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養好腎,身體不虧“本”1(2 / 3)

說起太溪穴可能很多人都少有聽說,但此穴在經絡養生中可謂是聲名遠揚,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們,腎虛幾乎成為了共性,隻不過是程度上的輕與重的問題。我的一個同學,平時很喜歡看書,對那些散文大家了如指掌,畢業後作為媒體人士的一員,到處參加新聞發布會,自然,會跟一些所謂的“公關小姐”多有接觸。一般每次出來,都會小酌兩杯,近日,有些日子沒出來了,仔細一打聽,才聽說最近“老實”了,方知道這“秀才不出門”是有苦難言。聽說我的這個同學最近總有憋不住的尿,但真正上了廁所又擠不出幾滴來,盡管有時候為了防止泄漏,脹得厲害時要捏住往廁所跑,但上了廁所,尿液卻又少得可憐。上醫院看,托人找專家,醫院、醫生換了不少,就是不見效果。為了一探虛實,電話邀其過來采風,被婉言謝絕並聽其主動提及此事,盡管是哥們級朋友,畢竟是男女有別,同時,還要照顧其“麵子”,於是借希望得到“斧正”為名,想讓這位昔日的同學審讀一下近作,並將書簽放到了介紹腎經處,而且是腎經中太溪穴位置,沒想到,竟然大功告成。又過了些時日,同學突然來電,居然告知他來到了北京,不甚欣慰。舉杯邀月,談笑中還不勝感激。

其實,這位同學的情況是屬於書稿中介紹的脾胃虛寒,雖然尿不多,但這裏的脹實際上是氣血不暢的表現。體質虛寒就像是一道交通哨卡,先前服用的藥物在這裏被擁堵,自然無法真正被吸收,所以不能收到補腎暢尿的功效。經過在後背腎俞位置進行拔罐處理,同時按揉左右的太溪穴10分鍾。堅持了近半月,聽說拔罐處出現了大水泡,太溪穴的位置也疼得不行,自己還“偷懶”停了一周多。當時還笑呢,真的是吉人自有天相,歪打正著,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本來就該得到休息。所以,如果有類似情況的讀者,不妨用腎俞配太溪來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虛,這二者調理腎虛可謂是強強聯手的好搭檔。腎虛,從中醫的角度說,就是有虛火上來,為了不使上麵的心火太大,就要讓下麵的腎水再多一點,所以,建議你可以同時揉一揉心經的少海穴,去去心火,這樣你的腎就會好得更快些。

(3)炎症的良藥——複溜穴

複溜:複,再;溜,悄悄地散失。複溜的意思是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再次吸熱蒸發而上行。具體說來,就是照海穴傳輸來的寒濕水氣之物,上行至本穴後因其再次吸收水濕之熱而蒸升,氣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複溜。取穴時,患者應正坐或者仰臥。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裏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所以,一些人認為“複溜”穴就是讓血液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該穴位治療瘀血和炎症效果最好,所以什麼膀胱炎、陰道炎、前列腺炎等,以及因流產留下的後遺症,都可以選擇此穴。

作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俞穴,複溜穴主治的疾病有:腎炎、神經衰弱、精力衰退、記憶力減退、手腳冰冷、手腳浮腫。

最後要提醒廣大女性朋友的是,腎虛不僅僅是男人的事(後麵要講到),所以,腎經上的要穴也不僅僅是對男人的養生有好處,事實上,作為身體的先天之本,腎跟每個人的健康都息息相關。比如,白帶多而黃濁,陰道瘙癢,每天用力按揉然穀(滎火穴)20分鍾,再配合陳蘄艾草煮水熏洗陰部,三天症狀即緩解;每天按揉太溪20分鍾,能保持卵巢和子宮的活力,推遲更年期的到來;每天按揉複溜(經金穴)30分鍾,配合蛇舞30分鍾,10天就可以使水腫型肥胖減掉6斤;如果是肺腎陰虛型的崩漏,或是性交疼痛,或是膝蓋內側疼痛,每天按揉陰穀30分鍾,三天症狀即緩解。

