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妊娠病發生的原因(2 / 2)

(2)起居:孕婦的生活起居應有規律,宜早睡早起,居室應空氣流通,整潔明亮,經常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不宜長時間逗留在密閉的空間。日常活動應謹慎,不可攀高涉險,避免跌倒或摔傷,尤其要避免撞傷下腹部。

(3)房事:在妊娠早期(12周內)和晚期(28周以上)都不宜進行性生活。中醫認為房勞傷腎,腎虛則胎元不固。因為性生活過程會引起性器官的興奮,使子宮收縮,往往是妊娠早期發生先兆流產的誘因。而在妊娠晚期,也容易引起早產,或誘發生殖道感染,對母體和胎兒均不利。若有先兆流產症狀,或曾經有自然流產病史的孕婦,在妊娠中期也應減少或暫停房事,避免對子宮的刺激。

古人有雲:“保胎以絕欲為第一要策”。房事不節,是引起妊娠病的常見原因之一。

(4)勞逸:妊娠期間應注意勞逸結合,適當活動,但不宜過度疲勞。一般來說,在妊娠早期,由於早孕反應,往往比較容易疲倦,思睡,此期應注意休息,不宜長途跋涉,或從事重體力勞動,還應避免提舉重物、推、拉、跑、跳等增加腹壓的動作;若平素體弱,孕後勞倦過度,則容易發生流產。妊娠中期和晚期,胎兒漸長,可影響氣血的運行,此時應適當活動,以助氣血流通,有利於正常分娩。

若過度安逸,則氣滯而血弱,可造成難產。

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的人生態度,有助於減少妊娠病的發生。

4.環境因素

生活和工作所處的環境,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對於孕婦來說,不良的環境還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藍天,白雲,如茵的綠地,潔淨的水源,清靜的空間,這是都市人夢中的家園。但是,隨著都市的擴展和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汙染,人類已難以尋覓理想中的綠洲。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油煙廢氣汙染了空氣,在老城區尤為顯著。汙染物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微粒粉塵對人體是有害的;生活中香煙的煙霧、殺蟲劑、油漆和塗料也有不良的影響,噪聲過大亦妨礙健康。因此,從事化工行業的孕婦應注意防護,避免接觸苯類、重金屬材料。經常接觸放射線的婦女,應在孕前3個月和妊娠期避免接觸大量放射線。孕婦還應盡量避免被動吸入“二手煙”,減少使用噴霧式殺蟲劑,防止各種汙染造成胎兒發育異常。

5.外感因素

妊娠期間,感染病毒、某些細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弓形體等病原體,均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或引起胎兒畸形。尤其以早期妊娠所受的影響較大。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弓形體等,是目前公認對胎兒影響較大的病原體。孕前或妊娠早期可作這幾種病原體的抗體檢測,通常稱為“Torch”或“致畸因子”檢查,如發現某一項目IgM 抗體陽性,則提示近期有該病原體感染或接觸,存在致畸的危險,應待抗體轉陰後再懷孕。

淋病、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對妊娠也有不良影響,均以治愈後再生育為宜。

6.胚胎因素

胚胎本身的缺陷使其不能正常發育,可導致早期胚胎停止發育、流產、畸胎、死胎等不良的妊娠結局。造成胚胎缺陷的原因很多,如父母一方或雙方的染色體異常、遺傳性疾病、精子或卵子的異常、受精卵的基因突變、受病原體感染等。凡是有不良生育史,包括自然流產、畸胎、死胎、嬰兒出生後因先天性疾病夭折等情況,應該在計劃懷孕前詳細檢查原因,夫婦雙方查染色體,男方作精液分析,女方查致畸因子,B超監測卵泡發育情況。此外,孕婦年齡偏大(>40歲)者,發生染色體畸變的機會大大增加,有條件者,可在妊娠中期抽羊水檢查,有助於對胎兒狀況的評估。如發現胎兒染色體異常,應考慮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