤。揚鼻長嘶,嗷嗷嗚嗚,威震一方。居高而不傲慢,力大而不欺小,持強而不淩弱。無論猛虎蠻熊,還是鬆鼠小兔,都一視同仁。怒吼顯威嚴,嚇散虎豹豺狼血腥廝殺。長鼻靈動,揚善天賦稟性。長牙利劍,懲惡從不手軟。一身長毛厚脂,不懼嚴寒冰霜。喜枯草殘枝,不貪精糧葷食。

第四紀最後一次冰川作用,地球溫度急劇下降。猛獁象、披毛犀、原始牛等諸多大型動物,因不適應這一氣候環境的劇烈變化,就在這一時期逐漸滅絕了。那時黑龍江地區的古人類還十分稀少,顯然青岡地區猛獁象的滅絕,人類獵殺不是主要原因。

巨獸沉寂,地下安眠。數萬年後,遺骨石化,又被發現。今朝青岡,名揚天下,感恩大自然。名副其實,猛獁象故裏,第四紀冰川遺跡博物館!

林先生浪漫又不失科學的對家鄉的猛獁象生態的描述,對我們讀者大有科普意義。我又翻看了有關資料,對這種第四紀冰川時期的標誌性動物猛獁象有了進步一步的了解。

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

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大門牙。猛獁象的門齒一般長1.5米左右,還有更長者。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最厚可達9厘米。

猛獁象源於非洲,早在新石器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尤其是凍原地帶,體毛長,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以群居為主。它存活於四百八十萬年到四千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當長毛猛瑪象開始滅絕時,最後一個冰河時代就已經開始走向終結,冰河時代終結的標誌就是全球性氣候變暖,曾覆蓋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冰川急劇消融。

青岡縣位於黑龍江中南部,鬆嫩平原腹地。距今一萬到四萬年之間,與黑龍江北部相鄰的西伯利亞位於世界大陸冰川的中心,有冰窖和寒極之稱,青岡當時年平均氣溫在-5.5°至-7.5°左右,夏季較短,冬季較長,植物組成為鬆混合林-蒿藜草原地貌。茂密的森林是虎鹿等動物的藏身地,廣闊的草原地帶為猛獁象、披毛犀、野牛等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低窪地帶反複的凍結和融化,形成了大片濕地,是王氏水牛和候鳥等喜水動物的棲息地。這塊區域稱得上是古動物的樂園。冰川時代結束後,很多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動物也隨之滅絕。而他們的遺骸卻被埋在了這裏,經幾萬年沉澱,形成化石。

當今世界各國古生物科學家對猛獁象的研究方興未艾,因為它的生死對古生物的進化和世界氣候的變化都有標誌性意義。於是他們在世界上所有猛獁象生存的地方尋找它們深藏在地下的遺骸,不斷有驚人的發現,讓舉世矚目。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俄羅斯北部永凍層冰雪逐漸消融,致使一些先前被掩藏在冰層下的猛獁象屍體陸續“出土”。

2011年8月,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薩哈共和國境內的永久凍土中出土了猛獁象的大腿腿骨並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骨髓。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為複活約1萬年前已滅絕的猛獁象而展開不懈研究的日本科學家對此表示期待稱:“骨髓的發現提高了複活猛獁象的可能性。”

2012年4月,俄羅斯西伯利亞雅庫特地區發現了一具幼年猛獁象屍體。這頭生活在10000多年前的猛獁象在冰雪的覆蓋下,保存地幾乎很完美,眼睛、腳掌和體內器官都在原來的位置上。

2012年8月,俄羅斯11歲男孩葉夫根尼·薩林德爾在俄羅斯泰梅爾半島北部發現一具保存良好的猛獁象屍體。這頭猛獁象15至16歲時死亡,距今大約3萬年。這頭猛獁象以薩林德爾的昵稱“熱尼亞”命名,由於保存良好,被稱為“世紀猛獁象”。

