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勤於學習的模範——記全國水利係統學習型職工標兵張曉林(1 / 2)

張曉林簡介

張曉林,漢族,男,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曆,工程師。1967年1月出生,1986年12月畢業於寧夏水利學校農田水利專業,1987年1月在寧夏秦漢渠管理處參加工作,現任寧夏漢延渠管理處任副處長。

勤奮學習,學以致用

張曉林幹一行、愛一行、學一行、專一行,工作中,他把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理論結合實際,不斷實踐、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搞好工作,提高業務水平和技能,在堅持自學的基礎上,他先後考入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北京水利電力學院、河海大學等學校學習,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自覺的態度,完成了各方麵不同專業的學習和深造。先後考取了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師、水利總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張曉林認真鑽研業務,把學習當做一種自覺追求、一種工作方式,不斷從書本中、從實踐中積累知識、掌握技能、增長才幹。在他的帶領下,寧夏鹽環定揚水管理處工程公司效益顯著,連續4年榮獲管理處先進集體,寧夏扶貧揚黃工程質量優秀單位等多項榮譽。擔任領導幹部後,麵對新的環境、新的工作性質,他以認真的態度、嚴謹的學風,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學習中聯係工作實際、聯係單位發展、聯係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自覺地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和領導工作的本領,每到新的工作崗位都能很快打開工作局麵,得到上級組織的認可和同事們的好評。

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由於他注重學習、善於積累,2009年,他被評為“全國水利係統學習型職工標兵”。作為領導幹部,他勤於學習、不斷學習、善於學習,近5年僅讀書筆記就撰寫了50萬字以上,基於善學樂思的精神、學以致用的態度,他在各項工作中都能得心應手、應對自如。通過學習,他不斷吸收、感悟、轉化新理論、新知識、新信息,做到了理論上清醒堅定、政治上方向明確、信念上矢誌不渝、品行上言行一致。

孜孜以求,踏實工作

張曉林對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2007年以前,他在寧夏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工作,除主管紀檢監察工作外,他還分管計劃財務工作。水文局是一個吃財政飯的事業單位,水文基礎設施落後陳舊、老化失修,麵對這種狀況,他組織技術人員,科學論證,合理規劃,積極到黃委水文局爭取項目和資金,每年都多次到黃委水文局做工作、談項目,由於工作紮實,項目計劃周密,有次在項目論證審批時,黃委水文局一位領導說:“寧夏水文局來了一個紀委書記,但業務上比有些省分管局長還專業。”在他的積極努力和盡力爭取下,三年時間爭取項目資金800萬元以上,有效地改善了寧夏水文基礎設施,促進了水文安全生產。2007年元月,因工作需要,他被調到寧夏水利學校,期間正值新校區建設全麵展開,校黨委根據他熟悉工程建設的特長,讓他負責新校區建設,張曉林不負眾望,在認真梳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壓縮建設規模,抓好已開工項目的工作思路,帶領校基建辦的同誌抓安全、抓質量、抓進度,建立例會製,每周定期召開由施工單位、監理部門、設計單位、業主方參加的例會,通報上周工程情況,提出下周工作計劃,總結推廣好的施工經驗,對安全、質量、進度出現問題的單位限期提出整改措施。為使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實處,他堅持在工地一線工作,發現問題,就地解決。同時,由於他熟悉工程預算,對設計部門提供的設計和施工單位編製的工程預算或報價書都提出了合理的建議,據此為學校節約資金近400萬元。正是由於他這種紮實的工作方法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新校區近4萬多平方米的建築物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時間內全部竣工,完成工程投資9千多萬元。2008年5月,張曉林調任寧夏漢延渠管理處副處長,分管經濟財務和綜合經營工作,針對管理處收入低、經費緊張的局麵,他積極協調指導財務部門製定合理的財務計劃,財務開支中本著抓重點、促發展、重節約的原則,量力而行、精打細算、嚴格控製、強化管理,補繳職工養老金63萬元,力爭使全處職工工資按時發放,三項基金足額上繳,每年擠出幾十萬元對險工險段進行整治維修,在確保安全生產的情況下,保證了管理處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為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他在積極健全和完善財務管理製度的同時,加大財務檢查力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對一些不合理的財務收支進行規範,對個別陳年舊賬進行清理化解,積極推進防治“小金庫”長效機製建設。為充分發揮水利綜合經營收入增加單位活力,他根據管理處實際,在認真核算的基礎上,給各基層單位定任務、定指標,指導幫助各單位積極完成工作任務,2008、2009兩年,全處綜合經營利潤均在120萬元以上。2009年,他還積極努力,招商引資和山東企業家合作種植速生楊項目,在管理處渠堤兩側種植速生楊7萬多株,育苗60多萬株,並爭取國家林業項目補助80萬元。增加了單位收入,提高了綜合經營效益,拓寬了綜合經營渠道。為進一步促進管理處發展,實現低成本運行、高效率服務,張曉林積極出主意、想辦法、諫言獻策,先後提出了加強黨委對經濟工作領導、定期分析研究經濟問題、強化處屬企業內部激勵機製、加強綜合經營工作、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等工作建議和思路,拓展了管理處整體工作思路,促進了全處工作向前推進。