《內經》說腎:封藏精氣的“作強之官”。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即腎主蟄伏,是封藏精氣的根本,為精所居,其充養在骨,因為腎居下焦屬陰,其功能特性以藏精為主,這一點與冬季養藏相應,故少陰當作“太陰”。

腎髒為“作強之官”,“作強”是什麼意思?盡管說法不統一,但總體來看,與工匠有關係被很多人接受。古時候,“作強之官”管理的主要是一些實用技巧或發明創造等事物。所以,《黃帝內經》在為腎“加公進爵”的時候,是將其看作創造生命的高度來認識的,這裏也回應了一些人認為將腎髒排在最後一位說明其不重要的錯誤認識,將其作為五髒中最後一個,源於腎在位置上居於最下位的原因。其實,腎是終點也是起點,況且腎為髒腑陰陽之本,有“先天之本”的美譽,所以,腎也可以排在首位。其主要生理功能為精之藏,氣之納,骨之生。

首先,腎主精之藏。精是什麼?是維持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質,《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氣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即《靈樞本神》所說的“生之來,謂之精”;“後天之精”來源於通過脾胃運化功能而生成的水穀之精氣,以及髒腑生理活動中化生的精氣通過代謝平衡後的剩餘部分,藏之於腎,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腎對於精氣有閉藏之功,為精氣在體內能充分發揮效用創造了良好條件,具有防止精氣流失而影響生命滋養生長的功能,所以,《素問·六節髒象論》才有言:“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麵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麵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麵焦,發鬃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髒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從《素問·上古天真論》的這一段論述,就不難知道,腎中精氣的主要生理效應是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和逐步具備生殖能力。正是由於“先天之精”不斷地得到“後天之精”的培補,腎中精氣逐漸充盛,出現了幼年時期的齒更發長、性征出現等生理現象。腎氣伴隨人的一生,主導著人生理的變化,腎氣盛則身體發育成長,腎氣衰弱則人體進入了年邁體衰,所以,有的人盡管年齡不大,但由於腎氣不足,單從麵容上看,就比實際年齡大,即人們常說的“未老先衰”,反之,有的人盡管年事已高,但看上去則比實際年齡要小幾歲,甚至幾十歲,道理就源於此。

先天腎氣不足,或房事太頻繁,易損傷腎氣,致腎不納氣而證見喘咳,或短氣不足以息,吸氣尤感困難,或伴遺精、腰痛者,腎不納氣,精關不固也。當補腎中元氣,使元氣歸根。人參胡桃湯、人參蛤蚧散,皆可隨證選用。

其次,腎主氣之納。所謂的納,即固攝、受納之意。這裏是說腎具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防止呼吸表淺的效用。那麼,前麵我們說過肺主氣,這裏腎又納氣,其間二者的關係到底是如何呢?這一點從《類證治裁喘症》中可以知曉,其曰:“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可見,納氣實際上是腎的閉藏之功在呼吸上的一種體現,所以,盡管人的呼吸由肺所主,但必須有賴於腎的閉藏,即納氣。從這裏可以看出,呼吸均勻和調必須使腎的納氣功能正常,所以,氣喘還跟腎的納氣是否正常有關。

腎有納氣的作用,肺有吸氣的作用,也就是說腎髒功能正常時,喘容易治療,畢竟隻是肺出現了問題。腎納氣功能減弱、衰退,哮喘就不容易治好,常常會有久治不愈的現象。

久喘久咳致肺腎陰虛,且以腎陰虧損為主者,其證喘咳,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燥咽幹,夜來加劇,短氣不足以息,吸氣困難尤為顯著,苔少乏津;或房事過度,過於勞力,驚恐傷及腎陰而證見腰酸腿軟,頭昏耳鳴,夢中遺精,吸氣困難,微咳痰少,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應補腎納氣,兼保肺金。宜用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治之。陰虛陽浮而證見兩顴發赤、咽喉不利者,宜於上方中增加沉香、麥冬、磁石以鎮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