2013年5月,一支由俄羅斯科研人員組成的探險團隊早些時候在北冰洋一座島嶼上發現一具雌性猛獁象屍體。科學家判斷,這頭猛獁象年齡大約為60歲左右,死亡時間大約為1萬年至1.5萬年前。這是全球第一次發現雌性猛獁象屍體。

2014年5月,美國德州的一個農民馬蒂·麥克尤恩在田間挖地時偶然發現了一具有2至6萬年曆史的猛獁象遺骨。古生物學家推斷其為一頭身高為2.7米的雌象。被發現時,這具遺骨還擁有完整的頭骨、肋骨、下頷骨,完整性高達90%隻是缺失了部分腿骨。

2014年10月28日,俄羅斯莫斯科展出長毛象,這具遺骸冰封在西伯利亞永凍層長達39000年,是全球第一頭完整出土的幼年雌象,四肢完整,帶有毛發,還保有完整的大腦組織。

古生物的科學家們認為,猛獁象大腦中活細胞的發現,可用於克隆複活猛獁,為此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將進行合作。

不斷的科學發現,為我們展示了猛獁象研究不可預測的遠景,也許有一天,被人類克隆的猛獁象真的會出現在我們的麵前。作為中國的“猛獁象之鄉”的青岡,當然不能無動於衷。據楊勇縣長介紹,自1958年,青岡縣在蘆河鎮修紅衛水庫首次發現猛獁象門齒化石以來,對猛獁和同期的古生物化石的發掘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大體經過民間自主發掘、專家參予研究、政府保護遺址、爭取國家立項這樣幾個階段。現在我們正做的工作是,提高全縣人民對古生物化石的保護意識,政府建立古生物化石保護區、邀請國家專家現場指導發掘,摸清“家底”,以達到國家級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標準和要求,申請建設省級地質公園,最終實現建設國家古生物化石公園。

一直關注著青岡古生物化石的黑龍江博物館研究員、著名古生物專家魏正一先生說,青岡縣地處小興安嶺和鬆花江之間,小興安嶺南麓一個崗地,它位置是小興安嶺的南坡,也就像山麓似的,以往大洪水可能經常流到這裏,形成了一個通肯河是鬆花江的二級支流,它正好在通肯河的左麵,這個通肯河流域就是猛獁象化石很豐富的地方,發現非常豐富的。和猛獁象共同生活的還有很多動物,披毛犀,東北野牛,原始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馬,這些都是很多的。它們埋藏在一定的地層深度,就像礦產一樣,成層,這一層都是化石層。脫離這個化石層它上麵和下麵往往就沒有。青岡縣這個通肯河的一些支流正好切斷了這個化石層,切割了上麵的地層,到了化石層。這些化石往往是在溝底上擺著,農民發現了以後就撿了回來,有的化石一半在外麵露著,一半還在土層裏麵,農民又把它挖回來,幾十年來不斷有發現。

據青岡縣文物所所長王雙明介紹,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有古生物化石發現出土的記錄。1958年原蘆河公社治安大隊(現在劃歸昌盛鄉管轄)社員在修紅衛水庫時,距地表3米處發現一顆猛獁象門齒化石。

1996年7月10日,永豐鎮農民在永平村修永平水庫時,發現一顆巨大的猛獁象門齒化石,除尖端稍有破損外,表麵光滑完整並有磁光,它遠大於省博物館展出的猛獁象完整骨架頭上的門齒。

1998年8月20日,在新村鄉四排九村八屯西1.5公裏處,約12米寬、7米深的自然水打溝中,發現大量猛獁象等古生物化石,先後挖掘出頭骨、肋骨、腿骨、趾骨及大小牙齒等動物化石500多件,其中有一件相當完好的野牛頭蓋骨,一件較完整的帶有6顆牙齒的披毛犀頭蓋骨。

1988年9月14日,在德勝鄉所在地1.5公裏處劉李屯南溝,距地表5米多深的一個大溝中,發現披毛犀頭蓋骨、猛獁象牙、鹿角、東北野牛角、東北野馬上牙、原始狗牙、大蚌殼、平卷螺、東北豹子角等3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